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在住院大楼的三楼,从急诊到住院大楼要经过一条横跨马路的封闭的天桥,他们称之为空中走廊。雨桐喜欢在没有病人的时候来这里透透气。
送完宁远,从神经内科回来,已经是凌晨快一点了。下半夜的急诊会稍微安静一点,雨桐白大褂里的bb机一直没有响,说明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安静的,她还可以在这里透透气。雨桐又站在这条走廊上,静静的,看着窗外宁静的马路,什么都不想,但是,脑子却出奇地杂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她知道,今天这突发情况,让她有些手足无措,虽然她很好地掩饰了,但是她瞒不过自己的心。她是想过无数次的重逢的场景,有一段时间,她喜欢有事没事地去学校,希望能在校道上看到他,也想过有一天能够在路上,远远地看见他的车,看见他专注开车的脸。但是,无论如何想不到重逢竟然会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他曾经说过她最合适就是当急诊医生,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闪过一个他也有可能成为她的病人的念头。脑子就像被塞进了一把杂草一样,无法思考,她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自从当了急诊医生,她就要去自己做事不再拖泥带水。
雨桐喜欢急诊科的干脆利落,但是,做急诊毕竟压力很大,不仅上班时很忙,经常都是鲜血淋漓的场面,而且有很多的危急重症,随时一点不小心,就有可能是一条人命,心理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她的很多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都会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急诊科,总会被这种压力和超负荷的体力支出所磨灭。只有她留下来了。东华医科大学急诊博士毕业,在东华医院的各个分院的急诊科轮转,技术和医德有口皆碑。她的热情似乎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有越烧越旺的趋势。当年她削尖脑袋想挤进n大医学院当老师却最终失败的时候。宁远就跟她说,你是当医生的料,尤其你对急诊的掌握和对急诊的热爱,去东华医院吧,那里的急诊是你真正的舞台,当老师太屈才了。她以为他在安慰她,来到东华医院的急诊,她才知道,原来他是这么了解她,甚于她对自己的了解。
可是,她还是喜欢当老师,她喜欢站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感觉。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她,完全没有常人的那种不适应,反而有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冲动。她就知道,自己喜欢当老师,也合适当老师,所以,当年博士毕业,尽管多家医院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还是选择了去n大医学院面试。
当年去n大医学院面试的时候,是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晋级”的,甚至已经接到学院老师来的电话,告诉她在他们学院当老师还有每周两个半天的门诊,让她做好出诊的准备。让她开心了好几天。可是,这个电话之后就杳无音讯了,再后来,她就到东华医院当了一个急诊科医生。不管屈才也好,后台不硬也罢,经过了起初的不忿和不适应,她已经褪去了当初的青涩与尖锐。在这里,她如鱼得水,每天面对病人,她就象充满了电一样,精力充沛。也许,当初留下来当个医生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