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下定决心_黑客战国之寻秦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节 下定决心(1 / 1)

荆秋已不在房里,那女人只要给了她一点喘息的机会就没希望了,此时此刻,项少龙顾不上这些,等乌廷芳那边解决好事务,才过去。

纪敏始终都是浅浅的微笑,叫人无法自拔的迷人感觉。

“怎么?都给你们二姐祸害了?”项少龙一屁股坐到纪敏身边,一把就将赵倩也搂进怀里。

纪敏柔声道:“只是误解,夫君怎么谈上祸害了?”

善柔也道:“谁让你跟我解释不清,还以为你只是哄哄我的呢!”项少龙叫苦连天道:“虽说我是油嘴滑舌,倒也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吧!再说,我心中的理念呢是先强国富兵,再谋逐鹿中原。看看赵国现在经济落后,农业都没有发展好,更何谈工业?举国上下就郭纵那一家兵器商,而且还是私营的企业,百业待兴啊!”

这一番话没几个人能听得全懂,善柔自然而然被他懵住了,纪敏微笑道:“夫君是想革新?”

“还是夫人最了解我了,”项少龙爱吻她一口,继续解释道,“现在谈这些还不是时候,将来总是有机会的。我的初级目标是封地的百姓人人能食三餐,年年有余。哈哈……我去找大哥四弟们去!”见他一跃而起,在赵倩俏脸上爱抚一把,又给苏卿怜一个爱吻,才溜出房门。

身后还传来善柔的声音:“肯定是去找荆秋了。”接着是众娇妻的议论声。

第四纵右边有个宽阔的花园,远远的就看见滕翼正在指导荆俊剑法。荆秋剑背在后,气喘吁吁地坐在石桌边喝茶。

“呀!二哥来啦!”荆俊本是皱着眉头,一看就知道他是被滕翼逼的,一见项少龙过来,忙停下剑势,欢天喜地的以为是救星来了。

项少龙还没开口,那荆俊就挨了一顿枣子,滕翼沉眉骂道:“又不专心!找打!”

荆秋一边拍手叫好一边回头看了项少龙一眼。滕翼教训完荆俊才回头道:“二弟回来啦!”

项少龙微笑道:“大哥对小俊也太留情了吧!练剑的时候岂能如此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滕翼淡然一笑道:“真是朽木不可雕啊!”

荆秋叫好道:“听见没,猴头,连你的好二哥也这么说!”

项少龙瞥了她一眼,变了声,道:“不过有这么变态的姐姐在旁边看着,是我也肯定没心思练下去了。”

唇枪舌剑是免不了的,不过项少龙最本事的就是顾左右而言他,一面刚调戏完荆秋,一面马上就跟滕翼说起正经事,弄得荆秋哑巴吃黄连。

“这样说来……二弟,无论你心中是如何打算,愚兄都以你马首是瞻。”滕翼严肃道。

项少龙也认真一点头,道:“此事事关重大,下午我们便去乌家堡,和岳父他们好好商量一下。”

荆俊趁机想开溜,还是被滕翼一把抓回来,乖乖继续练剑。

“如此甚好。只怕赵王是假意诱你上当,那就实为不妥了,”滕翼道,“不仅暴露了我们的一切,还让我们军心涣散。”

“我最怕的就是后者,他此刻绝非假意,但难保将来如何,而我们一旦重新审视,思想上的滞留一定会让我们上下失谐的。”项少龙道。

荆秋漠然道:“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算什么英雄?连你这首领都犹豫不决,又怎么让部下思想不滞留?”

项少龙老是被她这些冷不防的话刺中,滕翼也选择沉默,明显是觉得荆秋说得十分对。

“现在前有进路,后有退路。等你再犹豫就连变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了!”荆秋道。

项少龙点头道:“三妹说的是,如今唯一制约我下决定的因素就是乌家堡,我必须为他们考虑,否则他们生死难料,我如何对得起芳儿和岳父。”

滕翼道:“事不宜迟,二弟,你必须速速下定决心。”“要是嫣然在就好了……好吧!我决定了!全力扶持赵王,让天下归一。”项少龙豪情壮语道。

荆秋冷笑道:“口气倒不小,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项少龙搂上她纤腰,道:“秋姐不必担心,只要安心做好我的贴身护卫就是了!”转又对滕翼道:“我们马上去乌家堡,好好商讨此事!尽快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三人火速赶往乌家堡,荆俊则留下来继续练习剑法。

乌家堡内。

乌应元一听此事,顿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心神不宁之余再叫上陶方,赶赴至老太爷乌氏处。

“果真有此事?”乌氏闻言也大吃一惊。

项少龙点头道:“此事非同小可,孙婿不敢自行做主,所以与爹爹一起来请教爷爷。”

乌应元道:“爹,您与赵王君臣数十年,你定是最了解孝成王此人了。”

乌氏再三思量,皱眉道:“所谓无风不起浪,孝成王自即位以来虽然软弱,却并不昏庸糊涂。当初任用赵括决战长平并非你们所能想像的那么简单。”

项少龙大为一惊,这种隐藏的史实绝对富有爆炸性。

“这些年来此事我们早已闭口不谈,但事到如今,老夫也不想把这个事带进中。”乌氏道。乌应元竟然也不知道,问道:“是何事如此保密?为何连孩儿也不知?”

乌氏叹气道:“此事举国上下只有五个人知晓。其中二人已死,就是前赵相平原公子和马服君赵奢。另外三人就是老夫,大将军廉颇,还有孝成王自己。”

“想当年,赵主父(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被公子李成、李兑饿死在沙丘宫。后来李兑成了赵国相,与公子成专断国政数年。惠文王时期,赵国已经成了诸侯国里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确实是这样,惠文王的时候,齐国已经不再强盛,而赵国也因为两代明主的励精图治从“四战之国”变成了战国后期惟一一个足以和秦国抗衡的强国。

“大王即位以来,一直想效仿先祖之志,无奈蔺相如早逝,族叔平原君赵胜有私心之嫌,廉颇有勇无谋,当时的李牧也未曾起家,唯有一个赵奢忠心耿耿,却也只能与平原君平分秋色。所以大王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