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笑着说:“我便有一首诗正要做出,请皇上赐教。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日暮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皇上心中大喜,“这窦采女莫不是会什么法术,能洞知我的心思,知我欣赏她那娇羞之美如牡丹般动人。”即刻道,“窦采女所做之诗尤为绝妙,把那牡丹花之娇艳多姿,富丽堂皇尽皆描绘出,且行诗如流水,不落痕迹。我便也做得一首与你同赞这牡丹之明艳动人。”
皇上笑着说:“窦采女博学多才,知书达理,又精于文采,我极愿每日早朝后便与你同到御花园中赏花吟诗,乃是人生之乐趣。窦采女可否再作一首牡丹诗?”
窦采女欢喜不已,“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月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亦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诗不成统,还请皇上指点。”
皇上听完这首牡丹诗,心中无限欢喜,“这窦采女果为天神所赐,如此博学众长,才华横溢,不止宫中嫔妃无人能及,天下定无女子能及,况男子亦无几人能及,此才华学术令人惊叹,那窦臣相教女有方,方能养成如此才貌俱佳的女子,那窦夫人定也是人中之人。”皇上凝神思虑,窦采女也凝视皇上。
皇上发现窦采女正等他谈论所作之诗,便说道,“窦采女此诗不仅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还有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提醒联不能有残酷掠夺劳动人民的罪行,需顾惜天下百姓,方能国泰民安。”
窦采女惊喜地说:“回禀皇上,奴婢不敢提醒皇上,皇上圣明,奴婢只愿皇上爱惜百姓,诛除权倾朝野欺压百姓的乱臣贼子,减轻赋税,百姓免受重税之苦,革除贪赃枉法救助百姓之钱粮之乱党,解救百姓于为难,百姓便能安居乐业。”
皇上大喜,“窦采女心系天下百姓,极知百姓之疾苦,心忧天下百姓,乃我大汉百姓之福。若不是汝今日告知百姓之苦,联无从得知,不知汝若何得知?”
窦采女即可答道,“奴婢住在京城便可出入于街市,可听得百姓之言谈,况京城内外人来人往,天下之人皆有,便能知天下百姓之苦与乐。便是远地,皇上虽圣明,但天高皇帝远,百姓所受当地之欺压亦无从伸冤,尽皆被压榨,深受其苦。”
皇上便道:“窦采女可放心,朝中乱臣贼子联日后当诛之,汝不可告知予人,联念你痛惜天下百姓,便告知予汝。”
窦采女起誓,“吾窦小月若将今日皇上所告知之事公诸于众,必当不得好死。”
皇上立刻阻止道:“窦采女,联信之,汝不必发誓。”
“谢皇上隆恩,奴婢只是担忧天下百姓受累,吾心有不甘。”窦采女微笑着说,“奴婢愿听皇上所做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