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这不是打搅大家的兴致么。弄得什么心情都没了。”玉娇随后紧接着道,语气生硬。
气氛有些尴尬,神农清咳了一声道:“咱们开始习练诗词吧。”刚才生搬硬套了十多首诗赋,毕竟世界典故不同,必须修改删节,也怪劳心劳力的。
“爱卿,你还没给朕作呢。”小皇帝道。
“呃,那个微臣只会给女子作诗,为男子作微臣实在是有心无力。陛下恕罪!”神农面色为难道,“太阳,就凭你是个男人还想让老子作诗,德性!”
“皇帝不要难为先生了。先生开始教习吧,哀家也想学学作诗词。”太后幽幽地说道,两人的话,让小皇帝很是郁闷,眼神有些黯然。
“那微臣就献丑了。诗词歌赋,每一种各不相同。咱们从诗先讲,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更方面都极为讲究,我们讲格律通常就是近体诗的格律......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就是是每句四个字五个字七个字的模式。不过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两种。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这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的。用韵也叫“押韵,不过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律诗的韵古人写律诗,是严格依照韵书来压韵的。韵被划分很细,写诗很受约束,所以二百零六韵被合并成一百零六平水韵,平水韵又划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近体诗一般都用平水韵,不过限用平声韵,而且是一韵到底。古体诗用韵较宽,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更宽的韵,即以邻合用,不过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凡是同韵的字都可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保持诗歌声律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之美。而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平声不和上去入声押,上去声也不和入声押。这两种声调在诗词写作上,相互交错,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至于单调,造就了诗词的节奏美......平仄可以说是诗词的主格律。下面我来说说平仄格式和句型以及上下句或联之间的对黏关系......”
几人听得都很认真,投入。玉珠也恢复了正常,一双清澈的眼睛饱含春意的凝视着神农,如痴如醉,一种说不出的情思萦回于心头,不知是在听讲还是看在神农。众人不时的发出提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
神农答道:“这是因为此前古代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语言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律诗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这也是律诗相对其他类型诗词比较难写的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特点,有六大要素:一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二、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三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四、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五、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六、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此外,对联(对子)是从律诗中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平仄和对仗标准。”
“我在讲讲平仄在诗词中怎样交错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错的。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还有诗词的对仗,一般用在中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如天对地风对雨。。尾联一般不对仗...绝句可以不对仗,如果用就用在首联,譬如。。还要注意修辞,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如白描,比拟(比体),借喻、博喻(复喻)、倒喻(逆喻),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顶针、联珠)等等....”
这一讲时间过得飞快,已是中午时分,期间玉珠依法还作了几首不错的诗赋,让神农很是惊讶,才知道大公主玉珠原来是个才女啊。"诗词歌赋的诗概括起来基本就这些了.还有什么疑问么.."神农抿了口宫女沏地凤尾茶,清了清有些干涩的嗓子,朗声道.
太后点头说道,“先生大才,讲得通俗易懂,哀家都清楚了。”转头对着几个儿女道:“你们还有什么请教玄苍先生的么?”
众人齐声道:“没了。”
“摆架太极宫。哀家要好好地设宴款待爱卿...”太后宽袖一挥,柔声道。
神农心中暗暗发笑,却正色肃然说道:“微臣谢娘娘恩典。”忖道:这美艳尤物如果知道自己诗词全是是剽窃来的,不知道会如何作想。
太极殿紧挨着亭子不远处,似空中楼阁,也是禁苑里最高大的宫殿,被一汪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远远望去,大殿富丽雄伟的屋宇,高大雄浑,背倚蓝天,慑人心魄,壮阔无比。内里更是玲珑奇巧,奢华堂皇.大殿的内柱都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个柱子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分外壮观。
宫女太监们上上下下忙作一团。低案上摆着了精致点心,神农巍坐罢,讲了一上午实在有些饿了,拿起一块果酱金糕就往嘴里塞。
不一会,美酒佳肴,纷然杂陈;丝竹管弦,交相呼应。乐声响起处,一群舞伎,扭动着如柳的纤腰。她们似一簇簇野花,绽放在初春的田野,嫩绿之中,显着水灵,带着芳香;又如一团团果子,摇摆在秋天的枝头,饱满圆润,流光溢彩。音乐里的舞伎,提臀、顶胯、扭腰、抖肩、摆臂……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转...
神农巍身子斜靠着,似看非看,似听非听,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心里却如火烧的般难耐,上午被太后和公主撩拨的就差点把持不住了,心道:难道非要我自渎!
玉珠坐在神农对桌,美眸凝望着神农,眼波温柔如春月,芳心暗许,再一次陶醉了。她红着俏脸回味着刚才神农为她作诗吟赋的美丽瞬间,又心跳过速地憧憬着能与这位俏郎君花前月下喜结连理。
神农巍此刻正猛灌着茶水,想藉此浇灭内心的骚热,哪里知道对面的绝色端庄的可人儿已对他魂牵梦绕,一颗芳心紧紧的栓在他身上了。
神农抬眼看了对面玉娇一眼,看到她正盯着自己,随即对玉珠微微一笑,浑然没注意玉珠的目光有些慌乱游离,而他这一笑却几乎把大公主玉珠的芳魂都笑飞了。
看酒菜已然上齐,神农巍起身一一按照皇宫礼仪章程敬完酒,然后几人有说有笑,神农不时的蹦出几句新奇笑话,把本来有些沉寂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当酒宴进行得差不多时,玉灵陡然起身,小蛮腰一扭,挺了挺包裹在鹅黄色的丝绸里一对半成熟的玉笋,玉肌伴着轻风,就对着神农迎了上去,娇声道:"来,我敬大才子一杯."
“微臣谢过公主殿下。”神农连忙放下手里的醉蟹,朗声道。随即一饮而尽。
“嗯,这酒也喝了,菜也吃了,你也该表示表示了吧。”玉灵瞅着神农,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
“表示?不知道公主殿下要微臣表示什么?”神农揣着明白装糊涂,语气疑惑道。
“哼,你还大才子呢,真笨。当然是作诗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边花天酒地作了好多绝妙诗词,现在皇帝也请你吃酒了,你难道不想作么?”玉灵撅着小嘴。皱着秀眉,装模作样的生气起来。
“太阳,这小娘皮话里话外竟然敢诬陷老子蔑视皇家。不对啊,就她那智商,连平仄声韵都搞不明白,肯定说不出来那话啊。难道说有人指使?”对着其他几人撇了一眼,太后面色潮红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玉珠瞪着一双媚眼愣愣的瞧着自己,却发现玉娇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透出玩味的神色,神农瞬间明白了。
“丫的,原来是你这个风骚小娘皮故意整我,给老子等着,哪天肉体摩擦的时候,老子弄死你。”他赶紧起身行礼道:“微臣惶恐,只因饮酒过多,头脑有些迟钝。作,这就作。”
“哼.谅你也不敢不作。"玉灵白楞了神农一眼,得意洋洋地说道。扭着发育的不错的香满俏臀回座了。
神农举杯一敬,一口干了,幽幽地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谨以此诗,恭祝陛下与三位公主殿下学业有成."
太后品味了一会,道:“爱卿此诗真是道尽了少年建功立业的三味,难得啊。皇帝和公主还不快谢过玄苍先生。”
众人起身对神农一揖,齐声道:"谢过先生鼓励."不过有一位貌似很是不情愿,二公主玉娇,明眸一直瞪着神农,弄得神农莫名其妙,自己好似没怎么得罪她啊。
神农赶紧闪到一旁,回揖道:"不敢当,不敢当,微臣惶恐."
太后嫣然一笑,道:“爱卿谦虚了。今天朝堂无事,下午继续教习吧。”太后唇角漾出微笑道。
“微臣遵命。”神农道。
刚才神农这是首励志的诗。拆开来读最后两句,就有些变味了。尤其是神农一个大老爷们对着在座的四位佳人吟作得,就更加暧昧了。
最初太后和三位公主没什么反应,可转念再细细一品味,此刻除了尚幼的三公主玉灵外,其他三位佳人心里都慢慢滋生了一个荒唐念头...
“他是再想我告白么把人家比喻成花,他想折花么?羞死人了,他怎么这么大胆,这可是皇宫大内呢,不会私下说么。这让人家怎么回应啊。"三张俏脸俱是一红,美目含羞,秋波流转,看向神农的目光都若有所思。
整个下午,神农和几位皇家娇贵们在谈经论道之间,不经意的度过。
就这样神农巍在自家和皇宫之间两点一线的穿梭,晚上回家就修炼一番,偶尔被梁飞、萧强或韩延框、唐云城拉出去厮混一圈。有时太后、皇帝忙于政事,神农巍则只教习三位公主。因为太后、皇帝不在,神农巍和三位公主都少了些顾忌,而三个公主都是少女心性,经常学着学着就和神农闹腾起来,神农巍甚至言语上调戏一番,惹得三人面红耳赤。几人关系与日俱增。而玉珠、玉娇二人看向神农的眼神明显有些春意盎然...
------------------
三更完毕,神棍泪奔求收求票。这第一卷终于写完了,第二卷就情节展开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