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杨公子杨程仓皇回到广陵城府督大院,不经门房禀报就急忙奔向大厅。
广陵府府督杨忠,也就是杨氏族长,正坐在府中大厅品茗静坐。突然眉头一皱,神念中发现了急忙本来的杨程,在自家地界如丧家之犬,而且未竟自己允许就直奔大堂,心中不悦,沉喝一声:“大胆杨程,你不去陪蜀山派尊贵的客人,竟敢未竟我允许,独自回府,径闯大堂,难道不怕家法吗?”
沉喝声在杨程耳边轰鸣,让他本来惊悸的心一阵抽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复又大声哭诉道:“族长大人,不是杨程胆大妄为啊……实在是,实在是我们碰见了蜀山派的仇敌,那几位上仙被杀了啊!”
杨程的哭声招来不少杨氏内堂的族人,听了杨程的话,俱都大骇。毕竟在他们心中,这几个蜀山门人也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呢。地仙界虽然高手无数,仙人遍地,但是很少有愿意直接和凡人俗世接触的,所以他们这些俗世之人却是和无数凡间的世俗界一样,很少有了解地仙界这些大神通者或者一般仙人存在的。
大堂的杨忠一惊,迅速下了决定。手中弹出一道真元,击打在手边木桌上面的香炉上,一股轻吟迅速传遍杨府,却是召唤众掌权之人和杨氏长老集中。同时口中喝道:“杨程速速赶入大堂,诉说详情!其余杨氏子弟,各回住处,没有我的允许,不得外出,违令者,杀无赦!”
杨府内顿时热闹起来,几十个急速闪动的身形迅速集中到大堂,是杨氏一族有资格参议大事的族人听到族长发出的紧急召唤后迅速赶来,在杨程这个吓破胆的金丹期小修士赶入大堂时,大堂里面已经坐满了杨氏一族平时都需要他仰望的存在。
跪在杨忠面前一五一十地讲诉了事情经过,也把杜复的传话带给杨忠后。在杨忠的允许下,坐在了旁边一个添出来的木凳上,听候众人决策。
杨忠默默地考虑片刻,说道:“大家怎么看此事?”
坐在杨忠左手边的大长老杨怀严肃地说道:“这个蜀山的仇敌咱们杨氏不能招惹!也是招惹不起的!”大家一阵点头附和。
杨怀接着道:“族长只需将事情禀告蜀山诸位上仙,由他们自己解决!我们杨氏只能置身事外,毕竟蜀山和敢正面叫敌长眉祖师的人不是我们杨氏能抵抗的!”
大家都表示赞同,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杨忠迅速利用传讯手段将此事上报蜀山,而杨氏弟子,无论内堂还是外堂,都接到了族长和长老会共同签发的命令:凡杨氏子弟,在没有经过族长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出府,违令者逐出杨门!”让广陵城百姓好久都很奇怪飞扬跋扈的杨氏子弟怎么会没有出府祸害大家。
再看“太白居”这边,茶盏功夫后,李白就带着杜甫和公孙大娘一同叩响了杜复他们所在的东北角包厢。
得到杜复首允,三人激动地走了进去。看见了五个修为都比自己高深的高人坐在那里,其中一个孩子模样的高手不断拿着所剩不多的点心肆虐。
公孙大娘强压激动的心情,用神念传音伙计,吩咐送上各种最精美的点心上东北角包厢。
接着三人同时一礼,齐声道:“见过各位前辈!”
杜复和老猪他们用神念扫视着三人,发现他们虽然都只有天仙顶峰,但是心境平和,却是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突破的。当下老猪呵呵一笑道:“三位不要如此多礼!请坐请坐!”
看了一眼紧盯着三人,眼神不无狂热的杜复,八戒待三人坐定,又说道:“说来也是缘分,我这位九弟和三位还是老乡呢!呵呵,而且和你们其中一位还是本家的同名之人,也叫‘杜复’,呵呵……”
三人不可置信地看着老猪指着的杜复。李白毕竟天性洒脱,笑道:“如此说来还真是缘分!我们都是地球大唐时期的人……”
“我知道,后人称青莲居士你为‘诗仙’,称杜甫前辈为‘诗圣’。郑重介绍一下,在下乃几位前辈千年之后的地球人士,杜复!‘复杂’的‘复’!这位是我结拜兄长老猪,这是我兄弟血神、八歧,这是我徒弟红孩儿!”一一把几人介绍给三人,还拍了拍不断吃食的红孩儿的脑袋。
三人本来就很惊讶杜复比他们玩修行上千年,竟然有如此修为,听到介绍另外几人,把“老猪”听成了“老朱”,倒也没有在意。不过听说这个不断吃着送上来的精美点心的孩子是南瞻部洲大名鼎鼎的红孩儿,平天大圣牛魔王的孩子,都是一声惊呼:“红孩儿!?”
三人毕竟都是仙人,可不会如同凡人一样孤陋寡闻,也听说过不少四大洲的奇闻异事。而且自从开了这间太白居,更是增加了许多见识。这妖族七圣虽然已经是老黄历,但是盛名远播,非比一般。
于是,大家开始热烈的交谈起来。
半个时辰后,杜复几人的来历李白三人基本知道,而李白三人的情况杜复等人了解清楚。
李白、杜复和公孙大娘都是自悟天道,成就不同的仙道途径。李白本来就是一个诗人、酒仙加剑仙,剑法了得,走遍神州大地,纵观大好河山,师法自然的河水山川,成就了他的青莲剑诀,飘逸潇洒,后成就天仙修为。公孙大娘是以艺术成道,剑舞传神。至于杜复,则是心忧家国,苦苦钻研儒家学术,从中领悟了儒家的浩然正气诀,引天地浩然正气修炼自身。果然三人都是天赋绝伦之辈。现在虽然卡在天仙顶峰境界好几百年,但是三人另辟蹊径,李白开了太白居招呼客人,体悟人情百态;公孙大娘则是如在地球的大唐一般,继续表演剑舞,追求突破;而杜甫则在太白居内室自己搭建了一间茅屋,领悟浩然正气诀的奥妙。三人的境界在杜复和老猪、红孩儿三个大罗金仙中上层神念中,都隐隐有突破的意思。
这时,进入太白居的观众们都开始喧闹起来,从刚才杜复的雷霆手段的阴影中恢复,吵闹着期待公孙大娘出台。
公孙大娘歉然一笑,辞别众人,飘向舞台,引来阵阵喝彩。李白和杜甫则留在包厢,陪杜复几人一起观看大娘的剑舞表演。
公孙大娘如杜复在敦煌见过的飞天一般,披着彩衣飘到了舞台上,手中握住了一柄木剑站定。在老猪和杜复几人的神念中,一个透明的光罩迅速笼罩住了舞台,却是为了防止大娘剑舞进入境界后剑气会误伤平民。
只见公孙大娘执剑朝观众行了一个环剑礼,接着就开始舞动。杜复和老猪、血神、八歧都紧紧用神念锁定公孙大娘舞动的身形。
公孙大娘先是往后弯腰,手中木剑却怪异的一折,指向前方。这个极为考验柔韧的动作虽然在杜复等人眼中,只是欣赏她契合天道的那一剑的剑势,但是在楼上楼下的平民眼中,却是美极,纷纷鼓掌大声叫好。接着大娘就开始快速地展示着她在地球上因为杜甫那一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名传千古的绚丽至极的剑舞。老猪和杜复还有停下吃食的红孩儿愕然地看着公孙大娘的舞动,不明白为什么她每一剑都和天道如此契合,还没有能突破天仙境界。要知道,即使是一般的金仙期剑仙,也不能够展示出如此契合天道的剑舞啊。
心念一动,看着公孙大娘快要浸入剑舞的世界,越来越自然流畅和绚丽的舞姿,杜复对李白道:“青莲,何不吟诗和大娘的舞姿呢?”
李白大笑:“早该如此!就把子美的那首为大娘作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拿来应景吧!”当下就开口大声吟唱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君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渐渐地声音却低沉下去,和杜甫开始盘坐地面,呆呆地看着公孙大娘越来越灵动的舞姿发呆,却是进入了一种奇妙地境界。杜复和老猪对望一眼,希望三人都有所突破,于是杜复接着李白吟唱下去:“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随着杜复语音一落,公孙大娘急速舞动,剑气四溢的身姿随之停了下来,静立在舞台不动。老猪先于观众欢呼声响起对舞台打出一道仙力,构筑了一道隔音的结界,阻隔了震天的欢呼声,给公孙大娘留下了一个安静的突破环境。
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已经停了下来,但是在众人眼中,她那或如雷霆震怒,或如清风吹拂;或如龙腾四海,或如凤鸣九天;或如神诋威严,或如神女优雅的完美舞姿还不断在舞台上转动,带起众人的心随之起伏,随之牵动。
被公孙大娘完美的剑器舞牵引,浸入顿悟境界的不止是李白和杜甫这两个天仙,而且金仙初期的血神和真仙巅峰的八歧也随之沉寂下来,盘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沉浸心神,参悟自己此次观剑器舞所得。
杜复和老猪对望一眼,都集中心神,看护入定的五个人。红孩儿又开始了吃点心的繁忙工作。
太白居的伙计在掌柜的带领下,不断招呼着观看剑舞的观众,识趣地没有来打扰公孙大娘和李白身处的东北角包厢。而伙计们担心的广陵府督和杨家也没有前来找麻烦。于是也就放心地开展生意。
公孙大娘就这样静静站立在舞台上过了三天,三天来,太白居的生意竟然火爆得惊人,无数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没有看到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但是对她如此静立三天更是好奇不已,前来只求见她一面的人越来越多,让太白居伙计都感觉疲于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