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格。”
小野回眼看自己军队,小野看到的脸上,没有恐惧,没有愤怒,只有坚毅,坚定。这才是帝国军队,这才是帝国的骄傲。
独立旅进行了重新编组。令刘理中校有些不解的是,独立旅并没有实行扩编,只是在原有的暂105团的基础的进行有限的扩编,将原暂105团的二营和新成立的一个营,合编为暂103团。而暂105团事实上进行了缩编。随后暂103团就开进了黄山山区的安庆沟地区进行整训。难道独立旅只用两个营就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独立旅旅部设在青龙。青龙依山傍水,一条无名小河在此经过,向下汇入西津河。确是好风景。一条小山道向东经大货窑,再转更小的山路,可达小王村、紫云庵、西王村一带,现暂105团二营,原三营就驻扎于此。二营的原防地已由转到这些。这里原是一营的防地。此处山林更深更密,利于休整。而一营则喜滋滋地进旗杆村、紫竹园为基地的原三营的防地。
日军踩响第二颗地雷的时候,旅部就接到了通报,日军一个半大队,一个炮兵中队,共约二千百人,从宣城出发,向宁国方向行进,与一营已发生接触。日军一个半大队一个炮兵中队足以将国军的一个野战军打得狼狈不堪啊。刚来宁国的时候,刘理中校还是眼高于顶的。他可是参加过上海大战的。两次大战都参加过。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那可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点陆海空立体作战。当然海空军日军要强得多。但陆军,刘理中校作为陆军的一员,还是不服的,如果日军不是因为有强大的海空力量,中国陆军在上海不会战败。
郑雄曾经向刘理请教过对日作战的经验,询问过刘理亲自参加过的战斗的细节,日军的火力,队形,作战方式。也组织过一个营以上军官参加的会议,请刘理作了一个对日作战经验的长篇讲话。这个会议上,如果日军没有强大的海空军支持,中国陆军在上海会不会战败,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争论。是争论就会有正反两方。郑雄最后说了一句:
“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无论打到什么田地,穷尽输光不要紧,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在座的都知道这是一代名将蒋百里的名言。会场当时一片静默。随后郑雄说:
“刚才大家讨论的话题有点空洞。我看意义不大。中国人基本上都是战略家,我是这样认为的,至少相对于外国人而言。今天这个会议我是想让大家多讨论一下对日作战的战术战法问题。针对日军的特点,制定我们的战术。”
这一番话,使刘理多看了他两眼。
今天刘理决定好好向郑雄请教请教。在旅部见到了郑雄。旅部设在一个平地上,有三个野战帐篷。分别是电报室、参谋室,旅长室。这里的山民撤走的就比较少了。有些靠道路较近的山民都转到这里,于是房屋就紧张了。刘理不知道独立旅的野战帐蓬是哪里来的。现在山民大都进山狩猎了。他们打到的猎物,可以和独立旅换大米、油、盐、布匹等物资。独立旅的这些贮备似乎很多。也不知他们藏匿在哪里。这当然是军事机密了。刘理中校也没问过。旅长室有三张简易的随时可拆成桌面和腿的米见方方桌。桌面也可以折叠,转移起来很方便。
“郑旅长,我这是向你请教了,这仗准备怎么打?”
郑雄看了刘理半晌,才说:
“你想知道?”
“是的。”
“那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事,你考虑好了?”
一边正用画图器在地图上标画的蒋参谋长苦笑了一下,心说:
“这家伙又来了。”
“看来是还没考虑好,没考虑好,我就不说了。”郑雄笑呵呵地说。
“你就这么想我成为你旅的人。”
“那当然。”
郑雄放下手中的活,叫卫兵张扬倒两杯水来。蒋参谋长不禁摇摇头。这家伙又准备开始口水大战了。想当初我们那可怜的十七个兄弟就是吃不消他的口水大战,来到保安团的。这个姓刘的人不错,千万得顶住啊。
刘理中校过了一会,叫张扬拿过来一个毛巾,时不时地擦一下脸。郑雄这家伙的口水实在太多了。最后刘理中校把毛巾干脆覆盖在脸上。蒋参谋长楞了一下。服了。这刘理中校还不是一般的帅。是太帅了!蒋参谋长已受不了了,拿着地图去参谋室。
“蒋参谋长,你忙你的,我们不影响你。”
郑雄说。蒋参谋长忙说:
“我是有事要与参谋室讨论一下。”
溜了。
张扬早就溜了。张扬在帐外十米冷着脸站军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