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自己的老婆是“天下第一”,从不说别人坏话的他,不得不以诽谤的语气评论着别人的老婆。
有一天早晨,一个平常而意识混沌的早晨,老哥先醒来了,他的大鼻子逐渐靠近我的鼻子,然后一下下地拱着我,挠着我,我故意不睁开眼。
下载
他盯着我看了一小会儿,笑了,然后,用双手捧着我的胖脸,亲了一下我毫无反应的嘴唇,然后嘴里极其轻微地喊出一声:“宝宝——”他似乎想叫又不忍心叫,声音低得显然是叫给他自己听的。
这时我的心里澎湃着一个巨大的疑问:“天啦,是什么让他这么毫无理由的爱着我?”这一刻,我傻愣愣的,并没有美感,呆笨笨的,绝不可爱。但老哥不需要理由,也没有形式。他只是爱,他就是爱。
我常常想起著名的电影《音乐之声》里,上校对玛丽亚表白之后,玛丽亚反复地、深情地唱着:“我一定是做了什么好事,使得我有这般好运……”是的,我一定是做了什么好事!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可以很平常,而爱可以很神奇!
为了实现分享的快乐,他常讨好地问贝贝:“你有没有觉得,你妈妈比你的朋友们的妈妈都棒多了?”贝贝也许继承了我的客观,想了想,回答说:“这个嘛,我又不知道他们的妈妈棒不棒。”过几天,老哥可能又会问贝贝:“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妈妈,比你的朋友们的妈妈都美多了?”贝贝在这一点上,可能永远无法跟他的老爸达成一致:“有时候吧,妈妈有时候也蛮丑的,她有时候穿得黄不拉叽的,就像从烂泥巴里出来的一样。”
我和老哥有一次分析着朋友们的优缺点,评论着这个适合干什么,那个适合干什么。我问他:“我呢?”他脱口而出:“你呀,当个纽约市长都是大材小用!”最搞笑的是,他完全是认真的!他这样想,居然就敢这样说,好在没有别人听到。
对我们的女儿,老哥也是一样,他经常抱着贝贝“爱得牙齿打颤”,那骄傲的神情,就像他拥有了整个世界。
贝贝六岁多了,情商发育得不错,非常懂得爱和美,性情平和而温柔,拥有善良和欢乐的心境,但几年来,我们都很少对她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所以,当别的同龄孩子能立即算出七加八等于几时,贝贝连三加二都得把双手都用上。每当这时候,老哥总是鄙夷不屑地说:“算术算什么?情商才是一辈子都用得着的东西呢!再说呢,贝贝发展艺术去了嘛,瞧她的画!”
有时老哥也跟贝贝玩点数学游戏,假装开店,买卖东西。贝贝每次亏得一塌糊涂,因为她不会找钱。老哥跟我描述贝贝面对数学的懵懂时,那个开心样,就像是不懂数学,反而是一件无比光荣伟大的事情。
“我的特长是会找老婆”(2)
有时我跟老哥说贝贝说话的速度太慢。她说一个词语时,把第一个字吐出来后,中间好像要睡上一小觉,才听到另一个字。由于说话速度实在太慢,她甚至经常忘了接下来要说什么了。我说贝贝在这方面得训练训练,没想到老哥说:“贝贝大概是在训练自己吧?你没看到咱们现在的主席和总理,都是说话很慢的?”看我狂笑,老哥过两天又找出另外的依据来:“《圣经》上说,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她边想边说,显然是要确认想说的话嘛。”
实在没办法,反正只要成为了他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老哥从来笑称自己是“有钱人”(1)
关于“有钱”,老哥的理论是“钱没用完就是有钱,还有钱的人就是‘有钱人’。”所以老哥从来笑称自己是“有钱人”。
刚到深圳时,我们只有借来的2000块钱,他也说:“我们有钱”,在拿了几个月工资,还了2000块钱的债之后,老哥当然更加这么觉得。
那时候,他偶尔会拿我们俩的工资存折一加,然后很得意地说:“哇塞,我们这么有钱。”我还发现他在有1万或10多万,到后来有更多钱时,语气、表情都一样。
这种“有钱”观直接影响他的赚钱观,也许从来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所以他对赚钱从来不着急。在深圳,每个男人应该都很想挣钱,但老哥不怎么着急。
我经常在早晨问他:“老哥,你今天干嘛?”他有时说:“先在家喝上一杯茶,再决定东西南北中。”有时纯搞笑:“没事,开车去深南路转转,看有钱捡没有。”有时很严肃:“北朝鲜居然搞起了核武试验,我去帮领导人想想中国该怎么办。”也有正经点的时候:“上次那案子办完了,发现有太多东西要学了,今天要去所里好好看看资料。”
还有一次,有一个当事人从网上找到老哥,想让他代理一起纠纷。标的还不小,算起来可以收好几万块钱的律师费,但老哥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劝那当事人不要打这官司,因为据倒贴律师费。那当事人听了很感动,最终放弃了打官司。
我问他:“你没想过先收了几万块钱再说?反正你能打赢官司。”他说:“做律师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这么急功近利,做律师最要紧的是真正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去考虑。”从那以后,那当事人或朋友有任何法律上的事务,都委托老哥来处理。
后来老哥总结说,赚钱越不着急,定的赚钱计划越低,就越从容,越从容,就越容易赚到钱,所以他每年实际赚到的钱总比计划的多。
他说赚钱太着急,就会让人焦虑,一焦虑心里就不安宁,内心不安宁就会影响大脑运转,影响生活质量,赚钱是为了改善生活,如果降低现有的生活质量去挣钱,那钱就白挣了。
他的不着急,也影响着我。在他第一年辞职出来做律师时,我对他说:“今年主要是学着做律师,不交学费就算赚了,今年不许赚钱,我们手上的钱足够花两年了。”结果到年底的时候,他说:“没想赚钱怎么也赚到钱了呢。”
老哥有时说我对钱也没概念,当他回来汇报说:“今天帮别人写了份合同,赚了3000块。”我很高兴地说:“哦,好啊,这么多呀。”而当他办完一个较大点的案子,得到10万块律师费后,喜滋滋地对我说时,我也说:“哦,好啊,这么多呀。”他发现我没能回应他“赚大钱”时的高兴,会怪我说:“怎么你都一样的反应啊。”我就只好补充说:“哦,恭喜恭喜。”
在花钱上,老哥属于古董级的保守派,只花属于我们的钱,从来不用信用卡透支。
我们经常嘲笑自己像一对古板的老人,当我们钱罐里攒了点钱时,我们俩就捧着罐子商量着去买点什么,买完之后又开始攒钱,发现又有一些钱时,又商量着买点什么,哪怕是买房、买车这种大宗消费,我们几乎都沿用着这种古老而朴素的花钱方式。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有了钱后,想办法投资让“钱生钱”。
我们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钱,但是通过比较激进的投资,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境,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我们曾经就有过深刻的教训。
自从2001年从股市败出后,我们没再进去过。这几年来,我们几乎错过了所有大好的投资机会。
什么东西都不可能一古脑儿得到,我们不觉得自己能够一方面享受宁静,一方面又在资本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我们宁愿算算自己的钱,对自己说:“我们的钱还没用完呢,我们有钱。”
(bsp;我们一直认为,有钱的价值在于,无须再过多地考虑钱,无须再为钱焦虑,无须再为钱担心。用手中攒的钱,去买想要的东西,然后享受这些东西,希望有钱能带给我们这种自由。不喜欢有钱了,反而为钱所困,为投资回报担惊受怕,为亏损痛心疾首。
老哥从来笑称自己是“有钱人”(2)
更何况,我们对钱本身没有追求,对数字没有追求,不刻意攒钱,我们所有的钱都用来消费,用来提升现有的生活质量。除了给贝贝留出基本的教育费以外,我们不会给她攒钱,更不会在将来给她留什么遗产。她要像我们一样,靠自己,我们相信他会做得更好。其实,如果所赚的钱只用来解决生活需要,那并不需要多少钱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我们也只会想要我们够得着的东西,不会去奢望离我们还比较遥远的东西,不希望用那些够不着的东西烦恼自己。就算是买来了想要的东西,我们也更关注这东西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所提升的幸福感,而不是这东西所花的钱。
有一回贝贝过生日,老哥买了一对sbsp;贝贝的小朋友聚会搞完后,已经十点多了,我提议下楼去走走。老哥说:“咱们带着新表下去秀一下吧。”我们带着这块连中学生都不太瞧得来的手表,在小区人较多的路上走着,不断地一齐抬腕摸摸鼻子、耳朵和头发,以期路人能看到我们这块“高级”腕表。我们自扮sbsp;几天后,我去五洲宾馆参加一个较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回来时,老哥非常认真地问我:“那你带了那块表没有?”我连说:“带了,带了”。终于等到人气旺盛的场合,我能不戴吗?老哥送给我的礼物,我有机会表示珍爱,能不用吗?
那天,一位同行好友眼尖,看到我戴着这块表,说:“哎,你还挺怀旧的嘛,还戴着学生时代的手表。”我说:“不是啊,前几天我老哥才买给我的礼物呢。”她脸上一副打死都不信的表情,我却不时地举着那只戴着sbsp;对于我来说,两三百块的手表和几万块的卡迪亚表,没什么两样,一样可以看时间,一样承载着老哥的爱。
幸福,不是由钱来决定的,生活质量,不是由钱来决定的。当我们吃着5块钱的美味佳肴的时候,吃着藏在灌木里的荔枝的时候,我们像现在一样开心。钱,不应该主导生活。
从借来2000块钱,一人拎一个包来到深圳,到今天可以衣食无忧。回首这10年,钱的增加,从来没有令我们骄傲过。但是,我们的爱,一直令我们骄傲。
我们一直住在天堂,钱没有帮上过什么大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懒懒的语气里有阴谋(1)
那是1998年9月初,我毕业分配到深圳才一个多月,有一天,老哥懒懒地对我说:“妹,现在你也分配过来了,我们得考虑一下买房子的事了,有房才有家的感觉,买了房才算个真正的深圳人。”
我说:“哦。”回答这么简短是因为我不知道要说什么,我刚来深圳工作,对深圳可以说一无所知,所考虑的是怎样尽快胜任工作,买房这么的大事,我还没想过。
老哥看我迷糊,接着说:“你知道吗,在深圳,有一种叫福利房,是专门分配给公务员、老师的,很便宜,但我们不符合条件。还有一种是微利房,有深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