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鱼龙斗_春秋捭阖录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19章】鱼龙斗(1 / 2)

【第019章】鱼龙斗

临安南倚凤凰山,西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宫殿独占南部凤凰山,整座城市街区在北,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

北市之中,若论娱乐场所,众安桥首屈一指,不但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还有遍地风月。宋人称其为“北瓦”或者“瓦子”。之所以取名“瓦子”,盖因来往的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

北瓦有十三座青楼,当地人称“十三勾栏”。

当高适带着留守在国使馆的三营、四营将士,赶到“北瓦”的时候,街中已乱成一团。想来青楼地方狭小,打起来不够过瘾,索性到街道中,放开手脚大战一场。也亏得双方都是来寻欢作乐,不然武器,不然只怕早已横尸遍地。

“将军怎么办,要不要上去帮忙?”杨贲问道。

高适狠狠瞪了他一眼。

抬眼望去,现在打得一塌糊涂,双方都红了眼。乱战之中,连几个围观,来不及逃走的路人也惨遭横祸。

虽说,折冲营只有区区两百余人,对方却有四五百人,人数差距颇大。但是西关军的余孽们,那个不是乱战高手,而神策军九卫驻守帝都,闲来喝酒滋事也是家常便饭,上战场或许不行,打群架却是个顶个高手。于是,这一番乱战,倒也斗得旗鼓相当。

乱站之中,以韩擒虎的表现最为扎眼。虽然没有带着他拿笨重的大枪,但是那一对比石头还硬的铁拳,也足够让受的。只见他口中呼呼喝喝,揍得围攻他的十余人,抱头鼠窜。而若论猥琐,则首推李逢吉,也不知道他怎么爬上沿街民房的屋顶,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摞石砖,正抄着砖石,可劲往下砸,一砸一个准,真不辜负神射的威名,弄得苦主破口大骂,可偏偏无可奈何。

至于始作俑者,李群玉,手中正抄着一张不知从哪个青楼中,顺手带出的楠木雕花木凳,对着人群乱砸。口中还不忘大声呼喝:“给我打,放开了打!”他倒是狠辣,出手不留余地,见一个撂倒一个。

“高将军,再这么打下去,非要出大事了。”三营百夫长武元衡,忍不住提醒道。

然而高适的回答,却让武元衡跌破了眼睛。

“再让他们打一会。”高适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什么?”武元衡惊声道,以为自己听错。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里是宋国的国都,折冲营就算再怎么生猛,也要给对方留点薄面。也不知韩大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这样的人来全权处理这件事情。

高适诡异地笑了笑,淡淡道:“如果武将军想上去帮把手,高适也只当不知。”

武元衡和四营百夫长段弘古对望了一眼,怔怔看这高适,不知在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可在一边听着的杨贲马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起来:“将军,真的吗,那我可上去了啊……”

高适回头瞪了他一眼,道:“谁叫你上去了,你还有其他事情。”

顿了顿,“你速去殿前司击鼓,就说帝国使团在北瓦观瞻,遇到身份不明的暴民袭击。”

殿前司,全名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使司,合称“三衙”,构成宋国的禁卫军,直属宋天子统帅,地位上略同帝国的神策军。只是人数上比神策军庞大了不少,宋国号称带甲百万,而“三衙”的禁卫军就足足占了八十万。这就是强干弱枝,中央集权的结果。

杨贲、武元衡和段弘古闻声,惊得嘴巴都合不拢。这叫什么上司啊!

见杨贲一副傻头傻脑的样子,高适喝道:“还不快去!”

“得令!”杨贲大笑着,快马扬鞭而去。

高适把头转向武元衡和段弘古,问道:“武将军,段将军,倘若营中兄弟遭遇埋伏,你们会怎么办。”

段弘古道:“倾力相救!”

“倘若营中兄弟,受人欺辱,你们又会怎么办?”

武元衡白了白眼,不屑道:“那还用说,带起人马,找回场子……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高适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二位将军为何还动手呢?难道二位将军不认为,此时正是扬我大唐军威的最佳时刻吗?”

“得令!”

武元衡和段弘古就算再傻,也明白高适的意思。怪叫一声,忙招呼着麾下的兄弟下马,带头冲入街道。他们等这句话,等很久了。这时,身后又传来高适的声音。

“还有大事要办,手下留几分力道,切记不要弄出人命。”

“明白,将军!”武元衡回身笑答。他突然间觉得其实这个年轻的上司并不像死党李群玉说得那么可憎。至少今夜,他有点可爱。

战局顿时一面倾倒。

高适站在场外。这种如同混混斗殴一样的乱战,让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他突然想起了张良臣,也许只有他那样的绝世刀客,才能让自己跃跃欲试。

可是,张良臣怎么会知道“弱水之刀”的境界呢,这始终让他想不明白。

“师傅名满天下,纵意江湖,平生经历大小不下数百战,知道弱水之刀,也不足为奇。”高适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可隐隐之间又觉得说不通。“弱水之刀”是一种奇怪的刀法,它固然追求力道、速度、技巧,但更注重心境的磨练。心境是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如果不是对“弱水之刀”熟之又熟,试问天下谁能凭借一双肉眼,看出一个人心境高下。

地下沉闷地震动起来,马蹄声骤然从远处响起,就如同千军万马杀将过来。该是闻风而来的宋国禁卫军,不知是“三衙”中哪一支。他们反应速度倒是不慢。

其实高适如此纵容折冲营,倒不是血勇的鲁莽举措。虽说眼下帝国和宋国的关系如剑拔弩张,但远来是客,即便折冲营举措有所不当,宋国也不好求全责备,只能打落牙齿带血吞。而一味避让求全,反倒可能让宋国小瞧了,觉得帝国心虚,不敢相战。

从国使馆出发,韩愈什么都没有说,只交代了五个字,“军威不可堕!”

……

“是殿前司的杨家军,兄弟们扯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日方长,以后再来寻这帮北方蛮子的晦气……”混乱中,不知是谁大叫了起来。

可这一场乱战,他们之中的大半都被打趴在地下,能站着都没几个,何况逃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