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替补王妃_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七章 替补王妃(1 / 1)

王府上回来路上我居然遇到了谢阿蛮,这倒让我挺惊奇的。

“阿蛮——”

她惊讶的回过头来,果然是她。

“你怎么在这?”我们异口同声的问。

我有些得意:“应该是我问你才对,我是有自有出入宫廷的特权的。而你呢,该不是溜出来的吧?”

她此刻正在吃李子,听到我的话被噎个半死。我赶忙跑过去帮她拍拍背。等她稍微好一点遍抚摸着她的背。

“你看你,没吃过李子啊?”看着她这个样子真想让人揍一顿。

她白了我一眼:“你的皇帝老爹和玉环姐姐要回来了,我给他们买些胡饼尝尝鲜。真是好心没好报。说我流出来的,我可是给高老头打过招呼的。”

“行了行了。我们回去再说。”

“等等啦,我渴啦,你给我买水喝。”

“这——阿蛮,唐朝也没有卖水的呀?”

她没有做声,眼睛只盯着我腰间的那个葫芦,然后就伸手过来拿走了!“我知道你和驸马都不喝酒,不如给我吧。”然后掀开盖子就要喝。我正要喝止的时候发现她的面色已经很好笑了,只是我强忍着不笑而已。

她有苦说不出:“荃儿,这是什么玩意呀?这么……”

“唉,我说你糟践好东西吧,这是魏侧妃给我的牛初乳。我是带回去给我孩子的。谁知道让你这个不懂事的大孩子给喝了。”

“那你还是拿回去给你儿子喝吧,我可喝不惯。”

我笑笑摇摇头:“唉,想不到大唐公主的儿子也要跟丫头抢奶喝。对了,赶紧回去吧。三哥捎信说明天清晨父皇和玉环原定明晚就到,不过好像有事可能今晚就回来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宫去安排下。”

“嗯,也好。”于是我们携手而归。

这个漂亮活泼的少女正是韦柳青,父亲韦昭训是左卫勋二府右郎将。此刻她正在掖庭宫接受秀女训练。虽然她在众位美人中并不出色。可是她天性好动,却不那么任性傲慢。看的出父皇还有玉环都很喜欢他。今天父皇在吃饭的时候说起她,还有意提到了寿王。我想,皇帝可能为了让玉环脱离寿王妃的身份而需要走一步棋,那就是给寿王册立一个正妃,而韦柳青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我受皇帝的委托去询问寿王的意见,谁知道他只说了一句:“父皇说立谁就立谁呗。反正我喜欢也得喜欢,不喜欢也得喜欢。所以说不管立谁,我都无所谓。”这句话让我听的好心疼。不止是为了李瑁而心疼,更心疼的是柳青和来馨,她们不管是不是乐意,也都要欢天喜地的嫁入寿王府,可是她们却注定得不到寿王的真爱。或者真爱对于皇室来说,实在太过荒唐吧。

好吧,这一趟也算没有白来,只要他答应了,我也就能够复命了。

回宫后我正想和玉环说一下李瑁的情况。但是到了太真观发现屋内和院子里都没有她的人影。

“玉环,你在哪呀?”

没有有人应声。

“玉环,出来呀,我是荃儿……”

“众公主中也就只有荃儿你还直接叫她玉环了吧?”

我心里知道是皇上,于是赶紧回头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你来了也好,父皇也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

“父皇不开心吗?”

“是啊,玉环被朕接到宫里都快三年了。可你也知道她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朕一直觉得很过意不去。朕毕竟大玉环三十余岁,她有时太任性,朕又不能一辈子护着她,所以,必须给她一个交代。”

“父皇想立玉環為妃?”

“难道你觉得不应该吗?”

“儿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事父皇还需要跟玉环商量着来,还有,父皇必须要考虑的的怎么让她的身份转换过来,这个比较容易。只是瑁儿那边,父皇总不能……”

“瑁儿那边?他难道对韦氏不满意吗?”

“他倒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只是我觉的也该是时候给寿王再册立一个王妃了,有一个替补也好,况且我看柳青这孩子也不错。还有,这事宜早不宜迟,父皇以为呢?”

“嗯,你这孩子倒和朕想的没差。对了,平日出宫去的时候,好好提点一下瑁儿。”

“是。哦对了父皇,玉环呢?”

“她姐姐婚礼,朕让她去参加了。她这一日不在身边,心里总觉得空空的。我们还是走吧。免得睹物思人。”

今天才出宫的时候,又带了很多珠宝。是武惠妃以前留下来的。当然皇帝也添上了很多珍奇古玩。说是为了避免睹物思人特意赐给寿王留作念想。这看似是很大的恩赐。可是当我接到手里的时候,却觉得这些宝物是如此的烫手。我尚且如此,就更难体会寿王心里是如何翻江倒海般的难受。我想他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仅会感恩,更会痛吧。

正当父皇准备商量着婚期的时候宁王妃元氏病故,寿王李瑁以此为由提出上表,要求为宁王妃守孝三年。皇帝虽然有些不乐意。可是也没有办法。武惠妃之前生的那几个孩子不是流产就是早夭,及至生了他,宫里的术士说是武惠妃命中带客,需要有人领养一个孩子去破戒,于是由宁王代为抚养,宁王妃元氏亲自哺育。那时候他还叫李清,他册封的比较晚,宁王府内众人常唤他十八郎。及至接回宫,才改名瑁,后来才册封为寿王。算算时间他待在宁王府的时间居然比在宫中还要长。虽然说为宁王妃守孝是个噱头,但是瑁儿对宁王夫妇还是比较孝顺的。也是,他本来就是一个品性温良的孝顺孩子,而且他对宁王妃的母子之谊也不是装出来的。于是皇帝准奏。皇帝想册封玉环为妃的事情,也就这样淡了下来。

时值朝廷选官会考。只是结果上人有点想不通。我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可是我看不透,也说不明白。只是御史中丞张倚的草包儿子都中了状元,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因为我在天香楼见过他,他连字都不会写,现在他高中了,这不得不让我称奇。

并且我听杨钊说,有问题的不只他一个人。这么说来,这问题就大了。整个吏部都烂透了。这算是一个惊天的弊案。

我本来想对父皇说说,可是想想看,如果这件事经由后宫传到皇帝耳朵里,这只能让他更生气,于我,更没有好处。不过正巧这个时候安禄山进京了。皇帝有意安排宴请他。我知道他一贯会演戏。仗着对他还有一些恩惠。我将这件事告诉了他,并要他想办法告诉皇帝。现在也只有他说,皇帝才能不降罪于他,而且这对安禄山来说这是两头讨好的事,所以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我现在,只能等着看皇帝是什么反应了。我只是期待他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气坏身子,虽然他近年有些昏晕并且好大喜功,但是总的来说他还算是一个好皇帝好父亲,我不希望他有事。只不过需要有一个贤明的人来辅佐他了。会是谁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