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彭城大战后,张良的下邑划谋全面展开,其中隋何受命说反英布,自知责任重大的隋何不敢有一丝懈怠,迅速踏上前往九江的征途,虽然他对完成这个任务有着十足的信心,但仍是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了无数的游说方案。
隋何到了九江后,即被安置在驿馆。
隋何买通了九江王的太宰以通关节,可是过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英布。
隋何于是游说太宰说,“九江王不肯见我,定是因为楚国强大而汉国弱小,这也正是我出使的原因。你先让我见见九江王,假如我说得对,那就是我和大王想到一起去了,假如我说得不对,那我隋何甘心在九江受死,以表明九江王不愿附汉而亲楚的决心。”
太宰把这话转告了英布,英布想了想,觉得反正见见也没什么,于是决定召见隋何。
这一日,隋何被告知九江王终于肯召见自己了,隋何大喜,略微打整了一下,便随使者前往九江王府。
隋何走进了富丽堂皇的九江王府,到了会客厅等待英布。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这位大爷终于姗姗的来了。
此时的英布已和从前的样子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先高挑的身子明显比以前胖了许多,脸庞看起来都有些臃肿了,
隋何见了英布,说,“汉王派我送信给大王。”说罢将一份手书递给了英布。
英布满脸威仪的看完了信,却并没有什么表示。
隋何暗道,自己的戏份来了,于是隋何好整以暇的问道,“大王,我十分诧异您为何与楚国那么亲近”
英布淡淡的说:“项王勇力无双,战绩彪炳,我一向以臣礼服事项王。”
隋何冷冷一哂,毫不客气的说道:“您同项王都是同列的诸侯,而您却以臣礼服事他,如果说您是认为楚国强盛,可以一直依靠下去才不得不这样的话,但是,项王伐齐,他亲负墙板筑杵为士卒先锋,您本该率九江军队去帮助楚国,但事实上,您却只发兵四千去支援楚王,一个向北臣事别人的人,难道应当这样做吗?”
英布的脸霎时阴了下来。
隋何却仍自不知好歹的火上加油道,
“汉王攻打楚国彭城,您应该悉发九江之兵渡淮援助楚王,与汉王决一雌雄。而您虽拥有万人之军,却袖手旁观,不肯派一兵一卒,这是一个臣下应当做的吗?您以空名归向楚国,却完全只顾自己,我认为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早晚有一天,项王会觉得您耍了他,以项王的脾性,他必不会与您善罢甘休。”
英布的心顿时沉了一沉,虽然隋何揭了英布的痛处,让他面子有些挂不住,但不得不承认,隋何说的很有道理。
隋何看了看英布的脸色,暗道有戏,便缓缓的继续说道,
“您之所以不肯背叛楚国,无非是因为汉弱楚强。可是楚兵虽强,但因项羽违背盟约,杀害义帝,天下人都以不义之名责备他,他还自恃百战百胜,兵强国盛,真是可笑之极!而反观汉王,他在收降诸侯之后,回守成皋、荥阳,从蜀汉运来粟谷,辟深沟建营垒,紧守不出。楚人调动部队,中间还隔着梁国,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欲战不能,攻城乏力,汉军只要坚守不出,楚军便进不能攻,退不能脱身,所以说楚军的强大是靠不住的。
还有,假若楚胜汉,得罪过项羽的诸侯必定自危而相互救援。可见,一旦楚国强盛起来,定会招致天下兵力的对抗,所以楚不如汉,这形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您不归附万无一失的汉,却要自托于岌岌可危的楚国,我对大王的做法感到不解。
其实汉王并不指望九江的军队就足以灭楚,只是大王若发兵背叛楚国,项王必会分兵作战,这样汉王取得天下就十拿九稳了。我恳请大王您归附汉王,汉王定会划地封您为王,何止现在区区的九江之地!所以请大王好好考虑考虑。”
英布对这番话考虑了许久,确实感觉有道理,于是英布说道,“唔,让我考虑考虑。”
隋何向前迈了一步,朗声说道,“风流云散,乃天道之循环,沧海横流,则方显英雄之本色,项王的所作所为,都将被现在的形势所淘汰,难道大王还要犹犹豫豫迟疑不决吗?这实在不是英雄之姿!”
英布枭目一凝,冷冷的瞥了隋何一眼,隋何却镇定自若,不为所动。英布见一名说客都能有如此胆识,于是拍案说道,“好!本王受教了!愿背楚归汉!”
但英布活到这份上,自然小心如狐,他只做了口头协定,背地里仍留了一份退路,只是暗中答应叛楚归汉,却不敢泄漏风声。
这时楚使者正好赶到九江,急催英布发兵救楚。
正为滑如泥鳅的英布感到头痛的隋何顿时计上心头。当日,隋何直奔传舍,也不管英布正和楚使者说着话,便大马金刀的坐到楚使者的上座,对着错愕不已的楚使者说道:“九江王已归附汉王,项王凭什么让他发兵?”在场的英布顿时愕然。
楚使者当即大吃一惊,起身走了。
隋何立即趁势劝说英布道,“大王,归汉已成事实,应当立即杀掉楚使者,不让他回楚,同时尽快与汉王联结,好争取主动!”
英布一看生米煮成了熟饭,想不反都不行了,于是英布听从了隋何的话,杀死了项羽派来的使者,起兵攻楚。
于是,当历史发展到公元前203年的六月,英布见整个北方基本被汉王刘邦所占据,再也经不住隋何的蛊惑,决定归汉,项羽侧翼立时危急。
项羽闻讯大怒,急派项声、钟离昧进攻九江。也因此,刘邦达成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
数月后,英布和钟离昧的大军在九江进行决战。
这一场战役,英布把自己到九江后积攒起的全部家当都投入了进去,但英布毕竟是当安乐王爷有点久了,身上见膘,打仗也不如以前那么凶悍了,地位越高,顾虑也就多,不像以前光棍一条,大不了输光了再来。
而钟离昧一直跟随相遇南征北战,杀伐无数,战力指数提升了不少,此消彼长之下,英布居然被原本稳压一头的钟离昧杀得大败。最后钟离昧攻陷九江,英布大军十不存三。
英布明白,凭项羽的脾气,投降了就是死路一条。于是英布连夜从小路逃往了汉地,从此英布彻底与项羽翻了脸,回头之路断绝,只好归附于刘邦,被绑上了刘邦的战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项羽的实力则再次遭到严重的削弱。
而在刘项的正面战场上,七月间,项羽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攻下了成皋,刘邦兵败退往巩县。之后刘邦急忙派出卢率两万士卒前去支援彭越,得到支援的彭越胆气立壮,一举攻占了楚军的后方重镇――下邳。
项羽无奈只好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就得到汉军再次攻陷成皋的消息,项羽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
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彭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要分兵攻打九江王英布,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地利坚守不战。
项羽无奈,就向刘邦提出单挑。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凶凶大战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一决雌雄,勿再劳苦天下之民!
刘邦极度鄙视项羽的这句话,暗想,老子要是和你单挑除非我脑袋进水了!于是对项羽的挑战置之不理。
项羽再次无奈,只好拿出彭城大战时俘虏的刘邦老父来威胁刘邦,说,你不投降我就把你爹给煮了!
谁知刘邦不以为意的说,你要是把我爹煮了就分我一碗汤吧。项羽顿时被刘邦打败,暗道,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啊。毫无办法的项羽只好继续和刘邦这么耗着。
八月,楚军粮尽,项羽只好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以战国时魏国修建的运河鸿沟(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归汉,是为楚河汉界。
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然而张良、陈平却认为,汉已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惫粮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于是刘邦无耻的毁约,向楚军突然发起追击,并约韩信从齐地,彭越从梁地南下合围楚军。
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但韩信和彭越二人没有一个出兵配合刘邦。而项羽知道刘邦撕毁和约后勃然大怒,于清晨发动突然反击,斩杀汉军两万余人,再次将汉军击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楚军又一次围住了刘邦。
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求策说,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但是韩信、彭越未有分毫的封地,所以他们不愿意前来,汉王如果愿意将自陈以东到达大海的地方尽予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尽予彭越,让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他们肯定会快马加鞭的赶来,则楚易败也。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
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
齐王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以风卷残云之势击破项羽的老巢彭城,然后掉头而东,一路上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
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
同时刘邦命令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大败钟离昧,随后北上合击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