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_回到过去变成猫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1章(1 / 2)

于是,剩下的时间,二毛琢磨着用些什么方法去降低电影院对孩子的影响。

焦家的人也知道了电影即将上映的消息,将预告片下载下来反复看了好几次,可惜预告太短,只希望上映期快点来临。

上映之前,各方都忙着宣传,演员都并不是什么太大牌的,还有不少新人,纯论演员的话,除了那几位偶像明星带来的不算大的效应,也没有其他的了。

导演?也是个没什么名气的,相比起那几位耳熟能详的大导演,大家对孔翰这个人还是比较陌生。不过,这次有了新的元素在内,对很多人的新引力就大了。

剧情不新颖。但可以看猫啊!

自从预告片播出之后,有不少人分析这部片子会有怎样的票房。

有人在讽刺预告片里面的那几个镜头,说这部电影不知道砸了多少钱才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总所周知,国内的电影特效大多令人不忍直视。为什么国外的大片制作成本都在千万美金数亿美金的级别,而国内的制作则低得多?前者的电脑特效是一秒1万美元的起价,而国内的那些哄人的特效片,也就一秒几百到几千rmb而已。这成本的差距也就显示出来了。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还是有道理的。

电影相关的论坛里面有不少“专业人士”在分析,这样的特效,制作成本怎么都应该有几千万了吧?

“当初的《猫狗大战》,《猪宝贝》等等一些动物类电影制作成本都是几千万美金,在国内你拿几千万美金来拍个动物类电影?作死呢这是?浪费钱不啊?”

“虽然动物类电影很受欢迎,但因为制作成本太高。国内基本没谁愿意去沾。没想到这次孔翰竟然拍了,不得不说,这个导演还是太年轻。”

“千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到时候一定去瞧瞧,看里面那只猫挺真的。尤其是预告片里面站起来走路的那个镜头,太自然了,光电脑特技这得花多少钱啊!”这是爱看大制作电影的人。小制作的电影他们都会觉得太粗糙。属于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那一类。

有人奔着制作成本和电脑特技去的,有人则奔着“猫”这个元素去的。

“我不认识什么魏雯,没听说过什么施小天,我就想去看看里面的猫而已。”

“反正也没什么电影看,难得国内拍个猫的电影。支持下国产呗,又花不了几个钱。”

“哎,那只猫看着挺像我家的煤球!”后面是一张大图,有图有真相。

还别说,照片里的猫跟郑叹确实挺像的,不过国内长得像的土猫多得去了。

除了这位网友之外。陆续要有一些其他养黑猫的网友爆照。

在上映之前,各种电脑特技专业人士在网上互喷,就等着到时候上映之后看看整体效果,然后再做后续的分析,看看分析再争谁对谁错。这里面要说没有幕后推手。郑叹也不相信。不过,电影嘛,就这样,上映之前总得宣传和运作。

最让郑叹好笑的是,有人将杨逸拿出来调侃。

“听说逸兴文化这次投资几千万美金拍了个电影,谁知道详情?”

“几千万美金?扯淡吧,国内几千万美金能拍多少电影了!就你们才信那些传言,炒作,绝对炒作!”

“没准啊,我看那些电脑特效做得挺好,说不定还真就是了,谁让杨逸有钱呢,舍得砸钱。”

“杨逸是谁?”

“楼上杨逸都不知道?逸兴文化的*oss啊,款爷!”

“给杨款爷跪了!”

……

23楼:“可是,我怎么听说这电影制作成本只有几百万来着,还是rmb。”

24楼:“楼上傻逼不解释,别说你跟我在同一个技术论坛。”

25楼:“23楼傻逼。”

26楼:“23楼傻逼+1。”

……

郑叹看那些人的发帖看得可乐呵了,他对制作成本的事情并不了解,但他曾经听孔翰说过,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并不高,相对来说算是小成本制作了。如果孔翰的话是真的,那么,所谓的技术论坛里的那些人,全都是猴子。

没有谁相信里面那些镜头都是郑叹自己演的,尤其是那些动作和眼神以及微表情镜头,没有借助电脑特效,也没有所谓的替身机器人,被孔翰找去的几只替身猫压根没派上用场反而还养胖了一圈。

不过,不管怎么说,《黑猫》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确实因为制作成本的事情被炒得很火,连带着从杨逸、孔翰到各个演员和后期制作团队都被扒了一遍。逸兴文化也被很多人知道。

宣传效果,达到了。

第三六一章发小

电影的上映在七月中旬,郑叹是和焦家人一起去的。

虽说宠物不好进入影院,但世上有“关系”这个词。

其实也不是焦家这边的人主动联系的,是方邵康自己打电话过来。

方邵康那边有关系,而且,郑叹的参演电影的事情瞒不过方三爷,他早就知道了。电影上映的前两天,身在京城的方三爷直接打了个电话给焦爸,搞定。方邵康还说到时候带着方萌萌一起看这部电影,捧捧场。

二毛和卫棱那边有叶昊帮忙,一群人组团去的,二毛和卫棱都将孩子带着,也准备了眼罩、耳罩和口罩,如果发现影响太大的话,就给抱出来。

焦家那边四个人家一只猫另外行动,和卫棱他们不在同一个电影院。至于小卓那边,小卓他们和佛爷手下的一些学生们一起,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电影院观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