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未央》断断续续地看过,小说的情节也是略知一二,有关《新月格格》又是无关新月的故事。然而,对于《新月格格》九金却没有什么过多的印象,记忆中仅有新月初到努达海府外,一身白衣,美的不可方物。于是,趁着过年这闲散的日子,把手头的算不清的所得税放下,从头来看《月未央》。
第一卷《沧海遗珠》
「月与海」
沧-海-月-媛,作者的名字就已将月与海深深的羁绊——月与海的灵犀,遥不可及,不离不弃。实在是佩服作者对于文字的遣驭,看完故事后才猛然发现,作者早就在文章一开始就将未央与努达海的故事定下了基调——“遥不可及,不离不弃。”
「十五日」
未央许了自己十五日——去看海。日子算的清清楚楚,八月初三,那日,未央十八岁。然而,行未远,偶遇二人,一人鲁莽憨厚,一人沉稳内敛。努-达-海,十九岁,双目失明。最初的相遇,倒数离别。一开始的不忍到医者心到最后的不舍,一日一日,临近八月初三。驱蛇毒,治眼疾,是夜讲着《西游记》,未央与努达海,相知相识。
七月二十二,努达海小心地问:“呃,未央。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下一句是什么?我记不清楚了。”
七月二十三,未央在努达海耳边轻柔地说::“努达海,我爱你。”
七月二十四,努达海哑声道:“你才是我真正的奇迹,未央。”
七月二十五,“努达海……”我舍不得你。话在口边,不能言。
七月二十六,未央在菩萨面前祈愿:“只要努达海能尽快复明,何等病痛未央都心甘情愿,绝无怨尤。”
日子乱了,由不得未央,头痛已越来越剧烈,不分昼夜。想到了离开的法子,似幻如梦的说辞:我是在南海观音菩萨身边的小童,思凡下界,游历人间。菩萨要罚我,于是才惹出头痛的毛病,催我回去……
八月初三,愿随月华流照君,再也找不出比这个章节题目再恰当的文字了,伊人不见,新月如钩。
「咫尺天涯」
九金在想,末了的几日,努达海知道未央就在身边吗?如此的人儿在指尖勾画她的眉目容貌,真真切切,却不忍想她是真的离开。风声中未央的话语如灵犀般在耳边轻唤,纵马咫尺,那初识的茅草屋,依稀可见,却终于毅然调转马头,心底最伤情的呐喊:未央,未央,未央……
「不能言」
未央说:“努达海,我爱你。”然而,我舍不得你,这几个字却不能说,十五日,未央未见大海,却有了整片海。舍不得,不能言。明知终日将近,许他爱,不忍见他伤别离,决然离开;舍不得,心不能离,在他身侧,看他入眼,满眼伤痛,不能言。
「温布哈」
通篇三个人物,温布哈这个鲁莽大汉在九金看来也是月媛成功塑造的角色,和未央吵吵闹闹的日子让整个悲剧的氛围缓解了不少。未央生命中最后十五日里的那个鲁莽男子,叫着她“小白痴”,在斗嘴不赢时会急的面红耳赤,在未央昏迷之时,亦同努达海一般焦急地唤她醒来。九金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将这个男子初见未央的惊艳于美貌到相处时日里点滴爱恋增长的心情自行描绘,当他看着远方,淡淡的问未央:“你喜欢努达海?是不是?”此时,温布哈是真的爱上未央了。他爱未央,自看到未央的第一眼,用眼看的未必不是爱,谁又知这个憨厚的男子是以怎样心情将昏迷的未央寻回,带着她,守在努达海身侧,送她入海。或许,温布哈此后的日子里午夜梦回,都会有未央在茅草屋前一脸怒嗔:“白痴!谁准你带努达海回来?”如此心痛。
「伏笔」
月媛的文字细细密密,丝丝入扣,将开篇的故事编下了诸多伏笔,读着读着连九金这样没有仔细看过《新月格格》的人都忍不住要赞叹一番,月牙儿的项链,梦中叼走努达海的大雁(雁姬),和碌儿的二十年之约,还有末尾新月将至,未央向的祈愿:新月,请代我照亮努达海的眼睛,温暖他的心灵吧!字里行间都将下卷的故事已安排的妥贴。
「文笔」
文笔啊,那个真是没得说!呵呵,月媛此文真是用心来写,点滴心血就在文字间显见,从诗词到西游记到药方,一点一滴想必搜罗了不少资料,写得真切,末了还不过瘾竟自己写起诗句来,看得九金都分不清哪里是引用哪里是原创了,总见有人写古文缺少着那么些古色古香的韵味,而月媛的行文就不觉着突兀,文笔功力自文字中凸现,相信是有着不少积累,才能如此。
「喜欢的」
喜欢居云寺里“一花一世界”的意境。有未央的十五天,在努达海十九岁那年,双眼失明,最终的最终仍未能得见未央,仿若南柯一梦,然后又如何呢,看不见,指尖描绘那人的容貌,记刻于心底;心,仍然可以感知,月与海的灵犀。
愿随月华流照君,这一章是九金的最爱,第一卷看完,脑海中仍留有海天明月,两个男子伫立独思,纵马奔腾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