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对,就是韩信。也许将军不知,前不久,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田荣则降为汝阳侯了,现在整个北方除了赵国已经全部在韩信的掌控之中,如果韩信死心帮助刘邦,刘邦必赢,如果韩信帮助项羽,项羽将转败为胜,如果韩信自立,将成为天下第三分的势力,总之,韩信将是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你们墨门更看好谁?”
“刘邦!”刘子强斩钉截铁的说,“韩信是不可能背叛刘邦的,据可靠消息,就在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项羽派手下谋臣武涉游说韩信,让他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却一口拒绝,他说,我事奉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我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统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我至死不叛汉!”
姜魁听罢心中一凛,这韩信倒是条讲情义的汉子。姜魁忽然开口说道,
“项羽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吗?”
刘子强看看姜魁,沉声说道,
“将军不要再心存幻想了,我说过,从一开始项羽就输了!将军可知道韩信为何能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除了丞相萧何的极力举荐外,韩信曾在关中为刘邦献上了一整套的伐楚战略。韩信对刘邦说,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项羽都远胜于你,但我曾经事奉过项王,所以我很清楚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只能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的关中,却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由定都彭城,足见项羽的短视。项羽又违背当初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后来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而且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惨遭残害,所以天下人都怨恨项羽,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而已,项羽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击溃?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征战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结果在新安被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了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还活着,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而汉王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汉王在关中为王。而且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汉王先攻入咸阳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汉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赶到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如果汉王挥师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
刘子强喝了口酒水说道,
“可别小瞧韩信这了了数语,这对刘邦夺取天下至关重要,且不说韩信对项羽、刘邦二人之优劣分析得鞭辟入里,仅就建议刘邦先取三秦之策来说,实已抓住了刘邦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根本所在。当时诸侯皆已到封地就任,天下虽说大体已定,但诸侯因项羽分封不公而怨声载道,诸侯之间也矛盾重重。若时间一长,随着局势的稳定,项羽的天下共主之位也就坐稳了,那时刘邦再兴兵与项羽争战,实无获胜之望。而且,刘邦的部下皆盼望东归,不愿呆在西蜀,正是士气可用之时。若时间一长,将士们在西蜀安下心来,士气必然日益惰怠,届时反而不愿东进了。项羽封章邯等人为三秦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挡住刘邦东进之路,但只要趁章邯等人在三秦立足未稳之时突袭之,必能一举打开东进之路,而且占领三秦之地后,可与巴蜀、汉中连成一片,这将成为刘邦日后逐鹿中原的稳固的根据地。刘邦虽是流氓出身,但却是个异常聪明的人,往往经别人一点,他就触类旁通,张良曾说他的领悟能力是‘殆天授’,即天生就聪明,韩信这一席话让刘邦茅塞顿开,刘邦从善如流,立即让韩信付诸行动,韩信便率先锋樊哙、将军周勃、太仆夏侯婴、中谒者灌婴等,尽发汉军近十万兵马,明着派些老弱修建栈道,暗里大军主力潜行北进,经白水,出大散关,然后渡过渭水直攻陈仓。章邯仓促应战,一战即溃,只能弃雍城逃往废丘,路上遣使请盘据在栎阳的司马欣和屯兵高奴的董翳前来救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韩信挥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咸阳,然后不等司马欣和董翳前来,即调兵遣将主动进击,司马欣与董翳也是措手不及,大败而降。至此,韩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军事行动,在几日之内便平定三秦,打开了刘邦问鼎中原的通道。”
刘子强喝了一口酒,润润嗓子,看了看陷入沉思的姜魁,说,
“将军是否已经明白,在楚汉之争的这盘棋局上,韩信一开始就为刘邦制定好了立足关中东向以争天下的整个战略,彭城之战虽然项羽尽败刘邦的主力,但是最遗憾的是没有能够杀掉刘邦,反而让刘邦逃到荥阳和成皋,据城死守,项羽久攻不下,实力迅速消耗,而最主要的是如今韩信已基本扫平北方,随时可以挥军南下,项羽为阻挡韩信南下分出二十万大军由蒲将军率领与韩信在潍水大战,结果全军覆没,项羽实力巨损,败亡几乎已成定局。”
姜魁有些不死心的说,
“就算项羽损失了二十万大军,但应该还有十余万的军队,凭借这十万大军项羽足可一举击溃刘邦!”
刘子强摇摇头说,
“将军莫要自欺欺人了,刘邦不会傻到和项羽硬碰硬的,刘邦的整个战略就是逐步蚕食、削弱项羽的力量,同时壮大自己,等到刘邦拥有必胜的优势时才会与项羽决战!而且将军还有所不知,刘邦早先派隋何前往说反九江王英布,据我得到的消息,现在英布已有反意,等英布一反,项羽的腹地立时全失,粮食哪里来?项羽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没有粮食任凭他有翻天之能也必败无疑!到时项羽只能从江东千里运粮,消耗巨大不说,中间还有个彭越四处游击,项羽之所以迟迟打不下成皋和荥阳就是因为彭越总在后面捣乱,将军以为这都是巧合么?不,当初刘邦彭城战败只率数十骑逃进下邑,张良在下邑为刘邦献上了继韩信之后的第二套伐楚战略,就是让刘邦依靠成皋、荥阳的地利与项羽长久对峙,牵制项羽的主力,然后令韩信迅速扫平北方代、魏、赵、燕、齐五国,然后南下包抄项羽的后路,再说反英布攻打项羽的东北路,彭越绕道南面攻击项羽的东南路,如今张良的战略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已经完成,项羽不败何为?”
姜魁默然不语,心中一阵苦涩,姜魁从心底里不愿看到项羽的失败,但对百姓来说,项羽败亡,刘邦安定天下是最好的结局了。姜魁良久叹了口气,涩涩的说道,
“墨门将天下大势调查的如此详细,恐怕早有定论了吧?”
刘子强点了点头,说,
“项羽刚愎自用而又性情残暴,早已失去各路诸侯和天下百姓的支持,而且将军还不知项羽又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亚夫范曾因项羽的猜忌而含恨离去,几天前在回彭城的路上病逝了,项羽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姜魁心中一颤,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双眼充满智慧的老人,没想到。。。。。。项大哥啊项大哥,你的身边最为可靠的就是亚父范增啊,你怎么会连他也怀疑?难道是太多的背叛让你丧失判断力了吗?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么多?你就不怕我泄露出去吗?”
刘子强笑了笑,
“我相信将军不会,我之所以告诉将军这么多,是因为我更看好将军你。”
姜魁微微一楞,随即淡淡的说,
“此话怎讲?”
“韩信拜将后数战数捷,而且赢得很漂亮,但只败在将军一人之手,还不仅败了一次,第一次井陉口大战将军率三万骑杀得韩信狼狈而逃,邯郸城下又任凭韩信玩翻了天也没能占到将军任何的便宜,反而损兵折将,如果说真的有相生相克之说,将军你就是韩信的克星,所以我倒认为支持韩信还不如支持将军。”
姜魁有些奇怪,说,
“那墨门为何不支持最有希望的刘邦?”
刘子强摇摇头,说,
“我观刘邦绝对不是一个会感恩之人,当你对他有用的时候,他可以为你捶腿铺被,但是你对他没用的时候他会狠狠的把你踩在脚下,当初他在沛县被项羽追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居然狠心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踢下马车,只顾自己逃命,要不是刘邦的子女碰到了从彭城战场上捡条命回来的曹参,刘邦就要绝后了,如此之人怎堪结交?天下大乱还好,等天下一定,他回过头来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有功之人,到时墨门还是免不了被取缔的下场。”
姜魁点了点头,对刘邦的为人他还是很有了解的。忽然姜魁抬起头说道,
“曹参还活着?”
“他命大,晕死在战场上,等醒过来楚军已经撤了,不仅逃回下邑,还在半路上救了刘邦的儿子和女儿,相比被将军活剐了的灌婴他已经太幸运了。”
姜魁看着刘子强,心中突然一阵凛然,这墨门的实力看起来真是深不可测,天下几乎没有墨门不知道的事情,怪不得当初始皇要取缔墨门,这种组织的存在对皇帝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刘子强倒不知道姜魁在想些什么,继续说道,
“将军现在已是赵国的大将军,手握数万铁骑,如若将军能够利用目前的声名和权势拉起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队伍,凭借将军的武力完全可以击败韩信,在齐国建立一片根据地,利用齐国的富庶培养自己的势力,等项羽和刘邦杀得两败俱伤时,将军起兵南下,天下就握在将军的手中了!”
姜魁听到刘子强的话心头不禁一震,手握天下?自己从来没有想过,难道自己真的可以吗?刘子强看姜魁有些犹豫,不禁有些着急,连忙说道,
“将军难道不想结束这片乱世吗?难道将军不想让百姓重归太平吗?将军登上九五之尊后,以将军重情义的性情必会善待天下的百姓,将军为何不愿为百姓出份力呢?”
姜魁沉默良久,忽然摇摇头说,
“要尽快结束乱世不是要增加天下的势力,而是要减少,直到只有一方势力的时候,天下才会统一,如果我真的拉起一支人马卷入争夺天下的大战中,天下的平定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刘邦坐天下也未必不好,虽然此人卑鄙,但他如果足够聪明的话一定会善待百姓,毕竟他亲身参加过反秦的战争,知道再强大的国家没有百姓的支持也不会长久,所以我倒不担心刘邦会干杀鸡取卵的蠢事。”
刘子强一时无语,半天只说出一句,
“难道将军对权势真的没有一点兴趣吗?”
姜魁笑了笑,说
“不是没有兴趣,只是不喜欢那种尔虞我诈的生活,当皇帝太累了,我倒更喜欢自由自在的啸傲山林。”
刘子强无语,只能叹口气道,
“好吧,人各有志,我也不能强求。”刘子强很是无奈的说道,“不知将军今后准备去哪?”
“我有事要前往彭城一趟。”
刘子强点点头没有说话,良久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漆黑的木牌交给姜魁,说道,
“如果将军把我当作朋友的话就请收下此物,墨门的西方墨者随时会为将军效劳的。”
姜魁看了看木牌,看了看刘子强的眼睛,最终收进了怀中。刘子强笑了笑,举起酒杯对姜魁说,
“祝将军一路顺风!”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姜魁带着姜靖韩闯等人的尸体来到了彭城南面的谷水河边。姜魁拉着马车,看着眼前曾经杀声震天的战场,心中不禁喟然长叹。
姜魁将五具棺木并排放在了地上,姜魁首先打开了姜靖的棺木,一股股寒气从棺中涌出,姜魁身边的气温顿时骤降。看着丝丝寒气中姜靖那张惨白的脸庞,姜魁心里蓦然一紧,咬着牙暗道,我一定会让你们活过来的!
姜魁掏出了聚魂丹,然后撬开了姜靖的嘴巴,取出里面的寒冰又把聚魂丹塞了进去。姜魁站在一边死死的盯住姜靖的脸庞。但是半天过去了,姜靖的脸色还是苍白无比,一动也不动的躺在棺木中。姜魁满腔的希望渐渐消散,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和悲伤渐渐涌上心头。醒过来啊,醒过来!姜魁咬紧嘴唇,双手紧紧地握拳,不时发出一阵咔咔的响声。
突然,黑暗之中,一股股与夜色不同的黑气缓缓地流到棺木中,在姜靖惨白脸色的映衬下显得异常诡异。姜魁蓦的揪紧了心头,看着那些黑气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吓跑他们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姜靖的嘴唇似乎动了一下,姜魁急忙定睛望去,只见姜靖的嘴唇中缓缓地伸出了两颗闪着寒光的獠牙!姜魁心中一喜。突然,姜靖猛地睁开了眼睛,随即呼的一声坐了起来!姜魁狂喜,正要冲上去说话,姜靖全白的眼珠子扫了一眼姜魁,突然如头猛兽般一头向姜魁扑去,姜魁猝不及防被姜靖一下子扑倒,姜靖猛地张开嘴一口咬向姜魁的脖颈!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请求收藏!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支持!谢谢大家了!我会继续努力将好的故事写成好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