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投票很重要
这是一个秋天,天空中挂着两轮明月。
冷飕飕的凉风一股脑地吹到人的身上,刀子一般。阴森寒冷。
红孩儿觉得自己很冤,鸟尽弓藏恐怕就是自己现在这样。
在周影连哄带骗之下,红孩儿已经把所有关于孔宣的事告诉了周影,甚至连课本上的,小说里的,自己猜想的,所有关于孔宣的事,能说的都说出来了。周影的确信守承诺把红孩儿从土里放了出来,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种方式折磨而已。
红孩子在这里已经吊了一整天了。
大人欺负小孩儿,这种行为无疑是可耻的。不过大人以替父母管教的名义欺负小孩,那这种欺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红孩儿不敢动也不敢逃跑,那个憨厚的胖子就在旁边守着,虽然大家都是重天,但胖子比红孩儿高的明显不止一筹,无论红孩儿每次想有任何动作,只要一把混沌元力提起来了,马上就会被胖子发觉,接着的,就是过来一顿狠揍。
抗议也无效,那个心狠的影魅居然还在红孩儿脚下升起一堆火,拿出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对山鸡,兴致勃勃的烤起鸡翅膀来。
周影在把山鸡的毛扒光,把烧鸡翅的工作甩给胖子后,就随手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大床躺着面对着月亮沉思。
........................................
对于孔宣这样一个纵横洪荒一个时代的妖族大圣,周影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也许我该做点什么,周影如是想。
好奇,是人的天性,当把好奇提升到了娱乐高度,就成了八卦,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大家都喜欢打听些八卦事,周影也不能免俗。这种坏习惯的典型代表就是太白金星。这老倌最喜欢的就是东家打听西家打听,就连千里眼和顺风耳也对老倌的这本事自愧不如。如果按照这一点来说,以太极八卦为标志的兜率宫的主人太上老君,可能也是一个好奇宝宝。
在洪荒,妖族只有一个传说,三界唯一拥有屠圣之名,大圣孔宣。虽然准提圣人化身成为释迦牟尼,成就了大智慧至尊如来佛祖,但是天底下,终究再也没有了准提圣人。
孔宣留在世上的传闻不多,除了在封神之战上大显异彩后被准提圣人捉回西方之外,少有露面,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才听说远在西牛贺州,孔宣以五色神光怒斩准提圣人。
孔宣是谁?天地间第一只骄傲的大孔雀,最骚包,最喜欢开屏的那种。
在封神大战的时候,被准提圣人当成坐骑,这口气如果咽得下去,那就不叫孔宣了,所以,孔宣想杀准提,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准提被杀了。
是的,准提被杀了,西方教的二教主死了。
如果说的更震撼一点,圣人死了。自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圣人死了。
准提死了,释迦牟尼诞生了,释迦牟尼说了一句话:“世上再也没有准提圣人,只有释迦牟尼世尊本师佛。”
这句话有点问题,让世人以为释迦牟尼就是准提圣人。但释迦牟尼从没亲口说过自己是准提圣人,只是准提圣人被孔宣嚼碎吞到肚子里,释迦牟尼钻了出来。
那准提是真的死了,还是化身释迦牟尼?
谁知道呢,西方教的大教主阿弥陀佛都没去问,其它人谁来管这种闲事。所以,准提之死,都被当成是准提圣人为了修炼斩三尸分身证就佛道的一种尝试。
而孔宣,自那之后留下一尊孔雀明王分身,便失去了踪影。
至于孔丘,是在周幽王死后三百年才出现。那时,南瞻部洲已经进入了诸子百家时代,其中有一人出生于鲁国,孔姓名丘,字仲尼,创立儒家学派思想,著《论语》一书。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实诚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等思想。
依靠着这些思想,孔丘游历各国,忽悠了诸多国家的君主,但始终不被采用,终年郁郁,孔子也曾为求道而拜会老子李耳,然始终不得其法。就是孔子这样的一个凡人,在编撰《春秋》的时候突然成圣,并奠定了儒家的气脉。
虽然文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搞什么大跃进,也没有见过升级这么快的吧。
一个凡人,要经过养气、炼心、聚魄、元婴境、化神、返虚、渡劫,只有渡劫之后才能成就仙道。
而成仙之后,又要历经仙人、散仙、天仙、玄仙、太乙散仙、太乙金仙,然后再悟出混沌元力,成就混元大罗仙人。
而悟出混沌元力之后,又要历经混元大罗仙人、大罗散仙、混元大罗金仙、准圣人;直到功力升至十八重天,才有可能破碎虚空,在三十三天之外自己开拓一片虚空,抽身成圣。
这感觉就像一个人在打游戏,突然从菜鸟一跃变成gamemaster,状态值全满外加无敌防御,无怪乎诸天神佛都觉得这里面有鬼,这完全是在作弊嘛。
只可惜,诸天圣人都没见过孔丘,孔丘也没给他们遇到自己的机会。只是,孔丘当年成圣之后,做了一件让诸天神佛都很恼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