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民办教师大整顿_师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回 民办教师大整顿(1 / 2)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份,澄城县文教局要对现有民办教师进行一次大整顿。目的是清退一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混进来的不合格民办教师,当时采取的办法是一考二听三查(考察教师的知识水平;听教师的授课能力,听学生评议;查备课,查作业,查教学效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将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进行清退,留用的民办教师统一由县文教局颁发任用证书,并宣布此后将不再招收民办教师。

十一月五日,由县文教局命题,对全县的民办教师进行了一次统一考试。这次考试的科目分语文和数学两门,知识范围为初中内容。

十一月十日,刘相俊骑着自行车来到学校。他刚一进校门,看见杨世俊从教室走过来,就高兴地说:“哎呀,我说杨世俊,你真是红萝卜蘸辣子——吃出没看出。”

杨世俊没有搞清楚刘相俊在说什么,问道:“刘老师,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相俊笑着说:“什么意思,你的考试成绩在咱杨家洼是第一名,在全冯原公社也是拔尖子呢!”

杨世俊跟随刘相俊来到办公室,刘相俊拿出他自己摘录的成绩单,递给杨世俊说:“你看看,这不是成绩单吗?”

杨世俊拿到成绩单看了一下,自己的语文得了八十五分,数学得了九十六分,其次是白军民的语文得了六十五分,其他教师的考试成绩均不及格,最少的得了三十二分。

刘相俊指着成绩单说:“你看你看,其他教师的两门成绩加在一起,还没有你的一门成绩高呢!”

杨世俊说:“这也不奇怪,我的年龄最小,是高中毕业,而其他老师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并且都有十几年教龄了,他们肯定考不过新教师。”

刘相俊笑着说:“你说对了,人常说:‘老年教师怕考,中年教师怕查,青年教师怕听’,看来这还是真的。”

十一月二十日,县文教局派了一支整顿民办教师队伍的工作队,分别驻扎在各大队学校进行蹲点工作。被分到杨家洼小学的蹲点教师是寺前公社的赵新堂,此人大约四十多岁,很少言语,从来不和别人说笑,见人总是冷眼相待,让人难以接近。

赵新堂来到学校的当天晚上,就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相俊先向大家做了简要介绍,他说:“同志们!为了搞好目前的民办教师大整顿工作,县文教局派赵新堂老师来驻扎我校主持工作,现在就让赵老师给大家讲几句话,大家欢迎。”

一阵掌声过后,赵新堂说:“同志们!我首先向大家说明一下,这次民办教师大整顿工作是县文教局的旨意,我来咱们这里工作,也是受县文教局的委托而来的。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的工作,决不允许少数人在这次民办教师大整顿工作中制造任何障碍,否则我们将要依法制裁。”

他喝了一口茶,然后心平气和地说:“现在民办教师大整顿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听课,听学生评议。关于听课问题,我看还是大家集体来听,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个是通过听课,谁的课讲得好,谁的课讲得不好,大家来评议,要不然你们还会说我是独断专行呢。”

说到这里,他又对刘相俊说:“刘校长,我看是这样,由于这次民办教师大整顿工作时间短,任务紧,咱明天就开始听课吧!你觉得怎么样?”

刘相俊连连称是,说:“能行,能行。你说咋办咱就咋办。”

赵新堂说:“那就让刘校长把明天的听课工作具体安排一下。”

刘相俊说:“同志们!关于听课这件事,每个民办教师都要经过这一关,我给大家排个顺序吧,咱们先从五年级开始,由高年级到低年级依次往下听,最后听单设初小的课。明天咱就先听杨世俊和白军民的课,大家觉得怎么样?”

全体教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能行,能行。”

刘相俊说:“好!如果大家没有意见的话,今天晚上的会就开到这里,散会。”

作为一个民办教师来说,每月除了挣二十六个劳动日的工分以外,还能享受四元钱的生活补助,和公办教师相比确实工资少得可怜。但对一年毫无收入的农民来说,却把这四元钱看在眼里。正如大队会计王贵保在一次教师会上所说的:“你们一个月瞎好还有四块钱的工资,像我们一年到头没有人给一分钱。”的确,当时农民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一个劳动日投五分钱的生产队还为数不少,难怪人们把民办教师每月这四块钱的生活补助看得十分重要。

如果在这次民办教师大整顿中真的被清退了,他们一个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没脸见人;另一个是得不到这几元钱的生活补贴款,家里买辣子买盐都没钱。因此,没有一个民办教师愿意被清退。

为了备好一节课,民办教师通宵达旦,竭尽全力地工作,争取得到听课者的满意。

十一月二十一日早上,第一节课就听杨世俊的数学课,预备铃响了,全体老师都走进五年级教室准备听课。第二次铃声响后,杨世俊大步走上讲台,他稳定了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有关计算,现在我要提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必须认真回答。”

他拿出一个圆柱体模具,问大家哪个是底面?哪个是侧面?哪个是表面?表面积怎样计算?体积怎样计算?

同学们都回答得比较准确。

他又拿出一个圆锥体模具提问道:“圆锥有没有侧面和底面?”

大家齐声说:“有!”

杨世俊又问:“哪个是底面?哪个是侧面?”

同学们的回答也基本正确。

杨世俊对大家说:“这个圆锥体的侧面积我们现在还不会计算,将来大家升入中学以后就会计算了。不过,我们大家已经学习了计算圆锥的体积,那么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杨世俊把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逐个写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公式表。然后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能只满足于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计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体的应用’。”

他在黑板的上部整整齐齐地写了“圆柱体的应用”几个字。然后挂上小黑板出示例题。这道例题是:

有一圆柱体小麦囤,量得它的底面直径是6尺,囤内小麦的高度是4.5尺,如果每立方尺小麦的重量是60斤。这囤小麦约重多少斤?

杨世俊在分析题意时给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柱体图形,他在上课前预先用一根铁丝折成“凵”形,用作椭圆的两个焦点,再用一条绳子制成一个圈,这条绳子的总长度比椭圆上两个焦点距离的二倍稍大一些。画图时,他先把“凵”形铁丝的两端固定在黑板上,再将绳子套在“凵”形架上,然后用粉笔将绳子拉紧转一个圈,就画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圆柱体底面。两个底面画完了,再靠两个底面的外部画两条切线就形成一个圆柱体图形。

赵新堂是一个仔细人,他对教师讲的每一节课都要作详细记载。他本身是一个数学教师,在这一节课中,对杨世俊的自制教具特别感兴趣。

下课后,赵新堂对刘相俊说:“杨世俊能把高中画椭圆的知识跟制作小学数学教具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新教师,能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啊!”

刘相俊说:“杨世俊的数学课讲得好,这是杨家洼大队的所有人公认的。”

经过将近一星期的时间,于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全大队所有民办教师的课都听过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晚上,杨世俊坐在办公室备课,白军民走到他跟前,神气十足地说:“世俊,我刚才听到一个好消息,你想知道吗?”

杨世俊问:“什么好消息?”

白军民说:“我从刘校长那里打听过了,在这次听课活动中,赵老师最为满意的只有两节课,一节是你的数学课;另一节则是我的语文课,对其他老师的讲课都不满意。看来咱两个人的听课这一关总算过了。”

杨世俊说:“只要咱把心尽到了,这‘听课关’过不过我觉得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贻误学生。如果咱真的‘听课关’过不了,说明咱的水平差,我情愿卷上被子回家,也不耽误学生的学业。”

白军民说:“你是知道你这回清退不了了,才这样说哩。如果真的让你回家,你愿意吗?”

杨世俊说:“如果组织上确实认为我不会教书,我心甘情愿回家种田。”

白军民说:“算了算了,你不说实话,我不跟你说了,快赶紧备课吧!”

杨世俊十分认真地说:“我说的的确都是实话,如果人家认为咱不会教书,咱为什么还要懒在学校不走呢?这样勉勉强强地留下来,结果既害了学生,也害了自己。”

白军民还是不相信,摇了摇头,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备课去了。

第二天早上,赵新堂利用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他们对老师讲课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中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对杨世俊讲的数学课表示满意。

晚上赵新堂来到杨世俊的办公室,杨世俊知道赵新堂不会抽烟,就端来一杯茶递了上来。赵新堂边喝茶边对杨世俊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考察,我发现你的课确实讲得好,学生威望也高,还能动脑筋制作教具,是教育界的一个好苗苗。以后要好好干,争取在教育事业上干出成绩来。”

杨世俊说:“我决不辜负赵老师对我的重望,一定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争取在教育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赵新堂说:“我这个人当了十几年小学校长,一直都很重视对人才的利用。自从听了你的课以后,我就想跟你谈话,但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看了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后,觉得有必要专门找你坐坐,和你谈谈心。”

杨世俊说:“赵老师,我们民办教师都说你的架子大,和凡人不答话,可没想到你还是个热心人。”

赵新堂说:“我这个人和你一样,做事说一不二,说是钉子便是铁,不会油嘴滑舌,从来也不会给人操什么坏心眼。”

杨世俊说:“我们民办教师就需要你这样的好校长。”

赵新堂说:“好了,你们还忙着备课呢,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就起身要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