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第四章(2)_副省长神秘失踪之后:高官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高官》第四章(2)(1 / 1)

知道,谷川是个很讲究实际的人,工作注重实效。他的一路升迁,其实是靠着自己的政绩。也就是说,他是踏着政绩铺就的阶梯,一步一个台阶攀登上来的。“谷川的官,是他自己实干上来的!”人们常常这样评价。他的为官之道,可谓独辟蹊径。

但是,在北方省的领导干部,也有个别人对谷川略有微词。卓权偶尔听到过,有一种声音认为,谷川工作很有魄力,敢拍板,敢决策,干事风风火火。但是,有的时候,过于专注政绩工程。

这些年,政绩工程名声不佳,各级领导都避而远之。但是,作为工作实际成效,政绩还是衡量一位领导干部的很重要指标。只是,有的时候,政绩和政绩工程不易区分。

这种议论,虽然不是主流声音,但让卓权感到很不舒服,也为姐夫感到委屈。他深有体会的是,从政为官,一个回避不了的矛盾是政绩工程。为此,他曾私下求教于谷川。

“自古以来,为官一方的人,都希望能取得‘政绩’,获得好名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嘛,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但是,当‘政绩’被别有用心的人添加上‘工程’两个字后,性质便发生了变化。很显然,人们不能不把它与‘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捞取政治资本’等否定性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尽管‘政绩工程’由‘政绩’派生而来,但两者却是迥然不同的。‘政绩’是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工作的实际成效。而‘政绩工程’,怎么说呢?说轻了,是在政绩里掺进了个人的虚荣心和政治的功利成分,说重了,是被一些人当成邀功升迁的梯子。‘形象工程’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急功近利、贪图虚名的代名词。这是对一名领导干部的彻底否定,是很险恶,却十分有效的招法,很容易置人于死地!

“一个聪明的领导人物,应该能够很好地处理‘政绩’和‘政绩工程’的关系。也只有把二者关系摆布明白了,才可以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干部出‘政绩’,‘政绩’出干部,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你这个县委书记,只要悟得好,悟出真谛,就会是一位称职的县官,也一定会很快成为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的……”

卓权觉得姐夫的话很有道理,理论很精辟。

谷川担任远山县委书记期间,留下了许多政绩。最为突出的,是红枫湖水库和县城改造。卓权就任远山县县委书记后,曾专门去过红枫湖参观。他觉得,在姐夫的努力下,徒有虚名的红枫湖,已有了二十平方公里的水面,名副其实为湖了。县城也改造得颇具山城特色,建筑风格充满满族风情,令游人赞不绝口。可惜,红枫湖不久就决口了。

卓权还了解到,姐夫谷川在远山县时,名字叫谷三。许多年前,县委书记谷三先是被选调到中央党校学习,然后调往南方一个城市担任领导去了,并且改名为谷川。如一阵山风吹过,县委书记谷三,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年前,中央又调谷川回北方省担任副省长。当年的谷三,如今的谷川,又回到了北方的土地上。

可是,就在谷川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发生了两起意想不到的事故,令这位被誉为“水利省长”的高官陷入困境。一起事故是,三年前,红枫湖水库在夏季山洪暴发时,发生了垮坝,造成9名山民死亡,远近数十座村庄被淹。另一起事故,是一个月前发生的,龙凤水库工地突然塌方,致使16名建筑工人被压去生命,震惊全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