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天总显得有些短,不知不觉间,真火道人已经在我家住了四个多月,不过老道的身体越来越差劲了,有的时候连说话的费力了。这让我隐隐有些不安,对于小孩子来说,与一个人朝夕相处四个月的时间,足可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没有初次见面的恐惧,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老道身上的尸毒能够清除。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今天老道又昏迷不醒了,爷爷在真火道人房中已经一个上午了,还是福祸未知,我百无聊赖的在院前院后转悠,不经意间来到了村头的池塘边,摸出了口袋中的几张符,这还是真火道人当初送我的。我双手将符合在手中,默默为老道祈福。
伙计破锣似的喊声由远及近,我转头望去,伙计正向我飞奔而来,嘴里喊着:“馨儿,真火道人醒了,要见你。”
我心头一震,看来冥冥中的确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将梦想变成现实。
我向伙计点头示意,小跑着向家中奔去。
屋中,真火道人盘坐在床头,爷爷一脸疲惫的坐在旁边低头不语。老道两手微颤,面部肌肉不停的抖动。我悄声站在爷爷身侧,拉拉爷爷衣袖,爷爷悄然摆手。
好几日未见老道,我偷眼打量,真火道人的脸色似乎有些红润,不过脸上和手背多了一些暗灰色的斑印,看起来不像是老年斑,不过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尸斑,只有死人身上才会出现的斑痕。
真火道人双手扶膝,微睁双目,道:“馨儿,你来了。”
“是,道长。”我应声答道。老道的话语总算有些底气了,让我欣慰不已。但我却没想到,其实这就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真火道人勉强露出笑容道:“贫道初次见到你,就知你与我道门有缘。不想短短数月间,你竟能将我茅山派的符一一绘出,多少还是出乎贫道的意料。”
我搔着后脑,腼腆道:“道长过誉了,不过信手涂鸦,跟道长比起来,我还差很多呢。”
真火道人摇头道:“万事皆有缘,馨儿不可过谦。叫你过来,是想告诉你,贫道身上的尸毒已经渗入心脉,朝不保夕……”
“什么?”我吃惊道:“不会的,道长。”我抓着爷爷的手说道,“爷爷,你说话呀!”
爷爷轻轻拍着我的手说道:“馨儿,听道长把话说完。”
真火道人又说道:“贫道能多活一季,全赖宁先生与馨儿照顾,此恩此德,难以为报。贫道将死,想再求馨儿一事,不知馨儿能否应允?”
求我?我才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儿,能帮上什么忙?不过看看老道殷切的目光,我点头应道:“道长,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八件,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你办。”
真火道人眼中含光,犹豫的看了爷爷一眼,道:“馨儿,不瞒你说,我茅山派近几十年来人才凋零,年轻一辈中竟无一个高手,实实让人心痛,不料天赠奇才,竟让贫道羽化之前遇到你,真是天佑我茅山一派。”
“道长,你到底想说什么?”我被老道的一席话弄得晕头转向。
真火道人咳嗽一声道:“其实贫道……,贫道想收你为徒,不知你意下如何?”
“啊?”这可让我大吃了一惊,虽然以前老道也曾隐隐提及,我一直当做玩笑,看来这次是来真的了,不过我思想上还是有些准备不足。
爷爷一拍我的后背,说道:“馨儿,还不跪下,给师父叩头。”
我还没缓过神来,晕晕乎乎的跪到地上才警觉起来。看来爷爷肯定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也不知老道用了什么方法,竟然让爷爷同意我当道士。我无暇思索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出家以后还能喝酒吃肉吗?当了道士还可以娶媳妇吗?这时候,我不禁想起村头那个鼻涕妞来,虽然每次见到她冲我笑,都让我感到一阵寒恶,但现在居然第一个想起的是她,看来我还真有点饥不择食。
爷爷见我跪下就没了反应,照着屁股轻轻给了我一脚,“还不磕头叫师父。”
真是皇上不急急太监,我和老道还没着急,爷爷倒催促起来了,我不情愿的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弟子拜见师父。”
“好,好。”真火道人伸手让我起来,又从身侧取出三本书来,道:“馨儿,这是我茅山道士必修的三本经书,为师现在传授给你。”
我从地上爬起来,拍拍手上的尘土,接过经书,真火道人道:“这最上面一册是《上清大洞真经》,为我茅山道士修身养性,思神诵经的根本。中间一册是《上清武经总诀》,为我茅山道士强身健体,扶贫除恶的根本。这最下面一册是《上清登真隐诀》,为我茅山道士驱妖除鬼,斩邪伏魔的根本。此三册入我茅山门者,人人修习,但窥其奥妙者少之又少,尤其这《上清登真隐诀》,又分法术,手诀,步法,阵法四篇,便是为师,也未全部修习,馨儿你要时时努力,不可懈怠。”
“是,师父。”我恭声答道,偷眼向老道身侧观瞧,心中打了个突,老道的法器呢,怎么不一起都传给我。
真火道人向爷爷颔首道:“多谢宁先生成全,贫道再无牵挂了。”言罢,闭目不语。
我左右看了看,难道这就算完了,三个响头换三本书?我轻声问道:“道长……呃,师父,是不是也给我起个道号啊?”
真火道人冲我掸掸手,道:“去吧,去吧。”而后手抱半月,却是不再发一语。
我捧着老道师父给我的三册书出了屋,外面的天气有些干冷,但不失为是一个好天气。看看手中的书,页页泛黄,我小心翼翼翻开最上面的那册《上清大洞真经》,什么“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看得我头晕眼花。再看那本《上清武经总诀》,里面东西还真不少,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戬锤爪,拐子流星,十八般兵器样样不缺,还有什么拳法,掌法,指法,腿法,不过囊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插图画的都是和尚。最后那册《上清登真隐诀》当然是最重要的了,我信手一翻,几个大字顿时引起我的注意:茅山符附法篇。
我说为什么只有茅山道士画的符才有效,原来其中还有很多的程序和禁忌,这第一要……
我正要往下研究,一团的黑影在我头上掠过,我抬眼一看,惊愕的半天没合上嘴,一只巨大的白鹤栖在院中的桃树上。这个季节怎么会有鹤?驾鹤西归?我脑中冷不丁闪过这四个字,急忙冲进屋中,老道依然盘膝而坐,只是脑袋已经歪向一侧,我双手一松,书都散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