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庭馆驿,也就是国宾馆设在临安城紫禁城的西侧。这里原是宋光宗时期的宰相韩侂胄的府邸——史称南园。
宋光宗嘉泰年间,韩侂胄大兴土木,拓展南园,并集湖山之极美。南园经修葺后有三大景观:一是园中“竹蓠茅舍”的山野风光,二有阅古泉闻名,三有宏丽精致的阅古堂。
南宋词人陆游在《南园记》中曾说:“自绍兴(1131~1162年)以来,王公将相之园林相望,莫能及南园之仿佛者”。
由此可见南园之大观也。
这一天临安城大宋的金庭馆驿里站满许多人,他们又高又矮、又胖又瘦,身上的服装更是千奇百怪的。这些人站在院子里已经快一个时辰了,但是仍然不见今天召集他们的主人到来。
秋天虽然快过去了,可是10月的南国依旧是十分的闷热。头戴白狐皮帽、胸前双搭狐尾的几个人早已热汗流淌了,即便是头戴十分怪异的黑色小帽,身穿宽大的绣有太极图案袍服的人,也是汗水涓涓的。只有把头发剃成三绺并在脑后梳起一个髽鬏,头顶像个三道门的蛤蟆,身上只穿一件说和尚服不和尚服、说袍服不袍服看着十分滑稽的半短不长对襟短袍的人,头上没有汗水。
院子的靠里之处站着十几名身穿紫杉,头顶带有长长帽翅乌纱的大宋官员们。他们倒是气定神闲,不仅没有出汗反而一个个全都精神百倍地站在那里。
穿装打扮不同样子的人,分成几拨聚在一起。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用只有自己能听得懂的语言不停地叨咕着什么。
一个时辰将过之时,金庭馆驿的大门外响起驿卒的一声高喊:“大宋天朝一字并肩九贤王到——”
随着话音,一个身穿金色锦袍、头戴金冠、面向俊朗、身形飘逸的少年人走进了金庭馆驿。少年人的身后,是几位年纪全都在四旬开外、紫衣长袍、帽翅长长的大宋官员。
金衣少年走进金庭馆驿便直接走到院中居中摆放的一张紫檀木的太师椅落座,那几位大宋的官员自动地分成两边站立着。这时又从门外走进五人,一个手捧印信、一个手持节旄(古代代表使节的一种仪仗)、一个挥洒浮沉、一个手持宝剑,最后一个是长相十分俊秀的一个小官儿、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内放着文房四宝。五个人进得院内,便鱼贯式的走到那金衣少年的身后站定。
待众人全都站定后,手中挥洒浮沉的那人便高声说道:“大宋天朝一字并肩九贤王奉圣谕待大宋皇帝接见各国使臣,各国使臣觐见呐。”那声音说出后尖尖的怪怪的还刺人耳膜。
一声觐见的喊声之后,就见各国的使臣有的单腿跪地,有的手捂左胸微屈身体,有的仅仅是一低头而已。金衣少年一见不高兴了,他冲众人说道:“尔等前来朝贺议盟,难道临出来时贵国的国王或者是皇帝就没让你们习练大宋的礼仪吗?尔等如此托大,还是贵国国王、皇帝不懂事呀?还是你们根本就不懂得规矩、礼仪?”应天龙说完便双目炯炯地盯着那些人看去。
而那群人不知是不是没听懂应天龙的话,也都拿眼睛盯着应天龙看。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一会儿后,头戴白狐皮帽的人群中的为首者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启奏大王,我国朝仪便是如此。无论是朝见我国的皇帝,还是觐见大宋的皇帝,都是如此行礼,还望大王见谅。”
随后穿不伦不类袍服,留三道门蛤蟆头的人也说道:“我国只有在叩见天皇陛下之时才行跪拜大礼,除此之外便没有跪拜只说。”
“哈哈哈哈,天皇?哈哈哈哈,宇宙只有一个天,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大宋天朝的皇帝。你们一个弹丸小国之主,还敢称皇?便是欲要灭掉你们弹丸小岛的蒙古铁骑的首领也只是自称大汗。大汗,你知道大汗是什么吗?大汉就是诸侯、大王的意思。内侍总管、吏部侍郎何在?”应天龙声音威严地说道:“这些不懂大宋天朝规矩的使臣就交给你们啦,由你们指派礼部和宫中礼司的人好好地教教他们大宋的礼仪,什么时候他们学会了,本王再行接见。”
“是。”
“着。”
礼部侍郎和内侍总管刚刚应完,便听院中有人高声喊道:“大王且慢,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我等此来乃是商议结盟的,贵国不该如此刁难。另外,久闻贵国多能人异士,不如请大王叫出几人来与咱就在这院中比试一番。若是我们败了便心服口服并全凭大王发落。”
应天龙看了看那人衣袍前的太极图案后,故意装作不知地问道:“你是何人,又是哪国的使臣?”
“咱乃高丽国使臣,朴章珠的便是。”那人答道。
嫖脏猪?这tmd什么名字呀?怪不得看着他们这群人那么的怪异呢,原来他们全都喜欢干猪呀,干猪你就干吧,干吗非得要干脏猪呀。应天龙心里想道,但碍于“外交”场合他只能忍住没说出口,否则不定把那些脏猪气成什么样了。
“这个高丽使臣,叫什么什么什么脏猪的说的话,是不是也代表你们呀?”应天龙不再看那个脏猪,而是把眼睛盯向其他三国的使臣问道。
沉默了一会儿后,狐狸帽子、三道门等人一起说道:“我等均有此意,还望大王成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应天龙先是一阵的大笑,随后才说道:“自大、狂妄、蛮横无信之辈,本王可以答应你们,但是你们如果比试输了以后,便要完全尊从我大宋天朝的礼仪向本王行跪拜大礼。到时候如果本王给你们脸而你们不要脸的话,那就别怪本王不客气啦。你们四国每国可以出三种比试的方法来,按三局两胜决出胜者,你们先去商议吧。”
应天龙说完,那几国的使臣高兴地躲到一边商议去了。这时应天龙身边的一位大臣弯下腰低声地对应天龙道:“王爷,此事关乎朝廷声誉,咱万一输了便如何是好呀。”
“还没比试你就先认输啦?怪不得这些年来咱大宋总打败仗呢,未战先却、未进先退、未谋先迷,如此怎能不败?哈哈哈,今日之事本王做主,本王不敢说全胜,但绝对不会令我大宋天朝蒙羞的。来人,叫本王卫队进来。”
随着应天龙一声暴喝,从金庭馆驿外走进来一队人来,但见他们个个威武不凡、器宇轩昂。二十余人走到应天龙跟前抱拳拱手道:“属下参见王爷,有何驱策请王爷吩咐。”
“这几个不知深浅高低、狂妄自大的人提出要与我大宋天朝的武士比试较量,你等做好准备一会儿依次下场比试。你们都给我记住,杀死你们对手本王有奖,但是你们若是被对手伤及了,那么你们的死期也就到了。”
“我等不敢有负王爷之命,但若受伤我等便自裁以谢王爷。”
“嗯,准备去吧,一会儿听本王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