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桃仁、杏仁、小枣各七枚,栀子三十克,朴硝、川军各九克,鸡
子清三个,蜜三十克。
制法:将前药共为细末,用鸡子清、蜜调匀,摊布上。用法:贴肚脐,
七日一换,连贴三次。用于小儿大肚子痞,面黄肌瘦,肚大青筋,午后发热。
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14方
药物:皮硝十克,杏仁六克,栀子三克,葱白七茎,红枣(去核)七枚,
头道酒糟三十克,灰面九十克。制法:诸药混合捣如膏状。
用法:将药膏分作两份,摊于青布中间,分贴神阙、命门穴,胶布固定,
三日换药一次,一般二至三次即可减轻症状,贴愈为止。用于疳积。
来源:《穴位贴药疗法》。
15方
药物:甜酒曲一个,芒硝六克。杏仁十克,栀仁六克,使君子肉七粒。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晚上用浓茶汁敷脐部,布带包住,次晨除去,连敷三晚。用于疳
积腹胀大,时而腹痛,时下蛔虫而服驱虫药暂未奏效者。
来源:《湖南中医单方验方》
16方
药物:山楂、栀子、大枣(煮熟去皮核)、芒硝各三十克,大葱二百五
十克。
制法:山植、栀子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再和芒硝、枣肉、大葱,并
加面粉三十克,共捣融,加白酒适量,调和为膏。
用法:敷神阙、命门穴,每隔三小时,把药饼取下,加酒适量再敷,连
敷三至五天。用于疳积。
来源:《中医外治法集要》。
17。芒香散
药物,芒硝十至二十克,小茴香一至三克。
制法:小茴香研末。用法:小茴香纳入神阙穴,再将芒硝装入纱布袋内
覆盖之,外用胶布固定。用于疳积腹胀。来源:《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亦治新生儿腹胀。
18。疳积散
药物:山植、生栀子、桃仁、大枣(去核)各七个,葱头九个,芒硝三
十克。
制法:共研末,加适量面粉,酒调作成3x3x1厘米大小药饼:
用法:外敷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用于疳积。
下载
来源:《陕西中医》(六):二百六十一,一九八五。
19方
药物:生栀仁三十粒,桃仁七粒,皮硝九克,葱头七个,飞罗面一匙。
制法:研为细末,与蜂蜜,鸡蛋清调匀,荷叶为托。
用法:贴肚脐。用于小儿疳积。
来源:《经验奇效良方》。
20方
药物: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制厚朴、槟榔、山楂、麦芽、神曲、
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药、莪木、使君子、川楝肉、胡黄连、芜荑
各十五克。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朱砂三克搅匀备用。用法:贴肚脐。用于小儿
疳积。
来源:《理沦骈文》。
21方:
冯氏化痞膏药物:黄柏、莪术、秦艽、生山甲、大黄、川贝、木鳖子、
山楂核、荆芥、三棱、当归、阿魏、肉桂、生龟板,皮硝、乳香面、没药面、
麝香粉。
制法:除乳香、没药、麝香外,余药依法熬成膏,再兑入乳香、没药面、
麝香粉搅匀。
用法:贴于脐部。用于小儿疳积,有显效。
来源:《冯氏疳积疗法》。
22方:
秘方化积膏药物:红花、阿魏、栀子、飞萝面、葱白、蜂蜜、麝香。
制法:依法共研调成膏。用法:贴敷脐部。用于疳积,一般五至六日即
见疗效。
来源:《河北中医》(三),六十八,一九八○。23方药物:(1)胡
椒、丁香、莱菔子。(2)元明粉、莱菔子。制法:(1)、(2)方分别研细
末。
用法:敷脐。(1)方用于疳积兼寒者,(2)方用于疳积兼热者。
来源:《光明中医》(二):二十二,一九八八。
24方
药物:猪尿脬一个,曲酒一百至二百毫升。
制法:将曲酒灌入猪尿脬中,扎紧上口。
用法:置于患儿脐腹。用于疳膨之疾。
疗效:此系江苏海门民间验方,治疗疳膨之疾,每有简捷之验。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六):三十四,一九九○。
25方:二香散。
药物:丁香,广香各三克,吴萸四点五克,肉桂一点五克。
制法:研细末。
用法:敷脐,两天换药一次:同时内服苡仁、山药粥。用于小儿脾疳。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四):十,二九八八。
26方
药物:使君子二十克。
制用:使君子二十克研成细末,加浓茶拌匀,敷贴脐部穴位,外用纱布,
胶布固定。
27方
药物:艾叶三十克,胡椒三克,酒适量。
制用:艾叶捣烂,胡椒研末,二药加酒调匀,敷贴脐部,外用纱布,胶
布固定。说明:此法用于虚寒型。
28方
药物:玄胡粉三克,胡椒粉零点五克。
制用:把诸药混合均匀,直接放入脐中,外敷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一次。
功效:消积除胀。适用于小儿疳积初期,纳差,食而不化,腹胀,喛气、
呕吐,便秘等。
29方
药物:癫蛤蟆一个,胡黄连十克,鳖甲二十一克、麝香九克(或公丁香
代)。
制用:癫蛤螟放在新瓦上焙干,去内脏。鳖甲用醋炒后,除麝香外,其
余诸药混合,共研为细末,过筛备用。另将麝香研未,取适量先纳入患儿脐
(bsp;孔,再取其他药末三十克撒布于麝香面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三日
换药一次,至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