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_重回之风云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2章(2 / 2)

林海记得前世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是在八十年代初因为参加庆祝十月革命阅兵和集会时,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站了两个多小时而受了风寒,结果几天以后就去世了。可见莫斯科这时气温之低。

望着身穿薄薄制服在飕飕寒风中站立送客的空姐们,林海又犯了惜香怜玉的毛病,怀疑她们能否挺下去。

中国驻苏大使以及以副外长伊利切夫为首的苏方代表团到机场迎接了中国代表团,简单仪式过后,中国代表团就驱车前往驻苏大使馆下榻。

两个小时以后,伊利切夫前往中国大使馆拜会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并进行了简单的“工作商谈”。

当晚在苏联外交部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中方代表团的出席人数少了一人,因为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生病了”,据说几天之内都无法参加代表团的工作。

而此时的林海,已经和一名使馆翻译一起被俄方转移到了莫斯科郊区的一所豪华别墅里,正在服务员殷勤周到的服侍下尽情享用他期盼已久的由鱼子酱、熏鱼、香肠和红汤构成的俄式大餐。然后又到客厅里欣赏起精美的雕塑和宽大的壁炉来。

当泡在那个足以容纳二个人还很宽松的大浴缸中时,林海还有些恍恍惚惚的问自己道:“我这真的是来到了莫斯科吗?”

第二二九章各有资本

第二天的上午,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出现在了别墅中。

这个级别在苏联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

先前接到了驻华大使馆的密报、以及昨天晚上听了副外长伊利切夫关于与林海首度接触情况的汇报以后,苏联领导层感到了十分的惊愕。

中国政府竟然派了一个二十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来洽谈改善两国关系这一重大问题,而且还授予了全权。也就是承认他所发表的一切观点以及所达成的一切协议。这与中国领导人一向谨慎的作风大相径庭。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这个安全事务顾问仅是一个信使,最多也就是谈一下苏方的口气;再就是其一定有过人之处。

按照中方的要求,与中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进行实质性会谈的必须是有一定决定权的负责人。加之对方又是全权代表,所以葛罗米柯作为外长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理所应当对等的参加会谈。

而同是政治局委员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曾担任过苏共对外联络部部长,两个蜜月时期也多次前往过中国。更主要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对这个名叫林海的中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情况竟一无所知,对将要进行的会谈提供不了有效的帮助,不由令安德罗波夫颜面尽失。因此,他也被委派出面,以亲自近距离了解林海的情况。

不过今天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摸清中方的主要意图。

前世葛罗米柯任苏联外长长达近三十年,叱咤国际风云之久堪称奇迹。而安德罗波夫在后来担任了苏共总书记,但仅两年时间就病逝了。两位老人都可以称为非凡人物。

所以,等双方简单问候在客厅里坐下之后,林海再次道:“葛罗米柯先生,您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也是一个务实者;安德罗波夫先生,您在卫国战争时期不畏生死参加了抵抗德国侵略者的游击队。两位先生也都曾经为中苏友好做过努力。所以,在正式谈话以前请接收我作为一个晚辈对你们的真诚敬意。”

葛罗米柯满意的点头致谢后道:“林海同志,我对你给我一个务实者的评价很感兴趣。正因为如此,昨天听了伊利切夫同志的汇报、并转交了您带来的中国领导人的信件以后,我也为中国的党和政府竟授予了一个年轻的人如此大的权限而感到吃惊。虽然我们同意中国党和政府关于在不设先决条件下平等磋商两国关系的建议,但我们对于你们突然转变了态度的真实意图还不完全了解,要知道,我们以前各自的立场一直有相当大的差别,多年来很难就某一件重大事情达成共识。”

苏方的那位四十岁左右的翻译一口中国话说得很流利标准,显然是在中国住过的。

林海道:“葛罗米柯先生,其实我们之间已经有共识了。在双方关系相当恶化的情况下,您还在称我为同志。而我如果是抛开年龄的原因也愿意这样称呼您。这就说明了我们相互之间还在互相缅怀当年中苏友好的那段时光。缅怀也是一种希望。不知您和安德罗波夫先生同意我的说法吗?”

(bsp;葛罗米柯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我接受你的说法,林海同志。同时也愿意接受你这个年轻人和我对等的谈话。现在你可以向我们告知你们的真实想法了。”

林海没有急于直接回答葛罗米柯的提问,而是首先向他们讲述了中国国内由于粉碎“srb”和思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上、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还重点介绍了由于粮食增产而促成的物资流通以及轻工业方面的一系列成就。然后诙谐的道:“我们改变态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我们更讲求实际了,各个报纸的总编都觉得报纸的版面很紧张,都想登载一些更实际的内容。想来你们的总编也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为了满足总编们的要求,我就赶到这里来了。”

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在大笑中理解了林海的意思。

葛罗米柯道:“苏中关系的长期紧张状况,对双方来说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好处。所以双方恢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