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长夜无眠_城市大亨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长夜无眠(1 / 1)

晚上,村书记王成家,一桌人一边吃一边聊。

“哥,那这么说当时在区里你就没反对?”王启明问。

“我怎么反对?第一这公司早就转制归区里了,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是走个形式,算是给我们面子。说白了就是,人家已经定好了,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这就叫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分歧的事可以民主,有分歧就得讲集中了。第二、新经理是田区长的小舅子,我要是反对不就是明着跟田区长叫板吗。我在咱这大小是个书记,有什么事我不点头谁都不敢同意,在区里我就是一个孙子,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光腚坐磨盘-----以卵击石吗!”王成感慨的说。“再说,我这书记明年就要换届了,这会得罪他们,得不偿失呀!干大事就要懂政治,把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小不忍则乱大谋呀。”

听了王成对形势的高谈阔论,王启明说道:“哥,咱北苑村我就是佩服你!”。王启明真的由衷佩服他这个哥哥,在他眼里,哥哥永远是那么高大,以至于需仰视才能说明他对哥哥的崇拜。“那就这么便宜了丁国华这小子了?”显然王启明仍旧不甘心。

“是呀,咱们和那三家争了半天,到让他丁国华摘了桃子。”其他几个王姓家族的人附和着说。

“没那么便宜,他丁国华要是会办事,咱们就给他这个面子,他要是蹬鼻子上脸,在咱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真得让他知道知道谁是这的地头蛇,要么他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王成喝了一口酒,接着说,“咱们到要看看他丁国华是什么变的。”

“那我就忍着?哥!”王启明无奈的问。

“启明呀,你给我管住你的暴脾气,千万别让人家抓住把柄。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直肠子一个,存不住一隔夜的屁”王成嘱咐着说。

“你又这么说我,你放心,我这回一定管住我的嘴”王启明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

村副书记赵燕山家,赵文良正在摆弄着茶具,帮大家沏功夫茶。

赵燕山一边喝茶一边说:“区里的意见说出来,他王成都表示同意,我能说反对?再说了,我在村里主抓各个企业,每个关键位置上都有咱们的人,那几家子眼珠子红的都快喷出火来了。这会,没必要再狗揽八泡屎,省得把那群人惹急了,都把枪口对着咱家。”

“三叔,那依您的意思是咱们来个以静制动?”赵文良问道。

“那怎么行,”赵文良的五叔说:“咱们四家应该联合起来,先把这姓丁的给赶走了再说。”

“不行,现在咱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什么意见都不发表,看其他几家什么意思,出头的椽子先烂呀。”赵燕山老谋深算的说。

“三叔,您看这样行不,等丁国华来了,咱们表面上也不得罪他,收集他的问题,到时候给捅出去,然后再联络其他几家,合力赶走他。”赵文良说。

“对,对,墙倒众人推,咱们就这么办。”

。。。。。。。。。。。。

村长张子童家。

张子童对叔伯弟弟张明江说:“二江(因张明江在家行二,因此大家称之为二江),甭太在意,我们现在就是要看清形势,哪边咱都不得罪,等看清楚风向了,咱们就知道该向哪边倒了。我这几年当个村长对王成和赵燕山一直就是不远不近,谁也不得罪,反而到如鱼得水,哪边都拉我。这就叫不粘锅,离哪边近了,就要打破平衡了。”

“是,你这叫中庸之道,战略制衡。”张明江笑着说。

。。。。。。。。

陈明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其实他什么也没看进去,他不是迷恋权利不舍得放手那种人。马上就要离开自己十几年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公司,他真的舍不得。就象是养了多年的闺女,现在要出嫁似的,那种感觉用语言是很难形容的。既不能不放手,内心深处却又忐忑不安,难以放心。十年前,北苑公司还是村办工厂,厂子发不出工资,生产了多年的红片鞋一点市场销路都没有,规模小,成本高,机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没有新产品,吃闲饭的比干活的还多,几百平米的院子,光打扫卫生的就12个,村里的大家族成员在厂里关系盘根错节,拉帮结伙,互相排挤,把精力全部用在内斗上,工厂已经是半停产状态,生产出的产品几乎全部进了库房,这也是当年全国各地乡镇企业所面临的同样问题。前任娄厂长也是个想干事业的人,但是一没资金,二没市场,关键是在用人上处处受到村委会的掣肘,前脚刚让十几个打扫卫生的闲人回家待岗,每月发点生活费,后脚村委会就把人送回来,死活让娄厂长把人留下,说你不留下他们,他们都跑到村委会去了,这村委会屋里都没地方下脚了,毕竟娄厂长能力有限,在万般无奈之下辞职不干了。

烂摊子甩在那里,娄姓家族于情于理都不会接娄厂长甩下的摊子,王、张、赵三家又想接,又都怕最后折在这厂子上,最后,倒是会计----陈明,这个当年插队落户的知青成了四家一致的人选。他们对陈明唯一的要求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不找村里要钱,不裁员,能发工资,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陈明也是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竟然就走马上任了。他先是用自己从嘴巴挤出来的钱自费到福建广东沿海走了一趟,参观,学习,然后到区里找到当时的区长,仔细的把想法原原本本的一讲,区长正巧也带队从沿海考察回来不久,觉得这厂如果在一个有头脑的领导带领下,如果有钱引进新设备,把市场上新流行的旅游鞋和雪地靴做出来,还是很有希望的。再加上陈明说把厂里的人分流,能力高,有热情的分到新车间,多余的闲人都安置在老车间,生产手工的千层底布鞋和红片鞋,闲置设备能用就用,用不上的尽快在设备还没成一堆废铁前就卖掉,不仅盘活了资产,还解决了冗员问题,这很符合区长的心思,区长也是年轻有理想的人,想在任内有所作为。于是,区长马上组织领导班子讨论,最后和北苑村委会协商,由区里把拖欠的工资补齐了,并清产核资,用很低的价格接收这个村办厂,并承诺不裁人,北苑村委会巴不得有人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干脆的同意了。区里注资100万,引进一条流水线,开始生产旅游鞋,陈名明又从四大姓中挑出张明江、王启明、娄军、赵文良四个有潜力的青年分管业务、生产、技术、质量、自己亲自抓市场和企业管理,不到一年,厂子活了。其实机会总是给有心人准备的,不管别人怎么说陈明交了狗屎运还是什么运,反正陈明抓住了机会。当时苏联刚解体,因为工业失衡,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对中国的轻工产品有多少要多少,别说物美价廉的新款的旅游鞋、雪地鞋,甚至连库存了n多年的红片鞋全消化了,当年北京雅宝路的倒爷们一边数着成沓的美金一边笑话老毛子(俄罗斯人)是收垃圾的。这可不是笑话,什么没经过处理的鸡毛做填充物的臭羽绒服,表面喷漆的纸板皮鞋,狗毛的裘皮大衣等等,全要。关键俄罗斯市场容量太大了,在雅宝路造就了一大批开高档豪华轿车的倒爷。陈明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用了5年时间,又是建厂房,又是进设备,迅速扩大,由当年的100多人,150万的村办厂发展成了有员工2000多人,8000万固定资产的北苑鞋业有限公司了,公司转成集体所有,本地工人全部农转非,由农民工转成企业合同工。区长慧眼识英才,任内的成绩斐然,高升到市里了,临走时还拉着陈名的手说“老陈,咱们的大企业家,放心大胆的干,新任田区长是我多年的老部下,有什么问题直接跟他谈,实在不行就找我。”陈明那天流泪了。通红的脸上滑落的泪珠就像大苹果上的露珠一样。他流泪不仅是区长的绝对信任与强力支持,还有这么多年的辛酸和苦恼,甘苦自知。这几年由乡镇企业脱胎换骨的公司迅猛发展,背后暴露出乡镇企业走向没落的关键问题,公司的急速发展,迅速膨胀,造成公司盲目扩张,专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那些放下锄头的乡亲们毕竟能力有限,上马带兵,下马管民的人才在科技爆炸的年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一样。后来投资的几个项目,除了纸箱厂盈利外,公司投资的酒楼、香厂、箱包厂、塑料制品厂、染线厂、都是亏损的。当然,用人不利是一方面原因,无人才可用是最根本的原因。另外客观上全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太快了,原材料、水电费、员工工资成倍增长,同行竞争激烈到不比品质只拼价格的残酷程度。市场变化太快了,多年来没有自主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北京地区举步维艰,完全靠代工生产,加工费的微薄利润已经不能支撑这个迅速膨胀的肥皂泡。几年来在公司已经没有适宜土壤的宗派家族观又有所抬头,四个曾经跟随自己近10年的得力干将之间开始勾心斗角,王启明说张明江把着业务大捞特捞,进货收回扣,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公司酒楼随便签单消费,从别处找一大堆发票报销业务费;赵文良说王启明在车间看人不顺眼张口就骂,要么克扣工人工资,伙同车间主任虚报人头工资;张明江说赵文良对漂亮女员工总是色咪咪的,质量不和格就睁一眼闭一眼,还经常带一个女工去跳舞。。。。。。。到是娄军,依旧多年前的老样子,整天拿本书或杂志看鞋的流行趋势和新材料,新工艺,既没背后说别人什么,也没有别人说他有什么大问题。头顶着企业家光环的陈明对企业发展现状虽然很着急,但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他并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市场的时间周期变化造成现在的困境,只要咬紧牙关撑下去,把那些小作坊挤死一部分,转行一部分,春天就会再次来临。虽然他发现了张明江报销的一万多餐费发票中有好几张是同一家饭店的连号发票而签了不同的日期,他还是没忍心拆穿,依旧签了字允许报销;他还让会计把王启明伙同车间主任报上来的加班费和工资表按人名和金额封好工资袋,不用车间主任代领转发,而是到车间按人名一个一个发放,居然有25个人名查无此人,陈明有心追查,但是,一个月三四万,一年呢?两年呢?作为财会出身的他非常清楚,一旦查清了问题该会有多么的触目惊心,后果会多么严重。他私下对王启明大发雷霆,严重警告了他下不为例。陈明也知道赵文良的老婆已经到公司闹过两次了,说赵文良忘恩负义,骂一个女工是狐狸精。所有的,他知道的问题和不知道的漏洞,陈明都认为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小问题,全社会都是这样,只是个人的自私自利思想在作祟,不必大惊小怪,况且自己奋斗这么多年名利双收,而手下人跟自己创业打江山一直默默无闻,这种非正当手段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取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恰恰是他这种默许式的纵容,这些人所做的那些事正在不断地蚕食着这个曾经创造了神话的企业。。。。。。

“我说换个台行不行?这台现在演的是你从来不懂也不看的《食全食美》”。陈明的老伴生气了。

陈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一边看表,一边把遥控器递给老伴。

“叮铃铃”电话响了,陈明想:是谁10点多了还打电话呀。本不想接,一看来电显示是娄军的电话,就拿起来,说:“喂,娄军,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娄军说:“陈总,听说您要退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是有点不舍得。听说新经理是田区长的小舅子,公司交给他行吗?再说,您身体也挺好,到年龄不是还可以反聘吗,为什么着急让您退呀!既然他们无情无义,干脆我也辞职不干了。”电话里的娄军有点哽咽,“我不忍心看着您打下的江山就这么送给他们,我怕他就会纸上谈兵,最后公司毁在他手里。”

“好了!好了!娄军呀,我不是还没退吗?区里有区里的安排,咱们必须服从,再说,丁经理虽然是区长的亲戚,但是,举贤不避亲,人家可是首都经贸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怎么着比咱们也有水平吗!公司不是我个人的,我不能不交出来。同样,也不是交给某个人,而是交给了区里。”陈明安慰到。

“大学毕业怎么了,他从没在企业待过一天,光有书本知识怎么行呢!”

“对他要有耐心,公司是区里的,不是我们私人的,只要他是干事业的人,有这个心,即便经验上真的有所欠缺,你们也要全力辅佐他。毕竟,把公司做大,做强,与每个人的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大河没水小河还不干?好了,不早了,明天新经理就来了,我们不要对人家不相信,不接受,从心理上有抵触,毕竟都是为了公司吗!对新经理你要带头团结,多让他了解情况,尽快进入角色。好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早点睡吧。”说完,他缓缓的挂上电话若有所思,这个娄军说的对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对丁国华大撒把还真不放心,看来,自己还必须把新的总经理扶上马,再送一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