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阿琳经常会想起《论语》中孔老夫子的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什麽幸福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而痛苦忧伤的时间总是感觉漫长与煎熬呢?阿琳知道之所以人们都有此种感觉,是人的本能错觉使然。人们总是在极力去追逐快乐幸福,而躲避痛苦与忧伤。但是,阿琳还明白一个道理,也即古书《易经》的精髓:阴阳总是可以互生与互转的。《易经.系辞传》从哲学高度概括其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也说过:“《易》以道阴阳。”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很多人总认为《易经》是本算命的书,其实《易经》包含的内容远不止此。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几个乾卦就暗含了很大的人生哲理。最近大陆兴起了国学热,阿琳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古代的国学思想,如《易经》、孔孟的儒家思想,代表作是《论语》,还有老庄的道家等学派。之所以要了解中国古代的这些哲学思想,是因为一个人越早知道这些道理,他的人生规划或道路可能更顺利一些,因为古人先贤可以给我们很多的人生教诲与启迪。最典型的就是孔子那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我们现代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可以比肩孔老夫子的水平了。虽然困难,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答案需要每个人仔细的去古代的思想宝库中去寻找、辨别、总结与归纳。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我们的精神思想却越来越空虚迷惘,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迷失了自己。我是谁?这是最基本却又最难解的一个根本人生命题。答案还是需要我们到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宝库中去寻找迷失的自我,才能获得精神深处的安宁与幸福。
因此,当一个人总是处于幸福快乐之中时,痛苦与悲伤也在慢慢的逼近;当一个人处于长期的痛苦与悲伤时,他的转机往往也在慢慢孕育。《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这个道理。
阿琳到证券公司工作接近两年时间了,已经慢慢适应了紧张而忙碌的投行业务。但在难得的工作间歇以及短暂的休假在家休息期间,阿琳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人生价值观。
阿琳此时已经三十七岁了,早已过了而立之年。阿琳经常会反省自己,是否已经而立了呢?应该差不多吧。阿琳不太确定,但还是常常采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那麽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不惑了呢?阿琳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显然还达不到这一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仍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这样以苦为乐、甘守清贫、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就需要自己好好学习修炼啊。幸运的是,阿琳觉得自己离四十不惑的关口好差好几年,所以还有时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体会以逐渐达到不惑的境界。
阿琳知道,要想达到不惑,最基础的一个问题是要搞懂人生价值观是什麽,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存在价值与真正的幸福来源是什麽。阿琳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起码在前三十六年是这样。年轻的自己太多的时光是受着自身本能的驱使与控制,或者虚度、或者曲折,没有实现多少人生价值,更不用说达到马斯洛“需求学说”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高度了。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与社交需求。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试验证明,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自己达到了马斯洛的哪种人生需求层次呢?在认识凡笛之前,阿琳觉得自己连生理与安全需求也没有基本满足。认识凡笛之后,这两个需求应该算是基本满足了吧,另外社交需求即情感需求应该也得到了部分满足。社交需求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家庭内情感需求,一部分是家庭外情感需求,主要指工作同事关系与友情。阿琳觉得和凡笛感情挺好的,在单位和同事处的也不错,也有几个知心朋友。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从人生小的方面来看,阿琳觉得尊重需求也得到了一般性的满足,大的境界自己还达不到。更不用说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了。
怎样才算是自我实现呢?每个人认识与期望的都会不太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阿琳认为的自我实现或者说人生价值观,是舍得、分享、付出与承担。从生活方面来说是如此,就是对家人、朋友的责任。从事业方面来看,更是如此,是对社会、人民、祖国的责任。这也是阿琳很喜欢牛根生、陈光标、马云等这类红色企业家的原因。
某个周末,阿琳难得会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时间在家陪凡笛与小芸。凡笛与小芸一边悠闲的磕着瓜子,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上的肥皂剧,不时的相互讨论一下看剧情的感受。阿琳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电视荧屏,好象在思考着什麽。
凡笛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觉得这种团团圆圆就是平淡的幸福。她正陶醉在感情肥皂剧剧情兴头上,忽然觉得怎麽阿琳一直没有说话,扭头一看,发现阿琳呆呆的坐在那里,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因此有些好奇的问:想什麽呢?
阿琳被凡笛问话一怔,这才惶过神来,连忙说:没什麽。
凡笛也没在意,又继续聚精会神的看起电视来。
过了好一会儿,凡笛见快到中午了,想去厨房做阿琳爱吃的饭菜,好好给阿琳补补身子。见阿琳还是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若有所思的样子,凡笛知道阿琳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种神态,因此又坐了下来,关切地问:你到底有什麽事啊,有事就说出来啊。憋在心里多难受啊。
阿琳本来是想与凡笛商量一件事情的,但因为觉得关系重大,所以迟迟开不了口,现在见凡笛主动问自己,觉得这事不得不说了,而且只有说出来,自己才会心情轻松些,因此使劲咽了口吐沫,神情庄重的对凡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凡笛,你知道的,我在证券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了。而且咱们结婚买房子借的你姐姐还有我妹妹的钱咱俩也还完了。只剩下你妈和我父母的钱还没还。
凡笛点点头:是啊,我知道。
阿琳:凡笛,你也知道,我年龄不小了,需要考虑以后的事业方向了。
凡笛听阿琳这样说,知道阿琳说的想法会比较重要,因此开始聚精会神起来。小芸也很好奇的坐在一边想知道阿琳的想法。
阿琳用双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理了一下头绪,继续说道:凡笛,你也知道,我在证券公司工作比较忙。虽然工作还比较顺利,与领导、同事关系处的也不错,薪酬待遇也很好,但是,我经常会在静下心来时,总感觉到一些烦恼与不满足。
凡笛自从结婚后,可能是心理与生理都得到了滋润的缘故,心态宽容平和了很多,因此觉得工作也很顺利、家庭生活也很幸福,除了对阿琳经常频繁出差有些不快,别的方面还真是达到了无欲无求、知足者常乐的境界。因此听阿琳这麽一说,就更重视阿琳下面要说的话了。
阿琳继续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在大陆股市08年跌到1600多点,后来反弹超过2000点时,虽然自己认识到股市已经差不多触底反弹了,但没想到短期内已经达到了3400多点,比较起美国、欧洲、香港等国际成熟股市来,总体股价已经远远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垃圾股投机炒作一直很厉害,内幕勾结也很盛行。自己是作投行业务的,也曾听过甚至看到过一些黑幕,有些还涉及到自己工作的这个证券公司,感觉很不舒服。唉。
凡笛见阿琳长叹了一口气,非但没有跟着难过,反而心里却很高兴。凡笛知道阿琳在生活中属于内向性格,有什麽不痛快的事情总喜欢憋在心里,不和自己说。凡笛曾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期不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积蓄的压力,对心理与生理健康都很有害。自己与小芸就很喜欢心里压着什麽不好的事情就说出来,觉得说出来心里就轻松多了,家人、朋友再给出出主意、提提建议、宽慰一下,再大的事情也会觉得小多了。阿琳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怕让自己与小芸跟着一起分担吧。这个阿琳啊,有时真的挺象唐僧的,有些慈悲过头了,为难了自己。家不就是身体与心灵停泊休憩的港湾吗?家人相互倾诉、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甚至相互担待、相互妥协,这才是真正的温馨和谐之家啊。因此,看阿琳这次能主动敞开心扉,凡笛很高兴。
阿琳果然和凡笛想的差不多,先来个铺垫:本来我不想说这麽多,但考虑到我的这个想法涉及到你,所以只好说出来。
小芸听到这里烦了:我说唐僧啊,有什麽话就快点说,别这麽婆婆妈妈的。
阿琳只好赶紧精练语言:最近我们国家的股市新股发行开始搞市场化定价,创业板股票也开始采用这一原则陆续发行了,很快的创业板马上就要开通交易了。本来自己对中国的创业板是充满期待的,总觉得也许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孵化器、创业企业家的温床。但是新股的市场化定价与发行上市的人为控制审核制是矛盾的,这就象是国家允许垄断企业随意掌握自己的产品价格一样,人为造成新股“供不应求”的假象。我们公司和别的一些证券公司辅导并推荐了一些拟在创业板发行的股票给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审核。结果是首批与第二批被证监会核准发行的名单一出来,我发现整体质量不是所有我们备选股票中最好的。以前我也做过一些新股发行申报业务工作,没想到创业板新股发行审核和以前差不多。因为职业规范要求,我没法对你俩说太多内幕情况,只是认为创业板新股的审核标准和以前一样,就象个谜一样,再说一发行市盈率就这麽高,虽然我们承销券商收入多了,对我们自己的奖金也有利,但我担心创业板最后会沦落的和主板一样,变成为国企脱困以及某些民营企业家套现走人的又一途径,而最终套牢的还是广大的散户老百姓。听说国际版也要很快推出了,很多先期在国外上市的国企股、红筹股甚至外资股也要陆续高价发行了,加上巨额“大小非“股票的陆续全流通,我对未来的中国股市很不乐观。我很欣赏独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一个观点: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建立在完善而严格法制化基础上的民主制度,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了法制化的民主制度,就会象现在的某些东南亚国家与南美洲国家一样,陷入效率低下、经济停滞、贪污腐败盛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的怪圈。健康的股市也是建立在完善严厉的法律法规监督与制裁之下才有可能。但现在我们的股市却内幕消息满天飞,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幕消息被暗箱操作,虚假的只为套牢散户的所谓”内幕消息“才会大肆公开散播,还有普遍的坐庄行为,甚至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自己炒作自己股票的。在美国或香港,如果被证券监督部门查出证券违法行为,违法者会被罚的倾家荡产甚至坐牢,我们国内这方面却宽松的多、活泛的多,由此可见我们的股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来以为股指期货退出来,利用作空也可赚钱的制约机制可以让我们的股市回到合理的整体价位,但目前看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没有明确日程表,而中小板、创业板、巨额新股发行、“大小非”股票解禁、老股票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吃资金的行为却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中国股市前景堪忧啊。阿琳说到这里,又长叹了一口气。
凡笛听到阿琳的这些话,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阿琳看到凡笛点头认可自己的看法,就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最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而且美国受到的打击最大,这点凡笛你也清楚,因为你们银行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是各大投行与银行的过度贪婪造成的,创设了大量低信用的次级贷款有毒资产,把未来很长时间内的财富提前透支享用了,剩下的只有风险与债务链。因此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就造成了国家金融危机的总爆发。这不得不说是对国际投行原罪的一种报应吧。罗马书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企业与个人也一样,都带有追逐最大利益的原罪本能。就连我们公司也不能幸免,只是最近和国际投行相比,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罢了。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各个受打击的国家先后出台了巨额的资金援助计划,包括我国的四万亿投资,这都是秉承凯恩斯主义,由国家来调控宏观经济而不是完全由自由的市场经济竞争来完成,虽然这种国家介入的政策有其有利方面,可大大提升人们的信心,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带来的经济总崩溃,但其弊端也及其明显,就象一个重病病人,靠大剂量的速效急救药给抢救过来了,但这种大剂量的副作用对今后的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大危害,可能身体健康恢复期会更长,也就是以时间换空间,以长期的小痛来避免短期的剧痛。我们国家的经济援助政策不是靠对老百姓与中小企业的减税以及信贷政策,而恰恰是相反,采取了一贯的基层建设与向大型国企倾斜的政策,没有解决贫富分化过大这一问题的根本,反而有可能使得贫富分化更加扩大,中国未来的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前景不太美好啊。
阿琳见此时凡笛若有所悟的样子,开始进入主题:最近我空下来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证券公司虽然也可以说在创造价值,但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多原罪,而且这种原罪被目前还不很健全完善的证券市场制度给纵容放大了。每种原罪不但要其自身的道德约束,更重要的是外部的强大约束力,因为原罪往往都是一种本能性的冲动,这种本能冲动是如此强大,靠自身的反省与自我制约很难很难。孔子的弟子曾参说他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忘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我们现代人有几个人或有几个企业有这样的境界呢?
凡笛点点头,附和了一句:是啊。我以前也觉得我们单位为了更大利润,创造了那麽多证券化资产业务有很大风险,这些业务很复杂,搞的我和小芸头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