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他说完,后车窗也打开了,两个十来岁的小孩看向窗外,那小女孩说道:“叔,这人一定是小偷!”
“肯定是小偷!”小男孩补充道,“穿马甲的猫正在教训小偷!”
地上那人看着有些狼狈,面上还有血迹,从鼻子到嘴巴,因为刚才用手摸了一下,面上擦了些血迹,衣服胸前有一个长条的口子,里面的鸭绒随着风吹出来一些。
那人见势不妙,也不管鼻血和抓破的羽绒服了,在周围人都看过来前立马起身跑路,跑太急,不知道踩到什么,脚上一滑,摔了一跤,也没顾得上疼,爬起来继续跑。
焦爸回来的时候,那人已经跑没影了,听着右边那车的司机说了下刚才的事情,焦爸对于对方的各种问题笑了笑,没多说。
“我瞧着你家这猫不错,公的母的?”对方问。
“公的。”
“哎那正好,我家也有只母猫,折耳的呢,要不串一下?”
郑叹面上一抽,串你大爷的!
看着郑叹直接转身上车,焦爸对那人笑了笑,“我家这猫只是土猫。”
“没关系,我不介意。”那人一摆手,不在意地说道。
焦爸:“……”
好在前面很快疏通了,车队开始缓缓动起来,焦爸敷衍了几句便上车了。
对于郑叹刚才的事情,焦爸没多说,只是笑着对郑叹比了个拇指。
这趟归程虽然前半段比较坎坷,遇上几次堵车的,但好在之后就顺多了,因为来往的车辆多,也没下雪,白天气温稍稍升了些,地面也没有什么冰了,所以,后半段的行程还算顺利。
和往常一样,焦爸先到县城,吃了顿饭休息了会儿,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然后才继续往老家过去。
焦爸老家这边有几段路不怎么好走,慢悠悠开过去之后就好多了,焦老爷子已经在村头等着,因为知道只有焦爸一个人开车,也没敢一直打电话询问,怕焦爸分心,先到看到焦爸的车子之后面上立刻就笑开了。
对很多人来说,过年归家之路,蹒跚而难忘,相对而言,郑叹他们已经算好的了。
第三一九章驴车
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焦爸还在休息,这段时间他的休息时间并不多,在学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还要忙项目课题,回老家途中开车也累,到达后全身都放松下来,一晚上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大早上村里很多人都已经起来了,只有一些孩子和部分外出打工返乡的人还在屋里休息。
虽然郑叹还是有些困,但小柚子和焦远他们都起来了,听说是要跟着焦老爷子去果园那边帮忙,郑叹想着反正没事做,也跟着过去看看,屋里焦妈和老太太忙着办年货,郑叹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果园并不是焦老爷子的,不过焦老爷子跟那边的人熟,帮过不少忙,这也是平时焦家一直不缺水果的原因之一,现在因为雪灾冻害,焦老爷子也天天跑那边去帮忙,连带着在屋里没啥事做的焦远和小柚子都跟着往果园那边跑几天了,就算帮不上什么忙,看看也好。
从老宅这边离果园那里不算太远,但现在因为天气原因,路不怎么好走,早上又冷,所以这几天他们都是坐驴车。
郑叹跟着他们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驴车了,不管他还是人的时候还是当猫的这几年,并没有坐驴车的经历,乍一看,还挺有新鲜感的,充满了乡土气息。
养驴的那家人离老宅也不远,走了大概五分钟不到,便看到了一户青瓦房,瓦房后面有新建起来的平房,但修建的时候瓦房也没全推倒,保留了一部分。这户人也姓焦,焦爸喊那老头子叫五表叔,按理。焦远应该叫那人五表叔公,只是叫起来不太习惯,焦老爷子直接让俩小孩喊五爷爷,这样也亲近一些。听说焦远他们回来那天焦老爷子还打算着要是搭乘不到县城到这边的车的话,就让驴车去帮忙的。“五爷爷”年龄大又驾驶不了家里的农用车。赶驴车倒是一把好手。
焦远和小柚子被焦老爷子带着进屋去了,郑叹却没直接跟进去,他的注意力放在旁边的驴棚那儿。昨天听小柚子和焦远说了,这驴现在就一岁多,听说是“五爷爷”去山里的时候碰见的,那时候还是一头不大点的小驴。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见到“五爷爷”之后就跟着回来了。
一开始“五爷爷”家里人还想着将驴养大了卖掉,县城里吃驴肉的不少,饭馆收驴肉的价钱也不错,但有一天,老人家看着那小驴撒着蹄子跟骑着摩托车的自家儿子赛跑的时候。老人心里就活动开了,后来便有了驴车。
此刻,拴在那里的一头驴正支棱着俩长耳朵,睁大眼睛看着郑叹这边,眼睛周围还有一圈白色。
郑叹对眼睛周围有一圈颜色的家伙都防备一些,虽然知道很多驴都是这个样子,但看着面前的驴。郑叹总不自觉地想起大院里那只贱鸟。
摇摇头,郑叹觉得自己大概是想多了。
正想着,郑叹看到那头驴走到驴棚旁边的矮墙,那里露在驴棚外的一段矮墙上面放着张棉垫子,大概是赶车的人坐的,离矮墙不远处有个两轮的木板车,上面也有类似的一张垫子。
不过,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