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那时盛行卡拉ok,单位、文化馆等都经常举办卡拉ok大赛。
那时候还不算老吧,因为喜欢唱歌,也相信自己拥有一把好的歌喉,虽然不懂什么五线谱却也热情高涨,豪情万丈,去参加一些单位、县城文化馆的卡拉ok大赛。
单位的范围比较小,那些第一名第二名也拿过,县城文化馆举办的范围大一些,要求也高一点。
听着《黄土高坡》,记忆追索到第一次参加县城文化馆举办的:县城卡拉ok十大歌手大赛。第一次参加所谓大型的歌唱比赛,选歌很关键。那时候很流行西北风味的歌曲,因为喜欢所以不管同单位的另一歌手也选取了这歌曲《黄土高坡》,自己有信心,感觉自己的唱出的西北风味比她浓,每天训练希望那晚唱出真水平。
那晚,借来一套别人的裙子,早早来到后台化妆什么的,不喜欢化妆的我感觉到很别扭,对着镜子发现此刻的我鬼五马六,象个丑旦。嗓门好象冒烟,老咽口水,过后知道这是紧张哈。到了,到了,我想冒仿那些歌唱家,音乐响起之时从后台一边唱一边走出来,想让观众感觉那先声夺人的效果,哈哈,现在想起来感觉好笑!歌声一出口,就发现比音乐低了一度,音乐低一度立马使自己的勇气退了好多步,这个时候后悔啊!生在南方活在南方的我从没感受过大西北,如何可以把握那些西北风味?没法了,死就死吧!歌还是要唱下去的。中间音乐段我居然还走了几下舞步,那那是舞吧,简直就是因为紧张而在来回走,现在想起就脸红。在紧张狼狈中唱完一曲,回到后台已经是汗流如雨。什么是卡拉ok?也就是自娱自乐吧,所以,很多歌手的水平也很一般,也有忘记歌词的,也有走音的,看到有歌手如此这般,自己才稍松口气:幸好!起码我可以平安的把歌唱完!
终于所有歌手都唱完了,那些所谓的评判也不是专业的,所以评分的标准也参差不平,第一次的卡拉ok大赛,很一般的歌手,不专业的评判,不管专业与否,起码凭听觉凭印象吧,所以,结果还是出来了,那状元、探花、榜眼是轮不到自己的,其他歌手在议论谁唱得好啊,评分不公平啊等~~~哈哈,还是幸好!我还是在十名以内哈!好丑也是十大歌手,已经不错了。不过,现在这个奖品及证书也不知到哪去了,要不现在拿出来晒一晒也可回味无穷。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想第二次应该会好一点吧!于是在文化馆再次举办卡拉ok大赛时,满怀信心的我又报名参加了。还是沿用自己一贯风格,这次选了《篱笆墙上的影子》,当时真的很喜欢这歌,对歌词旋律都非常熟悉,不幸的是,这次再出现了一曲双唱的局面:一男歌手也选首歌曲了,他唱他的,我唱我的,我相信我唱得比他好。歌手一个一个的感觉有些象战斗中的前仆后继,每一个唱完回到后台都说发挥不好,总在埋怨自己。轮到我了,我已经变得淡定从容,虽没有唱得满堂喝彩,却可以自然流畅的唱到最后:还有那看家狗叫地叫地叫地叫地,昨就这么狂,这么狂~~~~~~~~~~~~。这次,我自己觉得唱得比那个男歌手好,但是很多的评判与观众还是习惯了以听觉去感觉歌手是否唱得好,这一次,可想而知了,冠亚季军的函头还是被别人摘取了,我?不错哈,优秀!优秀奖啊。
其实,两次的经历,站在台上的感觉果真有些象歌曲《掌起响起》中唱到的:
孤独站在这舞台
听到掌声响起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在
多少情怀已更改
我还拥有你的爱
想起初次的舞台
听到第一声喝彩
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掌声响起来
我心更明白
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掌声响起来
我心更明白
歌声交会你我的爱
经过多少次舞台
听过多少声喝彩
我的眼泪还是会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时间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想起站在台上已经过往的日子,虽然有一些好笑、一些失落、一些孤独,可是感概更多的是,人生何尚不是一个舞台,曾以拥有,也曾经失去;经历失败,经过等待,却没有成功没有结果。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要忍耐、要坚忍不拔,自信自强,努力做好自己唱好自己,更希望唱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