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进大学(2)_还记得那个夏天吗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走进大学(2)(2 / 2)

姐姐摇摇头。

过了一会,她拿出“康师傅”桶面泡着吃,香气四溢。

打工妹幽幽的说:“我原来在学校的时候,画画很好的,可惜爸爸妈妈没有让我上。”

李峰听她这样说,觉得有些凄楚。劝慰她:“其实做什么工作,都能赚大钱。”

李老头看着儿子犯傻,记在心里,打算抽空向他讲讲上大学的好处。表面上依然是沉沉入睡的样子。一路上看着儿子从对长城的憧憬,到对北京、对女孩的热情,觉得儿子实在是不够沉稳,以后做事恐怕毛躁。

李峰浑然不知,欣赏着窗外夜色,与两个女孩聊天。

火车驶入湖北境内,车厢内湿气渐渐重了起来。

李峰感觉进入南方了,水气渗入肌骨,不禁打了个寒战。精神顿时一镇。“好冷啊!”

两个女孩相视笑笑,打工妹说:“其实外面还是蛮热的,特别是白天。”

李峰忽然问:“湖南是不是容易得关节炎?”

姐姐笑笑:“是的,所以要多吃辣椒。吃辣椒你怕不怕?”

李峰咧嘴傻笑:“我最喜欢吃辣椒了。”

车厢里有人在聊天,李峰听旁边老人在说大武汉。心想那武汉一定是面积很大了,可能和北京一样大。他翻着自己包里的地图册,比较着武汉和北京市区的大小。“武汉人口很多吧?”李峰问打工妹。

打工妹自豪的说:“多,有八百万人口。”

“嚯嚯,那城市得多么大!”李峰说

打工妹说:“武汉三镇每个镇都比一个城市大,你想想武汉有多大。”

此言不假,李峰赞许的点点头。

“那地图上说武汉有440万人口,你说八百万是不是包括农村人口?”李峰问

“是啊,不过还没有包括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李峰心里默然,什么是流动人口,是不是没有该城市户籍的外来人,那是很凄惨吧。李峰心里想象着,告诫自己不做流动人口。

“姐姐你是哪里户口?”

“呵呵,我的户口在人事局放着,等我找到工作就可以转。”姐姐淡淡的说。

“难吗?”

“难。”

李峰觉得社会竞争一定很激烈。

“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再找个女朋友。”姐姐微笑着说。

好世俗!李峰心里好笑,难道人没有更远大的志向吗?就是儿女情长吗?

车厢里水汽越来越重,江城武汉就快到了,车窗外湖泊一片一片,显得苍凉又有些诗意。

李峰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两个女孩同时鼓掌,幅度很小很秀气的样子。

李峰很是得意。的确在这样诗情画意的地方,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想出一些诗歌来吟诵赞美。而这寒透骨的湿气,更加让李峰感到空旷凄凉之美。

开始李老头觉得自己儿子在吟诗卖弄,取悦女孩,心里很不开心。又觉得儿子不过是单纯热情而已,所以也就没有在意什么了。

火车进了武汉市区,缓缓行驶,李峰看到的,是一个古老的带有楚韵的城市,街巷与北京、大同明显不同。霓虹灯闪烁,点缀着不夜天。

姐姐说:“南方城市都有夜生活,而北方城市都早早关门闭户了。”

听到“夜生活”三个字,李氏父子均是一惊,既而脸红。

这位来自湖南的,被李峰尊称为姐姐的女孩看他们害羞,心里暗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

李老头拿出零食山楂片享用,李峰觉得好俗气,没有和爸爸一起分享。只是一个人装做文静的样子,看着窗外武汉的夜色。

列车上了长江大桥,江面寒气侵袭车厢,乘客们都打起哆嗦,议论着长江。

李峰看着长江,诗意横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疏。”

两个女孩没再理会,而是静静地看着长江,感受那份寒意。

通过两个女孩,李峰对南方、对湖南顿生好感,痴痴想着自己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历尽千辛万苦,好容易考上所专科学校,好歹也算大学。李峰觉得要珍惜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而两个女孩,则是一付享受生活的样子,安之若素。

南方人很能干,也很会享受;北方人,一天到晚都忙忙碌碌,却没见多么富裕,李峰开始鄙夷自己家乡来。

打工妹张罗着在武汉下车,回头向李峰笑笑告别。

重新坐好,湖南女孩庄重的坐在对面,此时空座位比较多了,女孩向李峰笑笑,转头看着窗外。

李峰看看湖南女孩,虽然是张四方脸,眼睛也不漂亮,可就是有股子神韵,美和漂亮不是同一个意思,眼前这个女孩应该是美的。

长江过去,李峰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湖南。

天蒙蒙亮,到了一个叫临湘的小站,李老头也把眯缝着的眼睛张开,对李峰说:“临湘站。”

李峰点点头,问女孩:“姐姐,进入湖南了吧。”

姐姐点点头:“是的,这是湖南的头一站。”既而笑笑,说:“你叫我熊静吧。”

“熊静?”李峰重复了一遍:“古代楚国姓熊姓芈的好多是贵族。”

熊静莞尔一笑:“那我就是贵族后代了咯?”

李峰呵呵傻笑,顿了顿说:“你叫我李峰吧。”

熊静点点头:“小李!”

李老头不开心的看着两个年轻人攀谈,也不愿牵扯太多,想想自己儿子还是很单纯的。

熊静从小包里拿出一本书,将封面看李峰看了一眼,问:“《边城》,你看过吗?”

李峰点头:“我没有时间看,作者是沈从文。”

熊静微微一笑,“是的,写的就是湖南湘西凤凰镇的点点滴滴。”

“你去过吗?”

“没有去过,但是我老家常德的,离那里不远了。”

“山清水秀吧?”

“是的”

“有什么好吃的?”

“血糊鸭子、剁椒鱼头。”

李峰对这些菜肴名字闻所未闻,因为自己看过地理,看过历史,看过文学,却从没有看过菜谱。附和了一声:“那一定很香。”

熊静嗯了一声。

“你下车以后去常德吗?”

“是的”

“远吗?”

“六个小时汽车。”

“比大同到北京还远?”李峰向爸爸望了望。李老头点点头。

李峰看着窗外翡翠似的湖泊,绿油油的小山丘,说:“湖南感觉好美好古老啊。”

“古老?感觉?”熊静不解。

“感觉上是挺古老的土地。”李峰仔细观察着湖南每寸土地,指着窗外的老房子说。

熊静笑笑没说什么。

远处湖泊薄雾蒙蒙,若隐似显的有几片绿色芦苇荡,柔和的线条勾勒出江南水乡的轮廓。

熊静说:“屈原、杜甫都是到岳阳去世的。”

李峰问:“那这里就是岳阳了吧?”

看着点点湖泊,熊静说了声“是”,眼神忽然惆怅起来,心想自己回家,以后找工作还是个问题,眼见得离家近了,心情却差了。

李峰见她不认真回答,也就不再打扰。带上单放机耳机听起歌来,迷糊一阵,一会该到站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一步步临近了,觉着非常畅快。

李老头旅途疲劳,不过是送儿子上大学,心里还是觉得欣慰。一路上见儿子活跃,本想说他几句,转念想想也就算了,难得这样散次心,就痛痛快快的聊吧。又盘算着离家的已经两天了,不知道庄稼怎样了,老伴一个人能否照顾得来。

三个人静默着,车厢里也很安谧。

到岳阳,火车停了下来,几个壮汉模样的人上车,说着湖南话和同伴打招呼。

李老头问熊静:“你们同学毕业留北京的多吗?”

熊静回过神来,笑笑:“不清楚。”

李峰又问:“有没有去深圳上海的?”

熊静说:“有的。”

火车重新启动后,大家陆续去盥洗室洗漱。在大同到北京的火车上,李峰还比较腼腆,现在,自己已经能随意去洗漱、倒水了。开始在车厢里走路还摇摇晃晃,适应以后非常轻盈。而且很顺利就找到自己的那排位置,李峰从没出过远门,但是坐两趟火车下来,行事能力就有了长进。

重新坐回位置上,想想说了一晚上,话题都没有了,只是无聊的看着窗外。

日头出来的时候,火车进入了长沙地界,离终点站越来越近。

熊静问:“你学校在哪里?岳麓区不?”

李峰说不知道,通知书上说火车站有校车运送。转而问道:“你还去北京吗?”

熊静苦笑,心想自己是在北京没有找到工作才回乡住几天的,只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彼此说些临别的话,火车哧的一声,牢牢的定住了。李峰看看窗外,雾气腾腾的。和爸爸一起背好行囊,顺着人群向车厢门口走去。李峰有些恋恋不舍的看看熊静,她嘴角弯弯的微笑,眼光里抚摸着小伙子的脑瓜。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