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我看着你们三个人的长相,这么相似呀?”
艄公丙:“他俩是我的儿子,要是不像我,像谁呀?”
唐伯虎:“是是是。“
艄公丙:“他俩要石像了你,我非揍你不可!”
唐伯虎:“是是是。你多大年龄啦?”
艄公丙:“我35岁啦!身强力壮正当年!”
唐伯虎:“比你儿子大15岁,你15岁就成亲啦”
艄公丙:“那时候兴早婚,咱正德皇帝就是15岁(虚岁)大婚,一天娶了三个妃子.”
唐伯虎:“别扯那么远啦.请问刚才你儿子撑船走的那个老太婆,你认识吗”
艄公丙:“拿1两银子来!”
唐伯虎:“什么钱呀”
艄公丙:“信息费!”
唐伯虎无奈,递过银子:“快告诉给我呀!”
艄公丙:“那个老太婆姓徐,现住吴兴.她娘家在苏州百花洲.她每年清明节,回来扫墓.”
唐伯虎:“她带那个姑娘是谁呀”
艄公丙:“再拿2两银子来!”
唐伯虎:“这又是啥钱呀”
艄公丙:“有偿新闻!”
唐伯虎无奈,又递过去2两银子:“请快说呀!”
艄公丙:“那个姑娘名叫徐秋香,是老太婆的侄女,多年在她家当丫环.”
唐伯虎:“那个姑娘是否定亲了”
“拿3两银子来.”
唐伯虎:”这又是啥钱”
艄公丙:”这是绝密新闻.”
唐伯虎马上递银3两.
艄公丙:“她在苏州,没有听说定亲.在吴兴也不一定.他们家有个看大门的王老汉,你可以请她帮忙!”
唐伯虎:“好好好,多谢大哥,咱快上船吧!”
艄公丙:“你还没给船钱呀”
唐伯虎:“多少钱”
艄公丙:“吴兴离这100里,船钱50两,另加茶饭小费.”
唐伯虎:“好,我再给你加10两.可是你必须追赶上那条船!”
艄公丙:“请你放心!”
唐伯虎:“我叫唐伯虎,家住‘桃花坞’,还得劳请大哥,叫你儿子转告给我家弟弟一声.我再给转告费1两银子.”
艄公丙:“啊呀!我早闻你的大名――苏州四大才子之首!这真是相见恨晚呀!我还会唱你的《桃花庵》歌啦: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挑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
唐伯虎急得跺脚:“我谢谢你,别唱啦,快上船吧!”
艄公丙:“这转告费,我不能要啦.我收你的”信息费”、“有偿新闻”……等杂费,一律退还!”
唐伯虎:“不用退了,只要你能帮助我赶快把秋香追上,我就感恩戴德不尽呀!”
艄公丙遇上唐伯虎感到十分荣幸,把唐伯虎前后、左右、上下仔细打量一番,赞道:“你不只是四大才子,还称得上是‘四大美男’子了――你的面似荷花,白里透红,欢眉喜眼,勾魂摄魄。身材魁梧,英俊出奇,姿态文雅,风流潇洒,魅力四射!貌赛潘安,才过子建。你真是才貌双全,空前绝后呀!”
唐伯虎:“我会有这么漂亮吗?”
艄公丙:“我描述得还不及你漂亮的十分之一呀!我爱看《小说》,那小说上的潘安漂亮出奇,空前绝后――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他呀!按我见过的美少年来说,就数你是最漂亮,打破了潘安的记录了!上面的形容也不能把你完全描写出来。我还听说你的‘诗书画三绝’,早流传到外国日本、印度去了,这岂不又是超过了曹子建(曹植,七步作诗之才)呀!”
唐伯虎:“我只知道‘四大美女’,还没听说过‘四大美男’子哩?”。
艄公丙:“请你先把‘四大美女’给我详细说一说!”
唐伯虎焦急不安:“快上船吧,别叫追不上秋香了呀?”
艄公丙:“不怕,我35岁正当年,力大如牛,一定能追上她!
你快给我说一说‘四大美女’的故事吧?”
唐伯虎:“我总怕你追不上?”
艄公丙:“不怕,追不上船也不怕。她们常坐我家的船,我知到她们的住址呀!我可以把你一直送到她们家里。你快给我说一说‘四大美女’的故事吧?”
唐伯虎:“‘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艄公丙:“我听说她们是‘沉鱼落雁,闭花羞月’是咋回事呀?”
唐伯虎:“那是小说家的演义,没那回事!”
艄公丙:“那你得也给我说一说?”
唐伯虎:“‘沉鱼’是西施浣纱时,鱼儿感到西施太美,自己羞惭沉了下去;‘落雁’是王昭君出塞,大雁看到王昭君太美,而落了下来;‘闭月’是貂蝉赏月,而月亮感到羞惭,躲到云彩里了;‘羞花’:是杨贵妃赏荷花,而荷花感到杨贵妃太美,自己羞惭低下了头。”
艄公丙故意拖延时间,使唐伯虎着急,看他的笑话:“好好好。我虽然听说过‘四大美男’子,但是我有许多疑问,须要向你请教?”
唐伯虎:“快上船,开船吧!”
艄公丙仍故意使唐伯虎着急,拖延时间:“不怕,我知道秋香的地址嘛。我可以把你一直送到她们家里门口。”
唐伯虎半信半疑:“她住在哪条街上?”
艄公丙:“我等会再告诉你。请你先把我的问题答复了:我听说潘安一上街,就拉着车。女子一看见他,就垂涎三尺,争着给他投送鲜花和水果,装满一大车才回家――《投果》的典故,就是从他来的。这是真的吗?”
唐伯虎:“这也是小说家的夸张。”
艄公丙:“我听说第二个美男子韩寿,是遍体生香。谁给他握一次手,就能香3天呀!谁给他亲个嘴,就能香三个月――这是真的吗?”
唐伯虎:“这更是夸张啦!”
艄公丙:“第三个美男子就是你唐伯虎,我也有些疑问?听说你是你妈感受桃花仙怀孕,所以你美似仙童――这是真的吗?”
唐伯虎:“这更是开玩笑.”
艄公丙仍故意拖延时间,使唐伯虎着急:“你知道第四个美男子是谁吗?”
唐伯虎更焦急:“你别乱扯啦,快上船,开船吧!”
艄公丙:“你别着急嘛,我告诉了你,我知道秋香她姑家的地址嘛。”
唐伯虎怀疑地问:“她们住在什么街道呀?”
艄公丙:“住在吴兴石头巷180号。她姑姑每年清明节、中秋节、春节回来探亲三次,都是雇我家的船。我可以把你一直送到她们家门口。”
唐伯虎半信半疑:“这是真的?”
艄公丙:“完全是真的!我告诉你吧――第四个美男子是汪精卫:他是你‘升仙’以后,抗日时候的卖国贼。但是政治问题,应该和生理问题分开。也不能因为他卖国,就限制他不能长漂亮,必须长得丑!这也是没办法限制的,也不能往他脸上泼硫酸呀?”
唐伯虎:“是呀!”
艄公丙:“但是,‘漂亮’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汪精卫也就是因为他‘漂亮’,被日本的艺妓爱上啦。而那时候日本的艺妓,同他们的‘外相’、‘内相’都有勾搭。艺妓的话,可比那议员的话管用――一句话能比一千句,枕头风一吹,就把那汪精卫给推选上了傀儡呀!”
唐伯虎:“你是咋知道的呀?”
艄公丙:“小道消息。”
唐伯虎心急如焚:“你别扯啦,只怕要耽误我的大事呀?要是追不上,可要了我的命呀!”
艄公丙:“我已经把秋香姑家的地址告诉给了你,你还急啥?。请你再给我讲一个故事,我就开船!”
唐伯虎:“真的?”
艄公丙:“真的,我给你发个誓:我要再不开船,叫我老婆把我休了,永远打光棍!”
唐伯虎:“好,我再给你讲个《慌张的女人》的故事:”
艄公丙:“好,我老婆就很慌张!“
唐伯虎:“从前有个慌张的女人,她听说她妈有病了,抱起孩子就走。她走到南瓜地里摔了一跤,又连忙抱起孩子急走。但是,走到家一看,他妈的病并不太重;但是,孩子变成了一个南瓜。她心想一定是在南瓜地里摔跤时,把孩子丢掉在南瓜地里了,错抱了一个南瓜,便又连忙返回南瓜地里去找;但是,南瓜地里仍然没有孩子,却有一个枕头――原来她的孩子,还在她家里床上睡着哩!你看这个女人,慌张得可笑不可笑?”
艄公丙:“好,真可笑。她比我老婆还慌张!请‘四大才子’及‘四大美男’子上船吧!秋香就是飞上了天,我也要帮助你追上她!”
唐伯虎:“好!多谢!”拿起画夹,跟随艄公,正准备上船。忽然看见秋香从左边,返了回来。
原来秋香也被唐伯虎的英俊美姿所迷,心急如焚,想出一个巧计――从下场的方向返回来,问艄公:“我丢了一个戒指,你看见没有?”
艄公丙:“没有呀。”
秋香急不可奈地给唐伯虎暗送一个秋波,佯为找戒指,低着头信步乱找,不时地偷觑唐伯虎………
唐伯虎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颜色的?我也来帮你找一找!”
秋香羞怯地答道:“是白银色的。”
艄公也很机灵,看出了其间的奥妙,遂托言回避:“这里找遍了也没有,莫不是丢掉阊门里了?我去找一找。”遂从上场门下。
秋香急忙趁机丢地下一个银戒指。
唐伯虎佯为吃惊:“哎呀!我找到了!”他急忙捡起“戒指”,随即扔地下一个“玉佩”。
秋香向唐伯虎又送一个秋波,也佯为吃惊:“这是谁丢了一个‘玉佩’呀?”
唐伯虎又佯为吃惊:“哎呀!是我的!”停顿一下,给秋香送一个秋波:“咱俩把‘玉佩’和‘戒指’交换了吧?这‘玉’的,可比‘银’的值钱――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你这‘银’的,简直不值一提。”
秋香是满心乐意,但还故意撇清:“可不知你这‘玉佩’,是不是‘真玉’?”
唐伯虎:“我敢对天发誓――这‘玉佩’是我家百代的传家宝!是100%的真玉!”
秋香见台阶就上,连忙问道:“你家住在哪里?”
唐伯虎急忙顺水推舟:“我家住桃花坞,名叫唐伯虎,是个大画家,是苏州四大才子之首!还是四大美男子!……”他激动不已,恨不得长出来100个舌头来,好似竹筒里倒豆子,大夸特夸宣扬自己的优点!
秋香一听是四大才子,才貌双全,喜出望外,口吐真言:“你嫌我家穷么?”
唐伯虎:“不嫌,我是主张男女贫富平等的.我家是开小酒馆的,也不富贵。”
秋香:“我爹爹是个穷教书匠。”
艄公丙听到这里,认为已经水到渠成,连忙从上场门(右)走上来。
艄公丙:“别叫你姑妈来找你来了,赶快打算打算,下一步咋办吧?”
唐伯虎灵机一动:“你姑母家有上学的学生吗?我去教书去。”
秋香:“有的,只是她家也有个小姐,像你这样的英俊,我姑父一定不放心,不会要你的。”
唐伯虎:“我会化装呀!”
秋香的姑母等急了,从后台(左方)边走边喊“秋香!……秋香!…….秋香……”也从左边返了回来。
常夫人(徐氏)气愤地:“秋香!你的‘戒指’找见了没有?咋这么长时间,不回船上去?”
秋香把戒指交换给了唐伯虎,不知道如何答复是好?吞吞吐吐……
唐伯虎非常机智,马上答道:“我捡上啦!”
常夫人怒容满面:“应该拾物不昧,你不想还啦?”
唐伯虎:“我不是不想还……”
常夫人:“你想还,为啥不干脆,蘑菇这么长时间?”
唐伯虎:“我是个小伙子,她是个小姑娘。你不知道男女授受不能亲吗?”
常夫人仍然怒气不消:“那就该你昧下啦?”
唐伯虎:“我不是昧下,我是想交给你。”
常夫人:“我也是女的呀?”
艄公丙:“你是老太婆啦。”
常夫人:“咋啦?老太婆就不是女的啦?”
唐伯虎忽然想出一计――把戒指往地下一扔:“请老夫人自己捡吧!”
常夫人:“你咋不早点想这个办法?”捡起“戒指”。
唐伯虎:“我刚才,急糊涂啦.对不起,对不起!”
常夫人无言以对,仍余怒未息,拉起秋香:“走!”从左边下场,上船去了。
艄公丙:“咱也开船去吧?”
唐伯虎:“不,稍等一会儿,不能离她们的船太近了,要离开一点距离………第一集剧终
(笔名)李乐山2009-06--10定稿。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一中李乐山
e-mail:
附:(一)(1)因为我特别喜爱《莫里哀喜剧选》(上、中、下三大本),以及莎士比亚的《喜剧》,学习了他们很多宝贵的经验。为了不忘本,特别在此表示谢忱!
(2)约14000字(包括虚行)。
附(二):我常采用的写作方法:
(1)《一曲三-五折,引人入胜》:如公子甲:第一把“酒家”误会为“舅家”;第二巧辩说“他舅家就是在苏州女儿山‘杏花村’开酒馆-酒家”;第三又巧辩说“他舅家昨天刚搬家到山西‘牧童遥指杏花村’”……
(2)《雅俗共赏》:以俗为主,雅为辅――照顾少数观众。也有逐渐引导提高观众欣赏之意。剧中引用些唐伯虎的诗词,但都是半首4句。
(3)结构多是三部曲:开头――牵心;中间――动心;结尾――惊(奇)心!
(5)伏笔:埋伏线,下扣子;解包袱,解扣子………
我对以上的方法,虽然熟记在心,但也时常遇到困难,很费脑筋和时间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只供编辑审稿时参考!
(三)请编辑把关,多提宝贵意见!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