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感通寺中听缘由(下)_玄门剑光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一章 感通寺中听缘由(下)(1 / 1)

八天之前,感通寺上下正在准备法会事宜,广荣方丈在禅房中静坐参禅。

这时一个小沙弥前来报告说阿吒力教派人前来下战书,广荣方丈当然对此十分重视,便亲自接见了阿吒力教的使者。

那使者是董齐真三儿子董杰,态度十分和善,在广荣方丈面前礼数周全,两人的交谈也十分平常,虽是来下战书的,却像是访友一般。

对此广荣方丈十分高兴,因为他将此作为与阿吒力教和解的信号。

董杰离去后,广荣方丈在与弟子在交流中流露出这个意愿:也许这次战斗结束之后,就是双方和解之时。

没想到,当晚广荣方丈静坐时突然吐出一口黑血,他为自己诊脉,结果发现一种剧毒已经无声无息中侵入骨髓!

他立刻召集了点仓派高层,众僧人想尽一切办法解毒,广荣方丈本身就医道高手,可惜无论众僧人怎么看,都看不出毒药的路数,用了各种解毒灵丹都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从事情经过看来,众僧肯定是阿吒力教的使者下的毒,当时群情激奋,众弟子要下山找阿吒力教讨要解药。

广荣却抬起手,阻止道:“都回来!不要去。这毒厉害,我已经毒入骨髓,脏腑坏死,哪怕有解药也没救了。”他喘了两口气,又道,“阿吒力教既然做出这等事情,又怎会没有准备,我这身子不过是一具皮囊,毁了就毁了。如果因此而害了你们性命,那么我死也不会安宁!”

有弟子问:“方丈,阿吒力的战书该怎么办,他们还是会打上山来啊!”

长老广宁禅师当时也在场,对那弟子道:“别担心,虽然方丈无法出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在,也不会让阿吒力教的人伤到你们。”

广荣摇头道:“不可,你们如果和阿吒力教的人交手起来,无法在不伤到他们的情况下解决战斗,战斗会越打越大,仇恨会越积越深。你们要去崇圣寺中暂避,虽然肉身坏死,我用瑜珈功还能维持几天,待会儿我写一封信,你们交给崇圣寺方丈一缘禅师,他应该能镇住阿吒力教的那些人。我要留在这里,董齐真一个嗔念发展到今天,居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一定要解释清楚!”

崇圣寺是大理皇家寺庙,几位大理皇帝都在那里出过家,虽然不在修行界之中,但在大理境内无论是何门何派都会给些面子,哪怕旁门也是如此。崇圣寺也在阿吒力教体系内,却与董齐真无关,并没有加入和点仓派的对峙。

点仓派另一位长老广明禅师道:“住持师兄,这次我们占理,又何必怕他们!而且你受人暗算而坏了肉身,在佛门中也是一件大事,我们可以广发帖子,邀请中原佛门高僧过来,向阿吒力教讨个公道!”

广荣禅师慈悲为怀,阻止道:“广明师弟,更不可如此,董家的人我很了解,他们全家都是一股暴烈的性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旦邀请中原高僧前来,势必造成一场云南境内空前的大战,恐怕最后伤亡惨重,仇恨会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阿吒力教在云南根基深厚,只要云南白族还在,就不会消亡,而且云南境内旁门左道之辈极多,都与中原门派有仇。阿吒力教与旁门联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整个云南修行界,一旦开战,从此云南修行界和中原修行界就……咳……”

广荣吐出一口黑血,又道:“此事本由一个误会产生,不要再让这个误会造成更广泛的流血了!这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将问题放大,非我所愿!”

广明见了广荣方丈的样子心中悲戚,大呼道:“难道就任由这些人使出如此卑鄙手段对付我派不成?”

“且让我做最后的努力,试着劝说董齐真回头吧!如果他还是不听,执意要血洗我点仓派,那么我留下一封书信,写明前因后果,你们到时可带上少林寺,让大愚方丈定夺。”广荣又开始咳嗽,吐出几口黑血。

……

禅房中,广宁对杨鹤说道:“接下来几天,住持师兄因为用瑜珈功封闭全身生机,肉身僵坐,心神陷入死寂,以节省剩下不多的生命,嘱咐我们要和董齐真面对面时再将他唤醒,我等屡次邀请董齐真上山解清误会,董齐真却不来。后来我们又抬着住持师兄去洱海边上的天佑寺见董齐真,差点在门口打起来,天佑寺是董家大本营,那里有董家数代加持的法术护佑,我们无法进入。直到昨天早晨师兄油尽灯枯,终于圆寂了。”

杨鹤听广宁把事情经过讲完,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问道:“广宁大师,照理来说,以广荣方丈的修为,可以用他心通照知董杰的心思,又怎会被暗算呢?”

广宁皱眉道:“此事我们师兄弟们也很疑惑,那董杰的修为一般,他能暗算主持师兄实在是出乎点仓派上下所有人的预料。我们也曾想过原因,只是他心通是神通,与一般法术不同,以住持师兄的修为来看,哪怕修为再高的高手也无法屏蔽住持师兄的他心通,而其他的手段我们也想不出来了,只能认为是方丈故意不用他心通探测董杰的内心。”

杨鹤心中唏嘘不已,道:“广荣方丈对董齐真和董家可说是仁至义尽了,实在令人佩服。不知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广宁却不想杨鹤来趟这趟浑水,劝道:“杨施主,这次的事情根本与你无关,何必为此自寻烦恼,惹上那董家人。住持师兄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本寺年轻弟子大多去了崇圣寺避难,这里剩下的在为住持超度之后,也会撤离这里,去少林求援的人已经出发。明天阿吒力教的人过来,只会见到一个空寺庙而已。杨施主还是听我一声劝,远离此处是非吧。”

杨鹤听了没办法,既然事主都这么说,他又有什么立场反对呢?只能说:“这……既然如此,我便在大理城中等消息,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吩咐一声。”

他起身时突然想到广荣禅师如此牺牲,不能不去瞻仰一下,便道:“在走之前,不知能否让我瞻仰一下广荣禅师的遗容?”

广宁也起身道:“当然可以,请杨施主跟我来。”

两人走过两条走廊,来到方丈室,此时方丈圆寂还不到十二个时辰,根据佛门规矩还不能移动遗体,众僧人只在他遗体周围念经。

杨鹤到来并没有给众僧带来任何影响,庄严的念经声使方丈室中添上了神圣的气氛,这些高僧们都是带有修为的,大多在杨鹤之上。

广荣禅师的遗体已经变得十分消瘦,全身发黑,却在云床上闭目端坐,脸上带着一丝遗憾的表情。

杨鹤敬立在一旁,恭送广荣禅师上路,直到法事结束。

广荣禅师圆寂后十二个时辰整,众僧将广荣禅师遗体放入一个大缸中,仍然摆成端坐的姿势,盖上缸盖抬了出去,不知要埋到哪里。

房中留下的僧人们虽然没和杨鹤交谈过,但都能感觉到杨鹤的恭敬之意,都露出友善的笑容,一位老僧人走上前来,看见杨鹤背后的上清剑,合十道:“贫僧广明,贵客可是灵宝派的弟子?果然修为深湛,老和尚自问天眼通修得不差,居然看不出你的修为来。”

杨鹤听了汗颜道:“在下杨鹤的确是灵宝派弟子,掩盖修为不过是小道而已,在诸位高僧面前不值一提,在广荣禅师的大慈悲面前更是不值一提了。”

众僧合掌道:“阿弥陀佛!”

杨鹤见了众僧送别广荣禅师,心中颇有感慨,道:“今日得以送广荣禅师一段路,听他事迹,已经不枉我上山一次。我还是这句话,如果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广明禅师回答:“想必广宁师弟已经和你说过了本派和阿吒力教的恩怨始末,杨施主也该明白我们的想法。师兄遗愿,不得不尊,能不开战端就不开。哪怕他们硬要动手,也当由我点仓派自己解决,杨施主好意,我们只能心领了。”

广宁禅师从人群中走出来,道:“杨施主,我们现在就要动身去崇圣寺,杨施主也尽早下山去吧,我叫本初送你。”

广宁不想再让杨鹤继续来趟这趟浑水,所以虽然双方都是去大理城,却不让杨鹤和他们一起走,就是怕万一路上再起事端,会把杨鹤卷进来。

杨鹤见这群高僧心意已定,躬身道:“既然如此,我便祝愿诸位可以圆满化解此事,在下告退。”

众僧再道:“阿弥陀佛!”

本初小沙弥走过来,在杨鹤前面带路。

两人一路走到寺门口,本初突然叫道:“我不服!”

杨鹤看向他,本初道:“对不起,杨……杨……”他想不出该叫啥。叫施主?他辈分小,用和长老一样的称呼他叫不出口。叫杨兄?那更不行。叫先生?杨鹤的年纪还轻,哪怕用幻术变成二十四岁样子,也没到叫先生的年纪。

杨鹤看出他的窘迫,便道:“没关系,叫我杨鹤吧,我从小就是这个名字,叫这个绝对不会错的。”

本初有些腼腆,支吾了一会儿道:“还是叫杨大哥吧,杨大哥,你说我们为什么受了委屈还要后退,又不是打不过他们,师父师叔师伯他们为什么不给方丈讨公道?”说这话的时候,他双手捏得紧紧的,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杨鹤,等待杨鹤的回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呀……

杨鹤心中毫无疑问地认为该为广荣方丈讨个公道,去和董家人斗法一场,轰杀他们几个高手为广荣方丈报仇。但是广荣方丈要以大慈悲之心化解这段由误会引发的争战,也是值得尊重的想法。

两种方法都没错,都是有理有据的,可是该如何向本初解释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