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说,你说分手就分手吗?我们交往期间你花了我那些钱,你都还给我。林希没见过这样的男人,立刻去银行提了五千块钱给他。给他钱他又不要了,痛哭流涕地说只是说说的,坚决不要分手。那时候林希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是个台湾商人,年纪比林希大十五岁,样貌很普通,可是林希觉得他成熟有风度,经济有基础,稳重又体贴,智慧又含蓄。林希念书念得早,毕业的时候才十六岁,少女遇到成熟中年男人,林希很原谅自己对郑赢儒的倾心。可惜他有老婆,林希后来很遗憾地告诉何未。
林希在郑赢儒那里多少受了一点伤,回过头来看到俞子秦还等在那里,俞子秦瘦了一大圈,变得沉默了,眼神很忧郁,林希觉得他看起来没有以往那么浮躁幼稚。俞子秦说我都改都听你的,只要你给我机会。
俞子秦果真与以前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大方好脾气,林希要什么买什么,说什么是什么。林希虽然不爱俞子秦,可是感情还是渐渐培养出来了,还要怎么样呢?林希想,没有人比俞子秦更好更有诚意了,选一个我爱的人不如选一个爱我的人,何况林希并没有遇到她爱的人。林希也没有爱过郑赢儒,顶多是仰慕加点喜欢,然而郑赢儒让她灰心,原来少女魅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有人追求你并不代表愿意跟你结婚。
林希想结婚。工作后她才知道并不像原先以为的一工作就可以搬出去,父母不放心她一个人住,经济上也没有能独自租房的条件,林希要打扮要买衣服,她要走出去光光鲜鲜的不让人看出她的出身。同事中也有像她一样父母在外地的人,旁人提起总带点怜悯的轻视和嘲笑:“你看某某穿来穿去那两件衣服,当然拉,她节省嘛,她父母在外地的,说不定还要贴父母,她哪里舍得买啊……”“某某一看就是和我们不一样拉,她念中学才回上海来的,总归有点土气……”林希痛恨那种口吻,她不能让那些势利的小市民这样嘲笑她――年轻的时候往往在意别人的评价,林希十六岁的时候没有能够对此类言语笑笑说声“狗屎”的气量。
要想改变现实的环境只有结婚。林希过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外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话越来越难听,也怪不得他,十五平米的屋子再加个八平米的阁楼,要住五个成年人,外公、外婆、舅舅、舅舅的女儿再加林希。一个衣橱放三个人的衣服,林希每买一件衣服回来外婆都会说,又买衣服,哪有地方给你放……
林希也知道家里对她的抱怨越来越多。这样的环境,换作别人也许会勤快做家务多多买礼物来讨好,就像邻家的萧旭红,林希不是,林希不肯讨好不喜欢她的人,沉默地冷漠地,厚着脸皮住下去。后来林希看到晴川的《兄弟》,梓为住在他姑姑家里,明明寄人篱下,脾气比谁都大;梓为不是好孩子,不懂事,活该他饿死;梓为恶形恶状,要吃就拿,没有剩饭不要紧,梓为自己做……
林希买了那本书,看的那页纸都湿掉了。
林希二十三岁的时候和俞子秦结了婚。俞子秦的父母不喜欢林希,他们原想着儿子这么漂亮找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不是问题,结果见林希毫无家世已经不悦,而儿子竟对她言听计从,气得他们连最虚伪的笑容都不能维持。林希婚前在他们家里很受了一点气,婚后便不肯让他们上门来,更不肯上门去。房子我们自己付首期自己供,装修家电全是我们自己买,林希说,装修的时候叫你爸爸来照看一下都不肯,一分钱都不肯拿出来还嫌我挑的房子不够大,现在倒好意思上门来吃吃喝喝?
林希是一九九八年买的房子,那时候还少有人买房,房价也不贵,林希挑了好地段的小户型,将两个人的积蓄都拿出来,勉勉强强凑够首期装修和家电。林希的礼服是租的,戒指只买了一个白金环,买家电家具的时候比了又比算了又算――这个婚结得极为俭省,与理想差得太远,林希毫无新娘的喜悦,只觉心底荒凉。
俞子秦婚前俯首帖耳,婚后渐渐表露锋芒,敢怒也敢言起来。林希岂是好相与的,她不爱他,便不会顾忌他,多的是对付他的办法。是,每次最后都是俞子秦认错俞子秦低头俞子秦妥协,然而天长日久地打仗,林希渐渐觉得疲累。俞子秦却是越斗越勇越斗越精神,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伺机而动。俞子秦最大的本事是唠叨,絮絮叨叨胜过唐僧,而林希最怕人烦,渐渐她也开始妥协,行,你父母要来就来吧,你准备饭菜伺候他们;要回去就一起回去吧,一年一次,回去了林希也不说话,吃完饭就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