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惠民三策(上)_英雄创世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四回 惠民三策(上)(2 / 2)

这一堂案子问下来,王殊对于张靖更加刮目相看,当下微微一笑,拱手拜道:“先生果然高明!楚君佩服之至!”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而已!跟楚君相比,差得远了!”张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其实,量此百里小县,所谓官司,大多不过是些寻常的民间纠纷,又有何难断!只不过,我毕竟个外人,初来乍到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若是上来就开堂问案,难免纠缠不清!所以,我特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四下走访,就是为了从乡亲们那里直接了解相关的情况!等到摸透了一切之后,再来问案,自然轻松无误了!”说着,又谓陈千、王强二人道:“咱们办事不能只靠一股热情,关键还是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这样既能事半功倍,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错失,才不会辜负乡亲们对咱们的信任哪!”

陈千、王强相互点了点头,一齐拱手拜道:“大人高见!我等受教!”张靖眼见着天色已然暗了下来,便谓二人道:“好了!你们辛苦了一天,也都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我等告退!”陈千、王强领着一众衙役拱手行了个礼,转身正要离去,却又听得张靖唤道:“等一下!老陈哪!你到账房去支些银两,分给弟兄们买酒喝!也算是小小地慰劳一下!”

“谢大人!”陈千、王强及一众衙役满心欢喜地拱手谢罢,一面欢呼而去。张靖见状,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却猛地一拍脑门,叫道:“糟了!”

“怎么了?”王殊生怕还有什么事故,当下上前问道,“什么事啊?”张靖哭丧着脸道:“他们是可以痛快地吃喝了!可咱们的晚饭还没着落呢!”王殊闻言,不解地问道:“怎么?县衙没厨子么?”

张靖耸了耸肩,说道:“有是有!可他们家那口子快生了,所以我昨天就给了他两个月的假让他在家照看着!这不,今天只顾着问案了,却把这茬儿给忘了!”

“哦!是这样!”王殊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厨下还有菜么?”张靖说道:“菜倒是有!不过,灶还冷着呢,恐怕只能现做了!”

“有菜就行!”王殊笑道,“交给我吧!很快就好!”张靖说道:“你远来是客,怎么好麻烦你亲自下厨?”

“没关系!又不是什么大事!”王殊嫣然一笑,说道,“你问了一天的案也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很快就有的吃了!”

“那就麻烦你了!”张靖笑了笑,说道,“厨房就在这后面拐个弯就是!小心一点!”

“知道了!”王殊笑着应了一声,便去到厨房忙活开来。

张靖在堂上稍稍整理了一番卷宗,也确实感觉有些疲惫,便靠在座上,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之间的张靖忽然听得耳畔传来轻柔的呼唤声,略一睁眼,却见王殊正站在身前,笑脸盈盈地说道:“先生!可以开饭了!”

“哦!好!开饭!”张靖噌地一下便站了起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丝毫不像是刚刚睡醒之人。王殊知其向来说睡就睡,说醒就醒,倒也不以为意,当下领着张靖转入后院。

“哟!这么丰盛啊?”张靖一眼瞅见院中石桌之上摆放着六菜一汤,登时俩眼放光,当下走上前去,只见那些菜肴虽然都是寻常农家材料,却也个个精致,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一见,便忍不住要流口水。张靖拿起筷子,逐一尝了一口,每尝一下,便叫一声好。待到叫完七声好,便竖起大拇指赞王殊道:“楚君的厨艺真是了得啊!我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先生谬赞了!”王殊谦笑道,“先生不嫌弃楚君手艺粗浅,就已经让楚君受宠若惊了!”

“开玩笑!这么好的手艺谁敢嫌弃谁就是天下第一蠢蛋!”张靖喝了一口汤,一面乍舌叫好,又道,“对了,楚君!以后你别老是先生先生的叫,听着多见外啊!叫我奕庭就行了!”

“是!奕庭!”王殊满心欢喜地应了一声,便招呼道,“好了!咱们赶紧吃吧!一会儿得凉了!”

“慢着!”张靖略一沉吟,说道,“难道有这么好的佳肴,若是无酒相伴,岂不是暴殄天物!你等我一下!”说着,转身跑回屋里去了。

少时,却见张靖左手拎着一个小坛子,右手拿着两只小碗,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谓王殊道:“这是前些日子在北乡帮忙通水渠的时候乡亲们送的一坛老酒!虽然算不上什么佳酿,倒也不至于入不了口!咱们就先凑合一顿吧!”说着,倒上两碗酒,递过一碗给王殊,便捧起自己的酒碗,说道:“来!为你远道辛苦,又亲自下厨做了这么一桌子好菜,我先敬你一碗!”说罢,仰面一饮而尽。

王殊微微一笑,便也一饮而尽。于是,饮酒叙谈,好不畅快。慢慢地,便逐渐谈到了此番巡检政务之事。

王殊说道:“其实家父也不相信你会玩忽职守!所以便趁着主公和军师南下巡视未回,特意将此事压了下来!派我下来表面上是例行巡检,其实主要是想让我来了解一下你究竟在玩什么名堂,也好在主公和军师回来之前将此事抹平!”

张靖闻言,呵呵一笑,反问道:“那以你今日所见,我都玩了些什么名堂呢?”王殊略一沉吟,笑道:“我觉得你花一个月的时间体察民情绝对不只是为了了断那些积压的案件而已,当中肯定别有内情!不知是否方便透露一些,也好让我回头向家父那边有个交代!”

“这个嘛……”张靖故作深沉地思量了半晌,这才笑着说道,“好吧!反正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你先让你看一眼吧!稍等片刻!”说罢,便又回屋去了。过不多时,捧来三份卷宗递给王殊,谓其道:“这就是我这一个多月的成果!你自己看吧!”王殊接过卷宗,依次翻开。

但见第一份抬头写着:“养生令”,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秋冬时令封山封水,禁猎禁渔;其二,但凡公共山林不得随意砍伐树木、开采山石,若有所需,必须经由县衙考察审核,并上缴相应树苗或款项贴补后方可开采,并规定补种的树苗十年内不得砍伐等等。

第二份为“农垦令”,大致是鼓励开垦拓荒,并由官府先期贴补部分农具、粮种,以及相应的田赋优惠政策等内容。

第三份为“通商令”,其内容是开拓市集,鼓励经商,并由官府适当调控市场,以打击囤积居奇及走私等不法行径,以及一系列对应的优惠贴补政策及相关赋税条例等等。

看罢这三份条令,王殊满脸不可思议地望着张靖,问道:“这是你想出来的?”张靖不无得意地说道:“那还用说!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你是个天才!”王殊满心赞赏地点了点头,叹道,“这三条法令如果真能长期贯彻施行的话,绝对能够繁荣地方,惠泽百姓!一旦地方上繁荣起来,便能够大大地加强我军的实力!对于将来的战事,也必将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助力!”转念又一思量,谓张靖道:“只是,这三条法令所涉及的变革内容不在少数,我担心是否能够顺利地推行下去!”

“自古以来的变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阻力和障碍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咱们有没有信心和魄力去克服,以及是否能掌握相对合适的方法!”张靖略一思量,说道,“别的地方我不敢保证!但是在西阳县,我认为问题不大!此处民风淳朴,我这一个月下来早就和乡民们打成了一片,他们对我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再加上今天一口气断了积压了上百天的讼案,恐怕这会儿在西阳县没有人不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所谓打铁趁热,就借着这把火我再加上一把劲,晓之以理,明之以事,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就算还有些许人一时半会儿不理解,但我相信只要能让乡亲们切实从中得到实惠,到时候这些人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王殊听罢张靖这一番论述,不禁点了点头,她当然明白人都有从众心理,只要大多数人能够接受,剩下的少数人也就不成问题了。况且这三条法令只要在推行的过程中不出现人为的偏差,对于各方面而言都是绝对的有利无害,因此她也真心希望能够顺利推行下去,便问张靖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推行?”

“刚才不是说了打铁趁热么?”张靖笑道,“明天我就让人把全县有名望的乡绅,还有各乡各村的里正、保长都请来,把情况向他们详细说明白!再通过他们传达给乡亲们!你觉得怎么样?”

“嗯!由这些人出面讲解,倒是比县衙直接传达效果要好得多!”王殊说着端起酒来,笑谓张靖道,“那就借这碗酒预祝你成功!”

“不是我!”张靖冲其摇了摇手指头,笑道,“是我们!”王殊闻言,当下会心一笑。二人举碗相碰,一饮而尽。

而后,继续叙谈畅聊,直至夜深方才各自回屋安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