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旭日东升,晴空万里,还不到七点,学校门外就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同学和老师,包括系主任在内的十几名老师,还有同学们的“家属”,当然也包括若华在内了,一行50多人,很是热闹。班主任赵杰老师联系了一辆校车,已经等在了校门口,系主任带头,大家陆陆续续登上了学校的大巴,向东部的卧狼山景区浩浩荡荡地进发了。康辉和若华,大牙和倩倩,泥鳅和菲菲、李冰和芸芸,还有三对共七对“家属”凑在了车后边的座位,今天的阵势是全家采,满堂乐,是涉外系的大检阅。
系主任孙昌老师六十岁的小老头,个矮体瘦,两鬓斑白,平时严谨治学,今日可是裂开了嘴露出了难得的一笑,他坐在前排,转身拿起了手提话筒。
“同学们,今天的这次活动很有纪念意义,短短的两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从相识到相知是缘分,要彼此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通过今天的这次活动,大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交流感想,加强团结..进山之后要讲究公德,爱护花草树木,文物古迹..”系主任还嘱咐了其他应该注意的事项。
车子在东去的土路上扬着尘烟继续前行。
若华今天疏着娃娃头,穿一件白色的圆领薄毛线衫,左胸前是一朵金线秀成的牡丹花,粉色的衬衣领从里面反出来,下身穿一条淡粉色的宽松裤,脚蹬一双白色的平底皮鞋,吸引了不少眼球。而大牙和泥鳅的那位也打扮得漂亮时髦。三人不时地相互开着玩笑。
一路欢声笑语,气氛热闹。不觉来到了山门,路也变得狭窄崎岖。一个带着红袖标的村民模样的人站在路中央把车子指向了旁边的一个停车场。露天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太阳伞,算是售票口,康辉下车买了车票,1元一张每人,停车费5元。车辆继续前行。
已经进入了景区,路面是清一色条石铺成的石头路,左侧是郁郁葱葱的山峦,浓密的绿油油的黑松延伸到远处的山峰,右侧悬崖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中的小岛清晰可见。车子沿着山脚的山路逶迤爬行,艰难的走了半小时的路程,下了一个陡坡,来到了一个著名的道教景点。据说是李白,丘处机和蒲松龄先生都来过此地,留下了不少文章诗句。
只见北侧的山凹间,绿树掩映着一座千年的庙宇,流檐飞阁,黑瓦白墙,层层叠叠,气势恢宏。
车子在停车场上停住,一行下了车,迎面走来了一群兜售胶卷照相的小商小贩。康辉买上了门票,一行进了庙里。青衣小帽的道士、千年的银杏古树,苍翠欲滴的竹林,林林总总的石刻,让他们徜徉其中,如入仙境。一行浏览了三清、三皇、三官神殿,一一拍照留念。康辉与若华开了小差,两人来到了菩萨殿前,殿里莲花座上坐着一位神态安详,慈祥威仪的菩萨。康辉拉着若华的手拜了拜。
“若华,许个愿吧。”
“你也许一个。”
两人闭目双手合十,嘴中念念有词。
“你许了什么?”若华笑嘻嘻看着康辉。
“我啊,我向大慈大悲的菩萨说,保佑咱俩: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还有啊,今年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你哪?”康辉回过头来问若华。
“就是不告诉你。”
若华神秘的莞尔一笑,拉着康辉的手正要走,迎面走来了一个老道士。只见老道70多岁,青衣青帽,白髯扶胸,面目慈祥,大耳垂轮,象武打小说描写的统一模样。
“小伙子,且住,且住,老道有话要给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