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间验方。
9。以汁饮:西瓜、甘蔗各适量。去皮,切碎,用纱布绞取汁,可随意饮
用。清热生津,解暑。用于夏季暑热伤阴之发热,口渴,中暑等症。来源:
民间验方。
10。红糖绿豆饮:将绿豆二百五十克煮烂,用勺在锅中碾碎如泥,再以
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清热解暑。用于小儿暑热生疖,中毒症。
夏季炎热,小儿常食有解毒清热,除烦止渴之功。
来源:民间验方。
11。山楂荷叶饮。
将四十克山楂,十二克荷叶,共煎当茶饮用。解暑热,清头目。夏天饮
用对高血压、肝火头痛,口于口渴,呕吐反胃等症有较好疗效。
来源:民间验方。
12。姜韭蒜汁: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将其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
取汁,灌服。具有解表,温中,兴奋功效。主治中暑晕厥,不省人事。
来源:民间验方。
13。杨梅酒:解杨梅五百克,白糖八十克。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装入瓷
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隙),约七至十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
纱布绞汁,即成约十二度的杨梅露酒,然后倒入锅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
保存,时间越久越佳。夏季饮用。预防中暑。
14。胡麻酒:胡麻五百克,生姜六十克,生龙脑叶一撮。
制用:渍胡麻、煎熟,略炒,加生姜、生龙脑叶、同入炒,细研,投以
煮酿五升,滤渣去水,浸之。盛夏正午饮一杯。
功效:解暑热。
主治:暑热,中暑。
15。绿豆粥:粳米一百克,绿豆适量。
制用:将绿豆洗净,浸泡半天后同淘米加水煮成稀粥。作夏季清凉解暑
饮料,每日早晚餐服食。
功效:解热毒,止烦渴,防水肿。
主治:降血脂,是防暑降温之品。
来源:民间经验方。
16。扁荷粥:白扁豆五十克,冰糖三十克。鲜荷叶尖一小张,大米五十克。
制用:先用水把大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沸后,下
大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粘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二十分钟即
成。味甜荷香,是理想食品。
功效:消暑清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主治:暑热天中暑症,常食有益健康。
来源,民间验方。
17。藿香粥:藿香十五克(鲜者三十克),粳米一百克。
制用:以藿香煎服其汁,将淘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即成加入藿香汁再
煮一至二沸即可。夏季每中晚餐服食。
功效:解暑、祛湿、开胃、止呕。
主治:暑热,头脑昏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
来源:《医余录》。
18。白糖菱角粉粥:菱角粉三十至五十克,白糖适量,加水煮成稠糊服用。
功效:清暑解热,除烦止渴。
主治:暑热烦渴。
来源:民间验方。
19。西瓜盅:西瓜一个,鸡肉、莲子、龙眼、胡桃、松子、杏仁各适量。
制用:把鸡肉切成丁:将西瓜上端切下(小为盖,大块为盅),挖去瓜
瓤;将上述用料一并填入瓜内,盖上盖,隔水蒸熟即成。
功效:清暑祛热。消烦止渴,利小便。
主治:中暑。
来源:民间验方。
20。绿豆丝瓜花方:绿豆六十克,鲜丝瓜花八朵。
制用: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
温服汤汁。
功效:清热,解暑。
主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症状。来源:民间验方。
21。黍子汤:黍子五十克、炒黄后加水二杯,煎取一杯,一次温服。再煎
二渣,加四碗水,熏洗全身。
功效:解暑热,止吐泻,祛头痛。
主治:中暑。
22。丝瓜瘦肉汤:丝爪二百五十克,瘦猪肉二百克,食盐少许。
制用,丝瓜切片,瘦猪肉切片,加水适量堡汤,用食盐调味作膳。
功效:清热利肠,解暑除烦。
主治:暑热烦渴。来源:民间验方。
23。猪肉冬瓜汤:瘦猪肉五十克,冬瓜一百克,盐、姜各适量。用法:将
肉切碎与冬瓜共煮汤,待将熟时下姜片及盐,日服二次。
功效:清解暑热。
主治:夏日口渴,尿黄等暑热症。
来源:民间验方。
24。清暑二豆汤:绿豆、赤豆各半。
制用:绿豆、赤豆洗净,置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豆熟烂为度,加糖
或盐调味服食。
功效:消暑解毒、利尿。
主治:预防中暑。来源:民间验方。
25。荷叶粥:糯米适量、莲子适量、荷叶一张。
制用:将淘洗净之糯米入锅,以洗净的荷叶做锅盖,等粥煮熟,鲜荷叶
味入粥内,放入莲子,加白糖,可常服之。
功效: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主治:夏季热病,脾虚泄泻,多种出血病。
来源:《中国食品》
26。沙糖乌梅汤:乌梅、白沙糖各适量。
制用:先用水煮乌梅,再用糖调服。功效:炎暑盛夏可代茶饮,有生津
止渴,养阴敛汗,滋益身体之功。
主治:暑热烦渴。来源:民间验方。
27。节瓜瘦猪肉汤:节瓜一个(约二百五十克),瘦猪肉约一百克,食盐
少许,清水适量。
制用:用刀刮去表面瓜皮及粗毛,切成片状,瘦猪肉一百克切片,加清
水适量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