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为首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闭目养神。想来便是兼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执掌全国兵马的右相刘孝孙大人。作为圣武帝时期的“七柱国”之一,自田文归隐后,刘孝孙是朝中硕果仅存的一位。
刘孝孙的下首,坐的是一名身着宽袖长袍武将朝服,年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面相倒和清雅,如果不是穿着武将服,高适倒以为他是个士人。
那人似乎发现高适正在看着自己,猛然回过头来。
高适吓了一跳,那眼神犀利地足以洞穿人的肺腑,凛凛然,有杀气。
如果没有猜错,他应该是高唐国的第一猛将,五军都督府副都督,外号“塞上苍龙”的冠军侯卢藏用。
冠军侯成名于高唐历320年,武圣帝32年。那年秋天北地拔都七部族聚集十万铁骑南下,武圣帝下令讨伐。然而帝国却五战五败,连丢三城。武帝大怒,启用时年只有二十二岁的卢藏用为左路军统帅。卢藏用走马上任,连胜十五仗,不但扭转战局,更夺回了北部三城。后又转战五百余里,斩敌无计。那一场战争,连草原上的“黄金狮子”也速该也被斩首。
高适低眉避过他的眼睛,向作首望去,见文信侯李绩对自己微笑地点了头。这让他的忐忑的心情,稍微安静了一些。
“高卿,三十万秦军自南面突袭西关,此信是否属实。”等高适落座后,那虚无缥缈的声音又响起。
高适心中一阵难受,陛下不说西关军全军覆没,却问秦军背袭的事情。
高适跪下道:“千真万确,末将敢以项上人头保证。”
纱幔后那人淡淡道:“果然如此,兵部的奏章未免疏忽。”
李绩下首的兵部尚书宋务光,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下:“臣万死,臣死罪!”他哪里知道这么多。五百里加急语不详焉,只说秦军入侵,西关军全军覆没,武平一战死。事态紧急,他略一整理就送入宫中,哪里会多加揣测。
那人淡淡道:“起来吧!”又问高适:“那么就请高卿,详细说说陇州之战,一点也不要遗漏。”
都说皇家天威难犯。可是纱幔后的陛下,为何语气却如此平易近人,没有半点帝王之威。可若说陛下平易近人,为何在座众臣始终如履薄冰?庙堂之事,果然不是自己这么一个小小军汉可以测度的。
“是,陛下!”高适收拾了一下心神,回忆了起来。他的口才倒是非凡:
“十月五日,秦国派兵十万在西关邀战。因为每年秋冬之际总是如此,所以照惯例,武将军闭关不出。十月七日,梓潼忽然传来被数万贼兵围困的消息。将军虽然怀疑,因为从未听说陇州出现个贼兵,但梓潼历来是西关军、陇右军,陇左军三大府军的屯粮处,又不得不救,倘若被贼兵占领,三军过冬都成问题。于是,将军命耿将军领军三万前去平叛。
三日后耿将军平叛归来。守门士卒见是耿将军领头,深信不疑,于是打开城门,岂知耿将早已变节投敌,三万西关军早已在梓潼全军覆没,进入西关的不过是秦军乔装。
在占领城门之后,埋伏在暗处的秦军,便大举涌入西关。与此同时,关外的秦军也发起了大举攻城。内外夹击之下,众将士力战一日一夜,苦守不住,西关城破。将军在万军之中摘下耿人头,最后力竭,战死城头……”
虽然高适了了数语,但是众人却听着心惊胆颤,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呢?
“想不到武将军最终是这样一个下场。”纱幔后的那人浅浅一叹。
沉默一会,又问道:“那高卿是这么回来的?”
“禀陛下。城破那夜,将军命臣率残部突围。臣不敢抗命,只得一路向东,日夜不停向帝都方向而来。只是三百兄弟,折损近半,目前只剩百余。”
众人沉默不语,从万军之中突围而出,能剩半数,已算侥幸。但凡见过秦军铁骑的人,都明白要想在他们的追击下活命,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那么,就高卿亲眼所见,梓潼方向过来秦军当有多少人。”
“臣不敢妄言,但武将军称当有二十万。再加上关外的十万,参与陇州大战的秦军总计为三十万。”
“三十万?”有人沉不住,惊呼了出来。三十万秦军盘踞陇州什么概念。那意味他们有可能直扑琅琊城。
当所有人惊魂不定的时候,纱幔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高卿,你先下去吧!”依旧飘渺无定,不可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