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将一手自然弯曲,紧贴于后头部,以风池穴为重
点,来回用力摩擦,一手累了,立即换手连续不断地摩擦,并重点在西风池
穴泞点按、揉、搓,至有酸,胀、麻,重感觉为度。摩擦过程中,患者会感
到摩擦的局部发热,出汗,浑身轻松,感冒初起症状消失。如做一次后,感
冒初起症状消除不彻底,可休息片刻,再进行一次。对不易出汗者,可喝杯
热开水再做上述动作,即可出汗。有的人按摩后不出汗,感冒初起症状也会
消失。如头昏症状较重,可按揉太阳穴(即两眉梢外侧约三厘米处)数十下,
或捏揉耳垂及其上的软骨部分(即对耳屏)数十下,头昏即可缓解。如鼻部
症状较重,可捏揉耳屏(俗称小耳朵,据中医耳针疗法,耳屏相当于人的鼻
部)数十下。使用此法的关键是“及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经发现感
冒征兆,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方能奏效。
6。用消毒加热蒸馏水滴鼻。用蒸馏水消毒加热至四十三摄氏度,然后以
小水滴形式滴入鼻中,每次持续三十分钟,每隔二至三小时重复一次,一般
做三次即可治愈感冒。但不能用未经消毒的蒸馏水加热滴鼻,那样不仅治不
好感冒,反而容易引起鼻炎。
7。用锌治疗感冒。用锌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给病期在三日之内的感
冒病人服用葡萄糖酸锌,这些病人头痛、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
流清涕等症状皆减轻,咽痛、咳嗽也改善。锌能防止感冒病毒的繁殖,减少
引起炎症的物质组织胺的产生。锌还有助于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反复感冒患
者宜常吃含锌食物。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鱼、乳酪、豆类、水
果等。日本有人用苹果汁治疗锌缺乏症,取名为“苹果疗法”。
8。吃柿子防治感冒。柿子营养丰富,内含各种维生素及多量的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摄入人体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强化粘膜功效。冬天,许多容易
伤风的人往往首先是鼻喉处的粘膜受到影响,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如果有足
够的维生素a,就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对防治感冒大有好处。因此,感冒
患者应常吃柿子。
9。服姜汤。风寒感冒可以生姜数片,煎汤热服,使出汗;或以午时茶一
包,煎汤热服,使出汗,汗出即能减轻症状,直至痊愈为止。
【拔罐疗法】
方1
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肺俞穴处拔罐。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
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
次。
方2
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
第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
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
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
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
挑痧法。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
于曲池、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
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
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
阳、额中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
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
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
内关、中脘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
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
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
膏等罐法。
方3
取穴: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或加中府。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千五分钟,
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惟、肺俞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
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
日一次。如有其他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
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
中或中脘。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
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方5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七岁以下者只拔神阙、肺俞两穴),留罐五至十
分钟,起罐后将药饼(制备法: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萸、苍术、青木香、
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冰片零点二份,共研细末,装瓶密
封,使同时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一厘米的圆饼)贴到穴位上,
胶布固定六至二十小时,以不起泡为度,隔日一次,治愈为止。如果反复患
感冒,气管炎的,每七至十天治疗一次,连续五次,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达
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若合并盗汗者,于神阙穴拔罐后撒上适量的朱砂末,然
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