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近几个月有了改观。李询的出现对这个正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少年来讲,无疑是一个喜讯。跟陈二短短接触了几次后,李询在内心对这个少年充满了怜惜和同情。如果不是为了报这血深似海的国仇家恨,这孩子也不会生生地把自己逼到这般田地。要知道,对于一个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成长期的少年而言,这中间所隐藏的危险是巨大的。他在不断杀戮鬼子的同时也不断伤害着那原本应该健全成长的心理。这种以损害心理健康成长为代价的报仇方式,对陈二来讲是极为危险也极为不公平的。当一个孩子在心里背负上过多的仇恨看过太多的血腥后,其日后的心理状态一旦定型后,必然会有极大的负面阴影存在。可国家的现实又让许多跟陈二一样大的孩子不得不扛起枪炮,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付着失去正常人性的代价,为民族,为国家,为了日后子孙的尊严与幸福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生死决斗。这是人之常理,不是他李询一个人能改变的。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陈二这个可怜的孩子,使陈二能最大限度地摆脱心理阴影。
也幸亏是遇上了李询,陈二这才慢慢地转变了许多。虽然已经无法回到昔日的无忧无虑,但总算是能从他那紧绷的脸上看到几丝笑意。因为这个原因,在短时间内陈二就跟李询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清楚交流并非自己长处的陈二,干脆把这个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了李询,自己闷头钻研瑶湾地形环境与鬼子兵力分布去了。有了李询这个专攻人思想工作的专才在一边全力配合,陈二的小日子倒也是过得十分惬意。
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根据分兵前他跟风标与老油条事先商量好的,到新地盘顶多三个月就得一起动手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搞出点动静来。这首战并不去想能捞着多少好处,关键得打出气势跟威风来。想想也是,三个地方几乎连着块地闹起动静来,这在当地能造成多大的反应。鬼子头痛不头痛先暂时不去管他,对这三个地区的老百姓所产生的震动那绝对不会离大伙想的差太远。别看这三个地区自被鬼子占了后就一直风平浪静的,可隐藏在表面下的力量究竟会爆发出怎样一个场面,这谁也说不好。但有一点大伙是一致同意的,那就是只要有一点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心甘情愿地任凭鬼子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没有反抗并不代表永远就不会反抗。大多数的国人是因为没遇上有人教他怎样抵抗或者干脆站出来领着他们去抵抗。而冷山抗日军出兵三地的主要目的,便是来这三地担起教导指挥抗日的重担,并点燃熊熊烽火。这也对日后冷山抗日武装的大队人马的到来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出于这个目的,在分离时,陈二他们才达成了这个口头协议。以三个月时间为限,各自选定好各自区域内的首次打击目标。然后相互通好气,争取在同一时间同时在三地发起攻击,力保一击得手。这样才更加容易造成大的影响。
时间是最容易消失的,特别是在忙碌的时候。这三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在心里仔细地估算了一下日子,陈二觉得到了该选定目标的时候了。不然等风标、老油条都确定好目标,自己却还在选,那脸就丢大了。这事他陈二可不愿意去做,而且光丢他陈二的脸还没什么,顶多以后见面让那两人笑话笑话也就算了,反正他俩都比自己大,这也不算啥事。关键这是冷山出兵外乡的首战,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许多方面。要在这关键时刻闹出点啥丢脸的事,估计陈叔能把他的脑袋给活生生地拧下来。这人丢在冷山内部也就算了,可不敢往外乡丢。想到这里,陈二强迫着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比对脑子里的目标来确定首次打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