第33章_万维宇宙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章(2 / 2)

本文解释了单元宇宙的诞生和发展问题,那么单元宇宙是依据什么规律来演化,诸如万有引力公式是谁制订的呢?从星云到恒星这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呢?又是谁决定这样的变化规律呢?

单元宇宙只有一个最简单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其他规律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将这个规律保留到第二版论述。

结论:单元宇宙存在一个最简单的规律,是最符合规律本元的,即单元宇宙只采用一个规律来制订所有的规律。

四、宇宙终结

1.终结必然

单元宇宙作为生命体,必然存在死亡的结局。

目前物理界认为存在两种死亡方式:一种是膨胀速度减少,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重新进行收缩,最后形成另一个奇点终结;另一种是不断膨胀,形成无限的空间,最后变成冷宇宙,走向死亡。

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实际如果你将单元宇宙理解为生命,那么就意味它就有很多种死亡方式,根据宇宙生命论中的命运真相理论,不能完全预测生命的结局。

结论:单元宇宙必然有终结的时候,如何终结是遵循命运真相理论,所以本文不探讨单元宇宙应该如何死亡的。

2.收缩奇点

单元宇宙的死亡特征是什么?

本文选择第一种研究,如果单元宇宙重新进行收缩,那么会出现以下情况:

单元宇宙在成年以后,有很长的稳定期,在稳定期生活多年后,单元宇宙开始衰老,体内正常的细胞退化,类似太阳的发光恒星越来越少,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不断增加,新的恒星诞生很少。

由于物质的不断增加,万有引力的作用不断增强,单元宇宙开始回归。回归宇宙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引力中心,所有原先的发展过程开始反向变化,星体开始由远到近,由大变小,速度开始不断加快,物质不断消亡,中心的奇点类似巨大的黑洞,无穷的小黑洞加盟加快物质的毁灭,最后单元宇宙以奇点生以奇点死。

一旦理解单元宇宙的归元,那么就可以明白,单元宇宙的死亡过程就是它的反宇宙诞生过程,即单元宇宙和反宇宙的组合就是单元宇宙的生死过程。

结论:单元宇宙并不需要再制造一个死亡过程,反宇宙就是它的死亡宇宙,这才是对称的单元宇宙。

3.同生同死

单元宇宙因其生于一点,死于一点,这就产生了同生同死的奇异特征。

这个奇点类似说明单元宇宙回归等于进行时光倒流,使单元宇宙生死点之间的时间差距为零,空间最后也为奇点,即在单元宇宙角度仍是重合为零。

同生同死对人类的思维来说是绝对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脑袋一直有时间概念,而单元宇宙仅仅把时间看成一个变化的维度,既然是维度就不仅可以返回而且可以重合。

举例说明:假定从北京到纽约的距离是1万公里,从纽约到北京的距离也肯定是1万公里,那么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公里呢?

答案是零,因为北京就是北京,不必将两者加起来变成2万公里。

对于单元宇宙而言,生之初相当于从北京出发的情形,死之归相当于从其他地方回到北京的情形,两者归为一体,仅仅为一个事物的两种表象。

我们人类社会也存在同生同死现象:20人在开会,来了一只大老虎,无论这中间有多重要人物,大家第一反应都是逃跑。

比如云寒是某集团公司总裁,我正在给集团高管开会,突然老虎扑向云寒,其余19人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冷静的人会去叫警察,就算有一位是云寒的真正知己,他最了不起的第二反应是拦阻老虎与它搏斗,或者主动去给老虎吃掉来拯救云寒。

现在如果换个角度,来了60只狼,将20人全部围住,我相信20人明知生的希望不大也要拼命反抗。其实60只狼远远比一只老虎厉害,为什么老虎来了我们会选择逃避,而狼来了我们会选择合作打狼呢?

原因是老虎一次只能吃一个人,而60只狼却能将我们全消灭掉。一旦60只狼真出现了,我们就进入同生同死的宇宙奇点中。无论有多少人,同生同死都化为人人合一,那时20个人已化为一个巨大的生命,这个生命有许多条手脚在挣扎反抗,它的威力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著名的背水一战:汉朝的大将韩信指挥一群新兵打败对方训练有素的老兵,奥妙在于,置于新兵于水前,敌赶至前,韩信大喊一声:“前有敌兵,后有大河,诸将士唯有拼命杀敌方能活命。”人人为求生而合作杀敌,敌军大败。

其实对付韩信此招,只须围而不攻,且大呼投降不杀,化同生同死为不同生不同死,相信韩信只有仰天长叹:“即生韩信,何出云寒?”然后刎剑自杀。

我们平常说这人不行,只能同苦不能同甘,其实这一条在人类社会中广泛适用,原因是同苦接近于同生同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少。

创业初期,人人都意识到不能成功大家都会失败,类似于不成功就一起失败。而一旦成功后可以选择的命运实在太多,当然心不齐。

既然可以选择,为什么云寒一定要听寒云的呢?你不也就是一个脑袋吗?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反正云寒我混的再差也不比当年创业差,自己干,舒心,我也是一把手,自己的公司想骂谁就骂谁,说不定将来我还能超过你寒云,创业时候我的贡献最大,凭什么现在还是你老大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