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泗水亭长_新楚汉争霸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 泗水亭长(1 / 1)

刘邦和吕雉、曹氏三人回转家中,刘太公看见刘邦又纳一妇,自然是喜不自禁。吕雉对曹氏也格外的体贴,使得刘邦不胜感激吕雉的宽容与豁达,以至于自己怀疑史书上记载的那个女魔是否真实的存在过。

刘邦夫妻三人就在和睦欢悦的氛围中过了月余。一天晚上,刘邦和吕雉、曹氏三人正在吃晚饭,只见自己的老丈人吕公匆匆走进屋里,径直来到刘邦的面前,高兴地说:“贤婿,今日沛令把我叫到县衙,说是本县的泗水亭长因故过世,想找个替任者。由于,前时我在他的面前提及过你,所以,沛令就想到了你,便让我来通知你一下,让你明天一早到县衙报到。”

吕雉和曹氏一听,自然高兴万分,连忙向刘邦道贺。刘邦也从史书上知道自己做过泗水亭长,可由于对秦朝制度不是很熟悉,仅仅知道亭长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具体做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于是便向吕公询问起来。

只听吕公说:“大秦并有天下后,始皇帝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把天下划分成内史、三川、河东等三十六郡。每郡分置郡守和郡尉,郡守掌管本郡民事;郡尉辅佐郡守,并典掌武职甲卒。朝廷设御史监察各郡,便称为监。每县设县令,与郡守、郡尉同归朝廷简放。郡守、县令下面有郡佐、县佐,各由郡守、县令任免。以下便是乡官,选自民间,大约十里一亭,设有亭长;十亭一乡,设有三老和啬夫、游徼,三老掌管教化,啬夫判诉讼,游徼治盗贼。你这个泗水亭长也是掌管十个里的乡官呀!”

刘邦这下可明白了这个亭长究竟是个怎样的官职。随后,吕公便让吕雉和曹氏给刘邦收拾一下,等到明日一早便到县衙报到。

第二天一大早,吕公便和刘邦上路了,快到晌午的时候,两人到了沛县,径直来到县衙大门外。待衙役通禀过沛令后,两人便来到大堂上拜谒沛令。沛令叮嘱了刘邦一番,便要打发刘邦即刻上任。此时,忽听门外一阵鼓响,大堂上跑上一班衙役,紧接着又从后堂走出两个师爷打扮的人,站在沛令左右。吕公看到这个架势,便知是又有讼案发生,便要上前与沛令告辞。

不料,沛令却对吕公说:“公家贤婿即已得任泗水亭长,以后不免也要接受讼案,可巧今日有案发生,就让他借此机会,熟悉一下秦律吧。”

吕公和刘邦见此,只好退坐堂下。沛令一声令下,衙役便带上两人。经沛令一番仔细询问,才知道两人原为街坊邻居,一人居住在街左,一人居住在街右,按照秦朝的律令,富者在右,贫者在左。居左者要状告居右者偷窃他家的一匹老马,而居右者辩称自己实属冤枉,称自己家中不缺金钱,为何要偷人家的一匹老马。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起来。

沛令一拍堂木,喝住两人,转头对身边的两位师爷说:“两位功曹,此事应当如何处置呀?”

只见其中的一位俯身在沛令耳边低语了几句后,沛令便对着刘邦说:“泗水亭,本县今日就给你一个机会,此案就由你来审理。”

刘邦听到沛令如此吩咐,也不好推诿,想了一会儿说:“县令大人,属下听说老马可以识途。我们不如放开这匹老马让它自己走回家,可好?”

沛令一听,连说此计甚妙,便依此方法,放开老马。须臾,衙役前来禀告:老马径直来到一贫苦人家,细问之下,果然是那位居左者的家。居右者一看事情败露,便供认不讳。沛令下令将其拘押后,又对刘邦劝勉了一番。便让刘邦两人离开了县衙。

刘邦和吕公刚出县衙,便听见后面有人在招呼自己。刘邦回头一看,正是刚才站在沛令身边的两位师爷。这两个人走到刘邦的面前,双手抱拳施礼道:“刘亭长,刚才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刘邦回答说:“好说,好说。不知两位是......”

那两个人回答说:“我们两人,一个叫萧何;一个叫曹参俱是本县功曹。刚才见到刘亭长因为裙带关系得任泗水亭长,心中甚是不满,于是便想借此机会戏弄亭长一会。不曾想,刘亭长才智过人,真是令人佩服!”

刘邦听得竟是鼎鼎大名的萧何和曹参两人,笑着说:“原来是萧何、曹参两位功曹,鼎鼎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结识两位,真是三生有幸。我们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你想,此时的萧何、曹参两个人只不过是沛县的刀笔吏,何时得到别人如此夸奖,心中不禁对刘邦另眼相看起来。而刘邦压在琢磨,要是收服这两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反正日后接触的机会还很多,不必急于一时。于是,在和萧何、曹参两人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了县衙。

一晃又过了几年,刘邦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吕雉竟然为刘邦生了一子一女,刘邦给儿子起名叫刘盈,女儿叫刘元(虚构人名,即后来的鲁元公主);曹氏也产下一子,只不过比刘盈早出生几个月,刘邦因此子出生时,体重超过常人,故而取名叫刘肥。

这几年,刘邦身为泗水亭长,常常为公事缠身,家里的一切事务均交给了吕雉和曹氏。好在吕雉和曹氏处得像姐妹一样,居然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倒也省去刘邦的后顾之忧了。

亭长职务,常常判断里人狱讼,遇有大事,才详细禀告县令。因此,刘邦得与一班县吏互相往来,混得熟了,萧何和曹参两人渐渐成了刘邦的莫逆之交,又结交了夏侯婴等人。这三个人每次经过泗水亭,刘邦必定约他们饮酒,畅谈肺腑,脱略形骸。酒酣后,也常常同卧榻上,萧何、曹参和夏侯婴三人也因此得见刘邦身上的异象,每每惊呼怪异,由此,格外高看刘邦。

刘邦闲居无事的时候,便想出一种冠式,拟用竹皮制成。手下有役卒两名,一管开闭埽除,一司巡查缉捕,当下便与两人商议如何制冠。经过几番讨论,终于制成一冠。此冠高七寸,宽三寸,上面就像平板一样。刘邦戴在头上,倒还满意。后人就称此冠为“刘氏冠”。后来垂为定制,必爵登公乘,才得将“刘氏冠”戴上,这就是后来汉朝的定制。也有人称它为“鹊尾冠”。(各位读友想必都看过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吧,剧中汉武帝平时戴的帽子就是“刘氏冠”)

本章人物诠释:萧何,沛县人,后被封为侯;曹参,沛县人,后被封为平阳侯;夏侯婴,沛县人,后被封为昭平侯;刘盈,即孝惠帝;刘肥,后被封为齐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