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深圳,今夜激情澎湃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章(2 / 2)

嫣然看见了我,大笑了起来,骂道“死样子,有人要剪掉你的小弟弟呢,还不快跑!”

她既然敢这么说,保准已没任何危险了,我稍稍整理了一下狼狈不堪的脸皮,嚣张地踱了出来。

嫣然微笑的看着我,“还没走呢,你敢这么嚣张!哈哈!”

我猛地从后面将她抱起来,重重地丢在床上,然后压在了她的身上,在脖子上亲了两口,然后搔她的腰眼,直到她笑到求饶才罢手。

“刚才他是谁?”我问。其实这是我一直最关心的问题,我一直都怀疑她也许是哪个香港大款包养的情妇,在空闲的时候出来觅野食才选上了我的。

“就不告诉你!”她还挺倔的,我便又抓她的腰,却被她挣脱开了。我再想继续的时候。她很正色的告诉我,“你今天必须陪我到仙湖弘法寺烧香后,我才会告诉你!”

我说:“为什么,你真的信佛?我可是对此狗屁不通的!不去行不?”

“你只要跟着就行了,又不要你拜!不去是绝对不行,要不你永远也别想再见到我了!”她好像很认真,一副深思熟虑过的样子。

我想了想,算了,早早地知道真相也好,免得心里没有个数,再者我也确实觉得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女人。

“我最近有些小忙,这样吧,我先给领导打个电话再说吧。”

在嫣然的监督下,我给李钰打了个电话。

李钰正好在“蓝月亮”,告诉我,飚子从昨天我走后就把小屁股给带走了,都现在还没有给送回来,别的也没有什么事,慕华和他都在店里看着。

打飚子的手机,关机。暂不管他们了。

怡景花园离仙湖很近,开车很快就到了。来深圳也几年了,只是听说我还真的没有来过仙湖,更没有想到这么个浮躁的城市居然还藏有气势宏大的“弘法寺”,看来广东的信男善女们不是浪得虚名。想想身边的这位嫣然不会真的是个信徒吧,我心里直犯嘀咕。

今天是星期天,人还不少,寺院底下的停车厂几乎停满了各色的车子,光德国的“双b”就有很多。在深圳就是这样,只要你有钱,你就是个有地位开好车的高档人。

人都是越有钱就越害怕失去,于是不管好人坏人,烧香拜佛成风,乞求财运和平安。同时大把的银子流向和尚庙和姑子庵。这些人也不想想,佛祖哪里能够忙得过来呢,我一边嘀咕着随嫣然上台阶,正式进入寺院。

一位僧人单手立于胸前,快步迎上来对嫣然说,“阿弥陀佛!女施主,这边请。”

嫣然也不言语,用眼神示意我跟着就行。反正上了贼船,就听你使唤呗,我心里想。

那和尚箭步如飞的上着台阶,看我和嫣然要跟上有点吃力,便小等一下。

今天上香的人特别的多,男女老少的几乎挤满了整个院子。前面的僧人通过了一个半月形的偏门,转过生活区来到了一个禅房前,示意我们稍等一下,他便进去了。

我感到很纳闷,就坏笑着问嫣然,“这是这么回事,好像他们对你很熟啊?”

嫣然不语,只是示意我不要说话就行。

片刻工夫,那僧人让我们进去。

进去禅房,里面有些暗,没有开灯,只是透过窗户的自然光线。

一位老年僧人盘坐在一个蒲团上,见我们进来便示意我们在他面前的黄布蒲团上坐下。

老和尚七十多岁的年纪,也许是因为常年吃素的缘故,有些偏瘦,但精神很好。手里拿着一串念珠不停地扒拉着,抬头目光很慈祥地上下打量着我。

我感觉浑身的不自在,因我从来就没有被人这么盯过,也对佛教没什么太大的兴趣。更有近年来,媒体关于假僧人骗人的报道不断,我意识里便有了和尚里的好人不多的结论。这种思想的先入为主,导致我很多时候是戴着有色眼睛去看这些僧人的。但眼前的这位老人,却容不得我有太多的想法,只有规规矩矩的坐着,静观事情的发展。

心中不免惊奇,深圳只有短短二十年的建市时间,这个寺庙也是后来修建的,怎么能有这么老的和尚;再者今天的香客很多,为何只对我们这般礼遇,看来这身边的嫣然绝非平常的女子了。

“嫣然姑娘,你身边的这位是?”和尚声音很轻地问。

嫣然答道:“是我上次给您提到过的那个人!”言语中充满了敬重和喜悦。

我心里一惊,我竟然成了他们谈论的主角,大感意外。

老和尚这时略微的点了点头,看了看我后笑着对嫣然说:“喔,女施主有眼力!”

嫣然脸有点泛红,赶忙岔开话题,“长老,接着上次的内容,今天再给我讲一个公案吧!”

敢情这位是长老啊,肯定德高望重,又听他言语中有夸奖我的意思,我心里还是比较开心。心想,我的俊朗外形加上面皮的伪善不光让世俗人称道,原来出家之人也看我不穿。说到这里,我当然是联想到这几年我在各地玩女人的事情,其实除了这点不好还有经常打打架外,我还真没有什么大恶的地方,只是我内心却总是不把自己当好人吧。

刚才嫣然言语中所提到的“公案”一词,我倒是在一些电视剧中听说过。这不同于公府的案牍,而是一些在佛教的发展历史中禅宗的一些小故事,听说对一些修行的僧人很重要,有点拨迷雾的功效。原来这嫣然是让我陪她来听老和尚讲故事来了,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来,这时又不敢发作,只好想既来之,则安之,慢慢熬吧。

第一章

我想我会飞翔

老和尚略微定了定神,便说:“我开始了,女施主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及时问我。”

“相传唐朝的慧能法师受五祖弘忍伏法传衣后,便在深山老林中隐居了十几年。仪凤元年的时候应邀去广州的法性寺听一位大法师讲法。慧能走到寺门前的时候,看到两个守门的小僧人在争论,主题是门前的一面幡随风飘动的情景。一位说:是风在动,从而引起了幡的动;而另一位却说是幡在动。慧能便上前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啊!两位听后,很是惊诧不已,后来传开了,便成了禅宗历史上有名的公案:非风非幡。”

嫣然似懂非懂地听着,不时地还请教长老“什么是幡”、“什么是五祖法师”的问题,好像还挺执着的。

我心里想,这有什么难的,按照科学的解释肯定是风动带动了幡动嘛,干吗非得要将两个原因分开来争辩,这些和尚们真的无聊透顶了,那老慧能竟然还说是什么心动,这是哪跟哪,根本是两码子事嘛。怪不得修行的僧人们几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