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因为公司的前身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大名地产原先是靠替人承包工地起家的,替人家盖楼的,后来越做越大,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产品,才发展成为今天的地产大鳄。
我总感觉公司这种财务梳理情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很早的时候我就向潘虹提出过让建筑公司的财务情况分开来对待,我的意思是说让潘虹的开发部及建筑公司直接与分工而作,把财分人员分为四块,开发部及建筑公司一块,本部一块,各分公司各一块,最后总部最高财务一块。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所说得这财务这四大块,让他们自己发自己的工资,还有各项费用的支出等等,都由他们自己去支配,但要向总部打申请,申请过了,才可以去支配,然后月底的时候各块财务再一起会总,移交总部财务。
潘虹当时立刻反对道:绝对不行,你这简直在搞分裂活动。
我这当然也是个笨蛋主意,只能证明当时我不懂这种大公司的运作模式,潘虹说:分公司每天都是日结操作的,不是月结盟,我在销售系统里可以看到每个分公司每天的销售情况和有多少现金入帐,这是最佳的财务方法,至于你说得那些理不清的各类费用,时不时的叫人去查一查就可以了。
杨盼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潘虹派来查南昌分公司财务情况的。
这类情况说好查也好查,说难查也难查,如果分公司大部人一定要死心踏地欺上瞒下,任何人都无从查起。这个事我以前在天才建材的时候就有人提议我干过,当时那个阳少总实在太过苛刻,我们也是被逼的。
公司的工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松懈的,各个层面的人员福利待遇都高出同行许多,这也是潘虹这个熟读历史的人物防止出现明清时代严重贪污腐败的一种方法,众所都知明清时代的官员工资都非常低,清官被冤枉抄家的时候都是家无余资,妻子露立,为了不重倒历史的覆辙,亏欠那些认真做事的人,潘虹对福利和待遇的事一直很强调。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告诉我们,大家一起过得好才是王道,苛刻剥削,暴贪暴敛,穷奢极欲,朱门酒肉,只会给自己招来削弱或者灭亡。
我感觉这次南昌分公司的情况与我在天才的时候不一样,因为他们现在的直接领导人是周总裁与潘虹,不是以前我在天才时的阳少总。
尽管如此,我想得还是错了,我只是以我的思想去理解,我的意思是大家都安居乐业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可惜我忽视了分公司的刁民,有些人就是觉得生活过得太好了,要找点乐子挑战一下极限,总部拨过来的那上千万的资金被杨盼盼查出来没有着落,问起来大家都推脱,拿些劣质的手段来对待,比方说什么装修新搬迁的办公室、广告营销费用涨价了之类的来搪塞,杨盼盼拿着他们的报表反复核查盘点,发现疑点重重。
财务报表看起来没有问题,每一笔钱的去处都标得一清二楚,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个情况,很多去处都是无中生有,瞎乱胡编的,被杨盼盼一说,让我不得不说他们的作案手段是非常之拙劣。
这个瞎应付一下打电话来核查的人还可以,又岂能瞒的过对金钱极度敏感的杨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