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令人忧虑的海域_帝国魔法师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令人忧虑的海域(1 / 1)

伦敦,白厅,英国海军部官邸,1943年3月15日。

尽管第一海军大臣在过去的80年里已经更换了不下20人,但海军部依旧维持着1863年以来一贯的维多利亚式的装饰风格,甚至连那张代表着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最高权力的黑色橡木办公桌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一支粗大的雪茄烟斜架在烟缸上,长长的烟灰悬在烟缸的上面,随时都会跌落下来。终于,一只肥胖的手伸了过来,捏起雪茄的后半段,轻轻弹了一下,灰白色的烟灰应声而落。

“庞德爵士,您对这份报告有什么看法?”

温斯顿.丘吉尔挪动了一下硕大的身躯,放下手中的一叠文件,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语气沉重地问道。

第一海军大臣多德雷.庞德爵士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首相,语气沉重地说道:

“首相阁下,我不得不承认,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以继续的话,那么要不了半年,无劳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我们将不战而亡!”

丘吉尔微微叹了口气,没有作声。他知道庞德爵士的断言是有道理的,从刚才他阅读的那份最新的击沉报告来看,德国人确实正在收紧套在不列颠帝国脖子上的绞索。

在3月的头两个星期里,德国潜艇已经在北大西洋海域击沉了50艘商船,总吨位超过了33万吨,其中包括15艘大型油轮。如果以这样的击沉速度计算,德国u艇在整个3月的击沉吨位将达到60万吨;如果以这样的击沉速度计算,在未来六个月里,德国潜艇的击沉战绩将达到三百六十万吨!而即使加上美国船厂的生产,英美两国在未来半年内能够下水的所有商船吨位也不会超过两百八十万吨。这就意味着,盟国将没有足够的新船来补充被击沉的商船,而这也必将导致一个唯一的结果――英国的供应被切断。

但是丘吉尔不愿意在海军部长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沮丧,作为一名号召全英国“献出自己的鲜血、汗水和眼泪”的战时首相,他不能在自己这位最重要的下属面前表露出自己对未来的担心。

“我觉得您对前景的预测过于悲观了,爵士。”首相沉默了片刻说道,“虽然德国人最近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总得来说他们还远没有达到击败我们的时候。最近的两周敌人之所以会比以往击沉更多的商船,那是因为他们在短期内加强了北大西洋海域的潜艇力量。但是,毫无疑问,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以德国目前的实力是不足以维持这种态势的。他们的潜艇总要回去补给,但是他们却没有那么多的潜艇来进行补充,除非他们能够彻底放弃地中海和美洲海域。”

“不,他们不会放弃地中海的,也不会放弃美洲,德国人在那儿尝到了甜头,不会轻易放弃的,更何况那儿是大部分油轮的出发地。”庞德上将显然同意首相的判断,但是他随即又补充道:“尽管如此,我还是为北大西洋的局势感到担忧,我觉得如果目前的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放弃护航船队的方式,改为单船独自分散航行了。”

“单船独自航行?”丘吉尔有些诧异地说道,“不,那绝对不行!您难道没有注意到德国潜艇在对付单船时高得令人无法忍受的击沉率吗?”

丘吉尔是对的,相对护航力量日益强大的护航船队来说,德国u艇更希望攻击那些孤零零地单独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商船。早在1940年的时候,那时候英国的护航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德国潜艇便如同四处出击的野狼一样,可以毫不费力地击沉一艘又一艘单独行驶在海上的盟国商船,很多艇长的骑士十字勋章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赢得的。

庞德上将当然也知道德国潜艇在对付单船时的优势,但是假如目前这种护航体制仍旧不能保证大西洋上的通行安全的话,那么这种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运输方式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了。如果放弃目前的护航体制,皇家海军就可以腾出更多的驱逐舰用来搜索重要的海域,为重要的船只提供重点护航,那样的话,也不会为反潜舰只的缺少而烦恼了。

“护航体制必须维持下去,”首相依旧坚定地说道,“相信我,爵士,这是我们唯一可行的方法!”

“但是目前的形势――”

“请不要被这短暂的困难时期所吓倒,海军大臣阁下!”首相有些不耐烦了,“您必须看到,我们的实力在不断增强,而敌人则相反,他们越来越多的潜艇被击沉,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时间的推进,敌人终将被彻底打垮!”

庞德上将抬眼看了看面露愠色的首相,无奈地说道:“但愿如此。”

。。。。。。。。。。。。。。。。。。。。。。。。。。

柏林,达勒姆城郊的一所豪华别墅。

一场规模不大的晚会正在举行,出席晚会的都是柏林上流社会的人物,其中大多数是德国海军的高级将领,而晚会的主人则是新任海军总司令、刚刚晋升为海军元帅的卡尔.邓尼茨。

尽管严冬已经过去,但是柏林的街道上却丝毫看不出任何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氛。实际上不仅是柏林,在汉堡、在慕尼黑、在科布伦茨、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整个德国似乎都沉浸在一片失望和沮丧的氛围当中。

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全歼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国内,这让一直将德军视为不败之师的德国人感到非常意外,也让一些有远见的人嗅到了失败的气息。

在这些人当中最先感受到失败的预兆的就是现任海军总司令、海军元帅邓尼茨。

早在1942年年末的时候,邓尼茨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由他本人亲自指挥的潜艇破交战在经历了近三年的辉煌时期之后,已经开始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艇长们每次出航所创造的战绩每况愈下。

过去,在1941年期间,平均每艘潜艇出航一次可以达到击沉5千至7千吨的战绩,而从1942年的下半年开始,这个成绩就一直在不断下滑,到了42年年底的时候,平均出航的击沉战绩只有不到五千吨。与此同时,德国潜艇的损失却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经验丰富的艇长和船员一去不回,越来越多毫无作战经验的新人开始被充实到一线作战部队,这使得潜艇部队的战斗力已经比过于大为下降。

随着盟军护航力量的不断加强,现在u艇们已经很难在像40年和41年那样轻松地对盟国商船进行围猎了。很多艇长在遭遇商船队之后便受到敌人驱逐舰和驱逐快艇的的围捕,即使是在夜晚也无法进行水面攻击,有时甚至不得不潜入深水十多个小时,以摆脱敌人雨点般密集的深水炸弹。一些新手艇长根本无法应对已经日益成熟的敌军护航舰队,往往在首次截击的战斗中便被击沉,他们甚至连在实战中发射鱼雷的机会都没有。

更为严重的是,最高统帅部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种不利的形势,也并不了解真正决定生死的战场究竟在哪里。元首不断地要求把更多的潜艇派遣到地中海甚至远东,进行收效甚微的支援性作战,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本就十分薄弱的大西洋潜艇部队的力量,而那里却才是敌人真正致命所在。

“我得祝贺您,元帅先生,您的艇长们在过去几个星期里给敌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纳茨姆斯端着一杯法国香槟来到邓尼茨面前,微笑着说道。

“谢谢,男爵!”身着崭新海军元帅制服的邓尼茨点头致意,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容。

与大多数德国高级将领一样,卡尔.邓尼茨具有一副标准的德国军人的仪容:满头的金发和碧蓝的眼睛显示出纯正的雅利安血统,严肃、挺拔,服装整洁,对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

这时,一位身着海军上将制服的军官走上前来,接着邓尼茨的话说道:

“您将看到这仅仅只是开始,男爵。在装备了新式鱼雷之后,我们战无不胜的艇长们将取得更为令人惊讶的战绩。请您转告元首,请为我们的艇长们准备好更多的十字勋章吧!”

纳茨姆斯转过脸来,微微一欠身,说道:“我想元首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足够的勋章,包括橡叶和宝剑,冯.弗里德堡将军!”

在邓尼茨接替雷德尔成为海军总司令之后,海军上将冯.弗里德堡就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新的司令官。不过他这位司令官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潜艇部队还是由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亲自在指挥,比起直接指挥作战的参谋长埃博哈特.高特,冯.弗里德堡只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邓尼茨对冯.弗里德堡洋洋得意的言词似乎有些反感,他白了冯.弗里德堡一眼,说道:“我可没您那么乐观,将军,事实上敌人还远未被打败,我们离胜利还差得很远!”

纳茨姆斯见状连忙说道:“元帅对战局总是这么的深谋远虑!看来您对英国人的潜力比我们大家都要了解深入得多。”

邓尼茨正要开口,纳茨姆斯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觉得冯.弗里德堡将军的预言也是有根据的,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不断提高在大西洋的战绩,英国佬早晚会陷入困境,一旦他们来自美洲的供应线被切断,丘吉尔就是有再多的鲜血和眼泪也无济于事了!”

“呵呵呵呵,男爵,您的形容可真是恰当极了!”冯.弗里德堡哈哈大笑着说道。

不过邓尼茨脸上却一点儿笑容都没有,而是依旧严肃地说道:“您说的一点儿不错,男爵!不过要实现这些,首先我们得在大西洋部署更多的潜艇。”

邓尼茨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通过纳茨姆斯向元首转达对目前形势的看法,希望能够将被拆散出去的潜艇收回到主要战场来。

纳茨姆斯当然明白邓尼茨的意思,不过他今晚来这里可不是充当传声筒的。他附身到邓尼茨的耳边轻轻说道:

“依我看,就是把所有的潜艇都部署到大西洋也没用,您觉得呢?”

邓尼茨听了纳茨姆斯这话吃了一惊,瞪眼看着纳茨姆斯,皱着眉头说道:“您这是什么意思,冯.纳茨姆斯男爵?”

纳茨姆斯并不在乎这位元帅严厉的眼神,而是微微一笑,说道:“元帅先生,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跟您单独谈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