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十月末,张擎结束了两个月的南巡,带着宇文寒涛、张逍二人回到了江陵。在听王朋汇报完这两个月荆北的各项公务情况之后,张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嗯!不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荆北的发展又更上一层楼啊!真是辛苦子明先生了!”
“主公过奖了!这是属下分内之事!”王朋呵呵一笑,拱手谢礼,却又听得张擎说道:“对了!奕庭去了西阳县两个多月了,可有他的情况啊?”王朋赶忙拱手长鞠一躬,拜道:“请主公恕罪!”
“嗯?”张擎闻言,不明就里地问道,“你犯了什么罪啊?”王朋答道:“属下之罪往小了说,叫作隐瞒不报!往大了讲,可以算玩忽职守!”
“有这么严重么?”张擎看了看一旁的宇文寒涛,见其不置可否地低下头去,显然也没有搞清楚状况,便谓王朋道,“你且说来听听!稍后再行论罪不迟!”
王朋说道:“是这么回事!九月初,有西阳县乡绅数人前来江陵府衙递状子,状告奕庭上任一个月绝口不问县中任何事务,一应官司讼案也积压不审!当时主公尚在南巡,而孔明又告假未回,所以属下便自作主张将此事给压了下来!”
“什么?”张擎闻言,险些被茶水呛死,连咳了几声这才缓过劲来,放下手中茶碗,说道,“这小子又在玩什么名堂?怎么无箴一不在,他那根弦就紧不起来啊!”
“主公息怒!”宇文寒涛从旁劝慰道,“且听子明贤弟把话说完!我想他是不会放任不管的!”张擎叹了口气,便问王朋道:“子明先生可曾处理此事?”
王朋说道:“属下知道奕庭为人虽然懒散,却也并非不识大体之人!他这么做,想来必有缘由!因此,属下便派楚君前去西阳县巡检政务!昨日接到楚君的回报,原来奕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各乡各村,为的是体察民情,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待到一切均在掌握之中,这才开堂问案!结果,只花了不到一天的工夫,便将百余日的公务和讼案统统给断了个清楚明了,并无丝毫偏差!如今西阳县的百姓对于这位县令大人,那是交口称赞得很呢!”
“好啊!”张擎闻言,不禁拍手赞道,“我就知道,这小子绝对不会让我失望!行!做的漂亮!”宇文寒涛从旁笑道:“如此说来,子明贤弟暂时压下此事,非但无罪,反倒有功啊!主公,您说是么?”
张擎笑道:“不错!是有功!记下!我要好好犒赏!”王朋呵呵一笑,说道:“犒赏属下一事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这事儿还没完呢!”张擎想来张靖非常之举肯定不止如此,便赶忙追问道:“还有什么情况?快说!”
“令西阳县百姓交口称赞的除了断案如神之外,还有奕庭新近推行的三条法令!”王朋说着,一面自怀中出去两封书简,一左一右呈递上前,说道,“楚君一并报了上来!属下一早誊抄了两份,请主公和军师过目!”
张擎接过书简一看,直惊得目瞪口呆,满脸不可思议地问王朋道:“这……这是奕庭想出来的?”王朋呵呵一笑,说道:“楚君是这么说的!这丫头,不想说大话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说的!”
“倘若果真如此,那咱们可就太低估奕庭了!”看罢书简上的三条法令,宇文寒涛也不住地连连乍舌,一面谓张擎道,“主公!请容许我收回先前所说的话!这小子不是良才,简直就是个奇才!”
“是啊!”张擎一字一句地看着那三条法令,不住地点着头,说道,“这三条法令看似简单,但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让我想上一年,也未必能考虑得如此周全哪!”
“不错!这三条法令虽然短时间之内未必能收获什么效果,但若是能够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那所带来的实惠将是无可计量的!”宇文寒涛略一思量,谓张擎道,“主公!我有一个想法!”
“不用说!我来猜猜看!”张擎摆了摆手,略一沉吟,说道,“军师是打算将这三条法令在各地进行全面推广?”
“正是此意!”宇文寒涛说道,“这三条法令所能够带来的长远利益实在相当的巨大!若是能够在整个荆州推广施行的话,假以时日,必定能够给百姓带去极大的实惠!尤其是第二条‘农垦令’,不但有利于激发本地乡民进行拓荒,甚至还能吸引外地的流民!有了他们的加入,便能够充实地方民力,从而进一步带动地方的繁荣和发展!只要地方上繁荣起来,我军的实力也必将大大增强!对于今后的战事,也将是极为有力的基石与后盾!”
“嗯!军师言之有理!”张擎听了宇文寒涛一番论述,心中也不禁燃起一团烈火,当下点头应道,“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还等什么,就尽快落实吧!”
“主公!关于此事,属下尚有一言!”王朋拱手拜道,“昨日,属下刚收到这三条法令之时,也曾经仔细考虑过全面推行之事!属下认为,奕庭制定这三条法令的最初依据乃是西阳县的民情,如果要在荆州各地进行全面推广施行的话,各地民情不同,难免会有所偏差!因此属下认为,各地在推行之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民情加以适当的调整,以便制定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决不能生搬硬套,闭着眼睛瞎干!否则的话,只怕反而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嗯!子明先生言之有理!”张擎闻言,细细思量一番,点头应道,“这么好的法令如果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而偏离主旨,以至于适得其反,而白白地损耗民力物力的话,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宇文寒涛略一沉吟,谓张擎道:“主公!属下认为应当尽快召集各郡主官以及相应从事人等前来江陵,一同会商此事!以便尽快推行落实!”
张擎不假思索地应道:“军师的主意不错!像这样能够切实惠泽百姓的条令政策,决不能马虎行事,一定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转念又道:“不过,咱们是不是该给这三条法令取个整体性的名称,也好方便日后推广啊?”
王朋呵呵一笑,说道:“既然主公都说这三条法令能够惠泽百姓,依我看就叫作‘惠民三策’好了!”
“‘惠民三策’?”张擎拍手叫好道,“好!就叫‘惠民三策’!”宇文寒涛也一面捋着胡须,与王朋相视而笑。
====================================================================================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中旬,经过半个多月的筹划和准备之后,“惠民三策”终于在荆州各地逐步推行起来。虽然,在刚开始施行的时候难免有些阻碍和困难,但荆州军民上下齐心,一一予以克服。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惠民三策”的深入推行,荆州百姓也切实享受到了莫大的实惠。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流民涌入荆州,从而大大地充实了荆州的民力。结果正如宇文寒涛所预料的那样,在地方上飞速发展和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为张擎日后的基业建立起了极其稳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