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华中便给黄恒和华静举行兄妹结拜仪式,并请戒嗔、杨铁心和林妙儿三人做见证。戒嗔三人不明就里,倒也满心欢喜,只有黄恒心中抑郁,强作笑颜。
华中对华静说道:“静儿,以后你就要乖乖听你义兄的话,知道吗?”
华静点头笑道:“静儿知道了。静儿以后一定听二叔和大哥哥的话。”
华中心中欣慰。这时门外一士兵说有要事禀报,华中出去听罢,回来时脸色凝重,对黄恒等人道:“据探子回报,金兵已逼近麻城境内,其先锋部队早则明日傍晚,晚则后日早晨即会抵达城下。”
黄恒等人心头一震,想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华中道:“我已派士兵前去遣散滞留未去的百姓。静儿,你快去把孙婆婆叫来。”
孙婆婆是华静的保姆,也就是黄恒等人进城时见到的那个白发婆婆。当孙婆婆和华静到后,华中道:“孙婆婆,麻烦你赶紧收拾一下行李,带静儿到你前日所说的亲戚家避一避。”
孙婆婆应了一声,便要拉华静走。华静却拔腿便跑,躲在一棵柱子后面,探出头来怯怯道:“二叔不要静儿了吗?”
华中赔笑道:“二叔怎么会不要静儿呢?只是静儿留在这里太危险,二叔让孙婆婆先把你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等二叔打败金兵后就去那里寻你。”
华静抽泣道:“静儿才不依呢!静儿如果这次离开了二叔,肯定就再也见不到二叔了。要走一起走,二叔不走静儿也不走!”
华中皱眉道:“静儿怎么会再也见不到二叔了呢?二叔向你保证,打败金兵后一定去寻你,好吗?”
华静哽咽道:“原先父亲和母亲也是这么跟静儿说的,结果静儿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小嘴一咧,开始嚎啕大哭,边哭边嚷道:“静儿不走,静儿不走,静儿要跟二叔在一起……”
华中此时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戒嗔等人也是一阵心酸,唏嘘不已。
黄恒低头沉吟半响,突道:“华兄如果信的过小弟的话,不妨就让静儿留在城内,将她交给小弟照顾。小弟会拼死保护她平安的。”
华中知道自己侄女性格倔强,但又实在不想让她冒险,正左右为难,见黄恒自告奋勇,只好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黄兄弟了!”转头向孙婆婆道:“孙婆婆,感谢你这些日子照顾静儿。静儿这次就随我留在城内,你赶紧收拾行李投奔亲戚去吧。静儿,还不出来跟孙婆婆道别?”
华静见华中答应让她留下,破涕为笑,连忙从柱子后面跑出来,牵着孙婆婆的手说:“孙婆婆,静儿一直没好好听你的话,你可别恼静儿。等二叔打败了金兵,静儿一定跟二叔到江南看你。”
孙婆婆与华静相处已久,情同祖孙,如何能轻易言别?两人抱头痛哭一场后,孙婆婆才依依不舍得离去。
华中不禁摇头叹息。黄恒知他还在担心静儿的安全,安慰他说:“华兄放心,小弟一定会好好照顾这个结义妹子的。现在金兵即将兵临城下,华兄还是不要再为此事分心。”
华中点点头,找来传令官一一传令下去。安置好华静后,华中带着众人来到校武场,点兵三千出北门直奔黄土关而去,留下二千士兵继续加固城防。
抵达黄土关后,华中命麾下两名将校各带五百士兵去看守黄土关左右两侧的小道,并命令他们以防守为主。若碰到小撮敌人,可以就地歼灭;若敌人为数众多,立即吹号角为号。华中亲帅两千军士把守黄土关,黄恒、戒嗔、杨铁心及林妙儿等人随同左右。是夜便在关内扎营睡下。
第二日午时,黄恒正坐在营中行吐纳之法,突然心头一跳,似乎听到些微马蹄敲击地面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大,后来竟仿似一片连天海潮汹涌而来。黄恒一跃而起,冲出帐外,只见华中等人神色凝重的伫立在关前。这时能隐约看到地平线上尘土轻扬。扬起的尘土越来越浓,最后竟至于遮天蔽日,惨淡无光。近万兵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向关前驰骋而来。宋军众将士连忙振作精神,在关内严阵以待。
且说金兵先锋部队在关前摆开阵势,见宋军据险以守,戒备森严,倒也不敢贸然闯关。几名金将聚头商议片刻,便有一金将提枪跃马冲出队列,大声喝道:“宋朝将士听着,你们的皇帝不守信义,擅毁条约,我们此番定要向他讨回公道。你们若识相点的,便乖乖献城纳降;否则休怪爷爷们心狠手辣!”
杨铁心是个冲动性子,听到这里,哪里还忍耐得住?提枪跃马便冲出关来,大声道:“你这金狗活的不耐烦了么?胆敢跑到爷爷们的地盘上撒野!”
那金将扬枪喝道:“你小子听着,你爷爷我便是金将完颜兀之。你小子速速报上名来,你爷爷不杀无名之辈!”
杨铁心置若罔闻,兀自慢条斯理得整理衣领袖口,根本没把完颜兀之放在眼里。
完颜兀之气得哇哇大叫,一夹马腹,提枪便向杨铁心冲来。杨铁心见他来势汹汹,倒也不敢怠慢,挽个枪花,催马便向完颜兀之冲去。两杆长枪相击,发出一声钝响。完颜兀之持枪便向杨铁心小腹刺来,杨铁心跳马跃开,扭身向完颜兀之的胸口刺去。完颜兀之大笑道:“来得好!”抬枪挡开,却也震得双臂发麻。完颜兀之再也不敢小觑杨铁心,聚精会神迎战,两人斗成一团,片刻之间倒也难分胜负。斗到百招开外,只见杨铁心所使的“杨家枪法”仍然奥妙迭出,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而完颜兀之招式已尽,左支右绌,心中叫苦不迭:“爷爷运气真差,怎的一开始就遇上一个这么棘手的?”
黄恒见杨铁心胜局已定,心中暗叹:“杨家枪法端的是奥妙无比!杨前辈仅学到三分精髓便如此厉害,若真是杨再兴在世,使出来的威力恐怕真是难以想象!据说杨再兴能一己之力斩敌二千余人,我原来以为是史家夸大之词,如今看来只怕是真有其事。”他眼光向金兵阵中一扫,却瞥到一金将拈弓搭箭,正瞄准战圈中的杨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