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乃是一片人工开凿的大湖,清波万顷,浩浩汤汤,湖中有岛,其北面山势嵯峨,南面浅岸湖荡,生长大片莲花,前日一场秋雨,将莲花大半打落,田田的莲叶也缩了边儿,唯有兀兀的莲蓬,亭亭玉立。那水面之上,落花愈多,正自无可奈何,随波逐流而去。清风无语,寂寥无声,忽闻一阵娇婉动人的歌声传来,只听得款乃声响,从远处飘飘荡荡,划来一只小舟,那舟不大,却十分轻巧,船身宛如新月,船尾立着一名中年宫女掌舵,中间一名华服男子划桨,歌声出自船首的那名黄衫少女,唱的乃是江南一带流行的采莲曲,这女子肤白如玉,生的极美,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闻者不免心醉。
一曲唱罢,那掌舵的中年宫女,面露微笑,不住赞好,说道:妃宫娘娘的嗓子真好,难得人长得像皇后娘娘,连歌声也差相仿佛,奴婢听在耳中,直怀疑自己回到从前一般。
宁宛儿,嫣然一笑,说道:红姨,我可不敢与娘娘相比,只见皇帝陛下,对娘娘念念不忘,矢志不渝的深情,便知娘娘是何等了不起了。
说着,眼光撇过正自划桨的太子齐治,见他愁眉紧锁,若有所思,对自己的歌声,好似充耳不闻,这般一反常态,自己倒觉得既奇怪,又好笑。她顺手抄起流过船侧的花瓣,放入锦囊之中,又调皮地将一双柔荑上清凉的水珠,弹到齐治脸上。太子,被冷水一激,顿时回过神来,见宛儿俏脸含笑,眨着一双调皮的大眼睛,正自望着自己,忙笑了笑,将脸上水珠抹去,却听宛儿说道:太子,你有什么心事,还是身子不舒服,为何从昨日便一直愁眉不展?
齐治,叹息一声,环顾四外无人,忽然问那中年宫女红线道:红姨,我娘死的早,是你从小把我带大,在我心中,一直把你当成娘,如今我有一事问你,你可不要瞒我。
红线,闻言眼中湿润,哽咽道:殿下,奴婢受皇后娘娘大恩,你从小没娘,奴婢痛你、爱你,那是应当则份之事。有事你问好了,奴婢知无不言。
太子,又叹息一声,忽然问道:我娘,是怎么死的?
红线,闻言一愕,讶然说道:太子殿下,为何问此事?国中谁人不知,娘娘乃是英勇不屈,死于敌虏之手。
太子,低声说道:这我也知道,不过……
他话语未尽,又沉思不语,心头似有百般滋味,不住翻滚。
宁宛儿,说道:莫非太子,听到了什么别的传闻?
太子,微微点头,说道:昨日,我去翊坤宫请安,宫人蕊珠,忽然腹痛,便由我自去谒见懿妃娘娘。在寝宫之外,我忽听宫中有争吵哭闹之声,一时好奇,便凑到近前去偷听。
却听懿妃娘娘,哭道:我嫁你多年,虽然贵为西宫,在别人眼中,好似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好生羡慕。却不知,我有多苦,深宫寂寞,我日日守着活寡,有何快乐而言?当年有她,我不怪你,前些年,我还指望你,回心转意,却不料更坏,她生前的种种好,在你心中已然根深蒂固,难于忘怀,我如何做,也是比她不过。如今我也死了心,只盼你看在我多年所受的苦上,给我一个皇后的名分,没想到你也不肯?
只听天子冷笑道:朕所料不错,葛天雄,崔飙、颜问天,况自忠诸将,联名启奏,让朕册封你为皇后,果然是你授意的,你定是去寻你兄长诉苦去了吧。
懿妃,心中气苦,高声说道:是又如何?陛下不要忘了,这江山有一半,是靠我孟家舍生忘死,打出来的。
天子,怒道:你身为贵妃,竟敢干预朝政,胆子不小,就不怕朕治你违制之罪,将你废了,打入冷宫。
懿妃,忽的哈哈大笑,笑声凄恻,宛如疯狂,说道:怕,我怕什么?你不爱我,这皇宫虽大,何处不是冷宫?治罪,治罪又怎样?唐赛儿,你这般爱她,还不是亲手将她杀了。你杀了我吧,省得我日日受这活罪……哈哈……你杀啊……杀了我……
太子,说到这里,打了个寒战,目光之中,流露出深深寒意,震惊、迷惘、悲痛、恐惧……交织一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听到耳中,犹如晴天霹雳。
忽然听见天子勃然大怒,大喝一声:你疯了,真是疯了。接着沉重脚步之声,直奔殿门而来,我心中畏惧,便躲了起来。候天子去远,我心乱如麻,逃回宫中,左思右想,只觉懿妃娘娘之言,绝非无缘无故。可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红线,惊道:殿下,不要听懿妃胡说,她嫉恨娘娘夺了她的宠爱,才乱嚼舌头,陛下对皇后娘娘,的确是一片真情,这,我当年亲眼目睹,如何有错?陛下,万万作不出这等事来。
宁宛儿,也温言劝道:殿下,臣妾也相信红姨的话,陛下,真的很爱很爱你娘亲,他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的。
太子闻言,轻嘘口气,说道:宛儿,你也这般想。
宁宛儿,笑道:我也是一个女子,我的直觉告诉我,陛下究竟有多爱皇后,那是真心实意,绝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