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昨天我们炸鱼被骂了,你只能去没有养鱼的水潭和河里炸,不能去鱼塘。”
“没鱼炸着有什么好玩的?!”
几个孩子在那边激烈地讨论,郑叹听着好笑,这帮孩子昨天把人家鱼塘里面的鱼炸翻了几条,主人家看到鱼塘里面翻着白肚皮的一条条大鱼,气得肺都快炸了。每年都要这么闹一闹,这帮熊孩子记吃不记打,挨过打之后继续炸。
所以说,当熊孩子遇上鞭炮,那就不得了了。
郑叹正想着,那边已经又有了法子。
目标是搁在一家菜园子角落里的水缸。
村子里现在也有通自来水的,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用井水,每家都有这种陶制的水缸用来储水。搁在菜园子角落的那个水缸应该放在那里很久了,里面的水很浑浊,还散发着臭味,大概是主人家放在那里浇花浇菜用的。
“哎,我突然想到一个语文书上的故事。”有个孩子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一个小屁孩抬起胳膊用袖子一抹鼻涕,“那叫司马光炸缸!”
郑叹、焦远、小柚子:“……”
好觉悟!
程度都升级了,比司马光还狠。
炸完大白菜炸水缸,这帮熊孩子果然很能折腾。
一个孩子掏出诚仁小拇指粗细的小爆竹,外面包着一层塑料皮,末端还是尖头的。听这帮小孩子们说,那叫“鱼类”,防水的,有大有小,爆炸威力各不相同,他们炸鱼的时候就是用这种。
用香点燃这个“鱼类”之后,那孩子就掐着点将它扔进水缸里面。扔太早容易熄灭,扔太晚意外多,作为有丰富经验的玩家,他们对这个技巧熟。
其他人站得比较远,虽然这个爆竹是个小的,但水缸里面的水太臭,这帮孩子们不想被溅上臭水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这水缸的年代太久不经炸,还是这“鱼类”的威力太大,总之,郑叹就看到那个水缸破了个洞。里面泛黑的臭水从水缸缸身上那个破洞里流出来,臭气四散。
点爆竹的那个孩子没来得及跑太远,身上还是被溅上水了,闻着臭臭的,赶忙回去擦洗了。
快到午饭的时间,手头的鞭炮也放得差不多了,熊孩子们各回各家,吃完饭,再捞点囤货出来继续玩。
焦远用零食跟几个孩子交换了一些鞭炮爆竹等,没办法,他就算有零花钱一时也买不到鞭炮爆竹,这附近没什么小卖部和商店,就算有,鞭炮爆竹的种类也不多,这就是不方便的地方,买东西得去集市那边。
和这些孩子们交换鞭炮爆竹的时候,焦远特意挑了一些引火线比较长的,到时候回去给小柚子玩玩,引火线短了他也不放心。焦远有自知之明,虽然他年纪比那些擦鼻涕的小屁孩大,但论经验,他可比不上那些小屁孩。
回老宅的时候,焦妈正在厨房做午饭。
厨房是那种老式的灶台,点柴火的那种,锅也是大铁锅,焦老爷子喜欢用这种,煤炉子现在用来煮卤菜和炸肉丸子藕夹等,平曰里也不怎么用,现在过年才燃上。
焦远翻出一根香,伸进灶里点燃。
“你点这个干什么?”焦妈皱眉。
“放鞭炮。”焦远答。
“注意点别伤着,还有,别吓到黑炭。”焦妈担心道。
“没事,黑炭一点都不怕,上午一直看着我们玩,它还知道捂耳朵呢。”焦远咧着嘴笑,点燃香之后就和小柚子来到老宅后院玩。
乡下的好处就是地方大,限制少。
后院里推着一个高高的柴火垛子,零星种着一些杉树,地面的杂草叶子等早被焦老爷子清扫过。
这里也有一个水缸,不过焦远可不敢炸自家水缸,之前为了办置年货,焦老爷子买了一些鱼放在这个水缸里面,昨天将鱼腌制了,水缸清洗了一下,放了点水在里面搁置在那里,一时也没动它。
老太太坐在厨房后门那儿炸藕夹,时不时看看后院的俩孩子,虽然村里的孩子们经常玩鞭炮,但自家孙子跟村里这帮混小子们可不一样,接触鞭炮少,老太太担心。
郑叹跳上柴火垛子,看着下面。
焦远用一根金属棍在地面上戳一个小洞,将小爆竹插在里面,让它直立着,这样方便点燃。
点燃之后鞭炮发出“啪”的一声响。
这些都是小些的鞭炮爆竹,焦远在自家院子里也不敢玩大的,第一是危险,而且会吓到老人。他也就是过过手瘾而已。
在自家后院,焦远和小柚子都放开很多,一人拿着一根香点鞭炮玩。
玩了会儿之后,小柚子看向爬柴火垛子上的郑叹,道:“黑炭,你玩不玩?”
郑叹动了动尾巴尖,貌似,有那么点爪子痒。
“给,黑炭,你也来玩吧。”焦远踮起脚尖,将手上的香往郑叹那儿递了递。
郑叹看了看香,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