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赶紧向中央汇报,收到的回复是封锁一切消息。
再派高级地理专家前往,秘密调查,就不信天下有这种怪事。
……
在红村寨子里的阿爸,应该是第一个发现问题的人。
正当全村人都在悲叹雪灾时,阿爸却从很弱的大雾光线中发现门口那大桂花树的阴影不如过去。
早晨九点时间,阴影居然朝向是原来的南方,而不是北边。
原本阴影挡住的石墙壁下边的小草,居然能见到光线。
也就是说,至少转了一半。
他开始怀疑地壳发生了整体大变动,虽没发生地震,但早晚会有,不出三十年,就会发生。这是他很小时,听他阿爸,也就是我爷爷那一辈人讲过。
说边城这一地区,在清代中期就发生过群山换位。
那时不叫漂移,叫回天,彝族人叫跑地。
、正式宣布倒闭
差不多就是讲的回形转,好比用一盆很浓密的泥浆,用手在泥浆中间转动,正转反转都能形成泥纹波浪形,却不影响边缘接壤处。
也就是说,边城这地方,所谓的山峰,其实在山的脚下是很软的泥浆地,比沼泽硬,比正经的地板块又软。
山地在拉动时,地面上的植被只出现一点点变化,却看不到明显的差异。
只有在高处的山地和山峰才会出现大换位,肉眼看不到,只因是一个整体在变化。
如果这个说法正确,那就不能照过去的方法出山,而是得反方向,或者反一半方向。
阿爸没有去政府汇报这一发现,心想这种事情,政府早就应该知道。
可是,政府大多数人都是外地派进来的汉人,他们那会想到这个问题。
大家都还在做梦一样地等外面进来人,让这个什么都断了的政府重获生机。
……
国家派的高级专家,到达岷山就开始像医院一样,先在室内模拟。
差不多了才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从横断册脉整体考虑。
这个边城的原位是横断山脉东部角落,是山形加平原地带交割处。
地质松软且不易固化,北边又处龙门山脉南边角处。
这么个三解地,正好是两大山脉挤压地区,很容易造成地质表不变,地质内大变的可能。
这种说法,与我阿爸想的差不多。
经过一个月的分折和实查,确定了一个大体位置。
也就是原本边城处在,四川西南部,与美姑县最近,现在的地理位置,应该与峨边县和峨眉山更近。
计算下来,差不转了个一百五十度角。
这时才重组队伍,从峨眉山出发,经峨边进山,寻找这个差点失落的县。
专家亲自上阵,边走边查。
花了十六天时间,果然到达边城。
这可乐坏了全城官员,大家再问何时能与外界联系时。
专家却说得先查路怎么修,要完全与外界联系上,路是必须第一考虑的。
否则,一切都不用谈。
……
这一年,边城的大茶场近半数已正式宣布倒闭。
茶园被各个地方的村民分来种庄稼,开始自给自足,回到原始社会一般。
我本人在成都,一点不知道老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都怪消息封锁。
出了这种大事,整个边城内部,越闹越大,当官的也有点稳不住阵脚。
原因就是余下来的各种商业场和茶场坚决抗税,各头头们像是发了狂,联合出去,一分钱的税不交,一分钱的工商费不交。
抓进公安局打一顿,还是不交。
大有怕死就不是生意人之气概,坐牢也不怕。
枪毙还是吼一句:“整死了还安逸点,免得活受罪。”
阿爸想的不同:“路早晚要通,茶场不能与地方主管作对。”
永山茶场本来要宣布破产,见其他几个茶场闹起来,也跟着凑热闹。
高喊打倒地方不合国法的收税条例,硬起脸支撑茶场。
大多数人还是说,只要那天路通了,那天就交税。
、山不转水转
早先人们预想的边城三五十年不变样的情况,在过完年的两个月里得到了改观。
改得都找不着北,人们纷纷关在家里,懒得出门。
边城人本来在不久的几十年里,还没有丢掉封闭的习惯。
对于与外界通不关,问题都不大,着急的是官员们。
在百姓眼里,就算是通了路,好像十年八年也没曾出过边城。
有一些人,还有幸灾乐祸的兴奋,说,这回大家都出不去了哇。
那意思是,之前那一批算是有钱的或当官的坐车洋气着进出。
现在有车也放在那占地方,都走路,谁也不比谁高级多少。
汉今找自己的茶场,待一个多月的大雪封山解除后。
找了三十多天,才找准方位。
虽然他在山内,但他的茶场在边城县的边境地带,大方位错了,路没有了,还得找才能完。一直找到峨边西南方向,才找到。
这次,他的茶场反到变得更冷,从原本的南边转到北边。
工人都不愿意再次准备上山,原本那屏山的工人,因地理位置错乱,就根本没法从南到北来上班。
地质专家和道路专家们花了几十天时间,终于测绘出新修路的区域。
这次,路得从边城北边开始修,修到与峨眉山公路接通。
时间大约得花一年,也就是说,这一年,边城的所有原计划都得放下,全部力量花在修路上来。
不过,那专家说了,如果走这条新路,边城人出山,将比原来快3小时,就可到达岷山。
还说,到成都更近。
这消息,对于阿爸一家来说,是相当好的,这一家人不同别的人家。
他们有想法,有很大的想法。
成都是他们为阿诺家族许下的对外第一个重点站,原本说用三代人完成这个使命。
现在看来,两代人就可以实现。
修路的地一步是征民,征年青力壮的,将出山路新砍一条可以供行人步行的小道。
这样先满足三地政府办公和联络,也满足一批必须要进出边城的学生,医生等。
再说是将行人道一点点扩宽,可供马或马车通行,这样就能省力地拉边城生活资料,比如味精和食盐。
最后才是修公路,这样分成三个步骤,里外对修,一年才能完成。
这信息确定后,方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