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攻山之②决策_龙行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焚林攻山之②决策(1 / 1)

其实,张定边等人为了出奇制胜,放弃顺江东去的水路不走,偏偏走旱路。武昌至江州只有二三百里路,走水路半天便可到达,若走旱路,至少需要一天一夜。不过,段飞虎等人久处山东,武功虽高,却不识水性,也唯有放弃水路。

张定边眼见对方已经发起进攻,也急忙指挥放炮。斗了片刻,双方渐渐接近,各有死伤。李文忠再次挥剑指向对面,喝道“放箭。”万箭齐飞,俱在那一瞬间。张定边部下中箭者甚多,或倒在船上,或翻至大江中,战况极其激烈。

少顷,两军越打越近,张定边部下不少船只靠了岸,纷纷举刀挺剑上岸厮杀。李文忠指挥若定,亲自领兵上阵,一剑一个。众将士更是勇猛杀敌,毫不畏惧,人人以一敌二。

正当双方打得天昏地暗之时,南面驰来一名少将,直接奔近李文忠,慌慌忙忙地跳下战马,满面汗水,抱拳道“李将军,城外突然冲出一大批江湖人士,个个武功高强,我军士兵将要抵挡不住,请将军速速回城助阵。”李文忠不禁大惊,忙道“众将士听令,火速回城内支援。”策动骏马,飞一般地向北大门奔驰。

张定边哈哈大笑道“打不过就想逃跑。嘿嘿!贼将休想逃,看看本将军的厉害。”率领全部人马,大声喝道“攻城。”四五万军兵齐冲北大门,黑鸦鸦地一大片,均想攻破此城,抢得第一头功。

李文忠率兵打退南门和东门的武林人士,进入城中,急忙调兵加强四门的镇守,并遣人去龙兴搬救兵。张定边乘势猛攻,又会合了段飞虎和司马无敌两队人马,战势极为激烈。

刚才段飞虎等人也是攻城心急,本来集中兵力只攻其一,那么江州城不久便被攻破,可他们却偏偏齐攻四门,因此,连续进攻了半个多时辰,都未能攻下。

张定边军兵虽多,但不齐心协力;而李文忠全城只有一万余士兵,但他们个个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团结一致,致使张定边一连猛攻了两天,始终不得胜利。

第二天夜,张定边和司马无敌、段飞虎等人正在军营中商议如何进攻的计划。张定边急道“江州连攻两天都不克,段帮主和司马庄主可有方法破城?”司马无敌道“这次久攻不破,肯定是对方将兵一心,互相团结;而我方军心不振,缺乏动力和斗志。如果每位士兵先赏银五两,破城之后再给二十两,我看军心必定大振,明天攻破便轻而易举。”

段飞虎点头道“此计可行。还有一点,俺方如果乘敌方虚弱之处加以重击,破城的希望更大。依段某看来,西门是全城最弱处,明天攻城俺和无敌兄率领一千弟子亲自进攻。只要西门一破,其余三门根本不用吹灰之力,半个时辰便可攻克。”

张定边半喜半忧,挠了挠额头道“两位所言极是,不过……不过……这……几十万两银子……。”听到这里,段飞虎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此事张将军不必操心,段某自有办法。”张定边心中大乐,喜道“段帮主真是大人有大量,待攻城立功之后,本将军一定启奏陛下将头等大功赐给你。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今晚就动手。”段飞虎摇头道“此时不急,明天依计行事,江州城稳破不可。”

当晚,段飞虎和司马无敌想尽办法凑齐了二十万两银子,一人五两地发了下去。众将士领了银子,心中欢喜无限,又听说破城之后再有二十两,立即将刀磨快、枪磨尖、斧磨利,干劲十足。

次日,江州城墙依然坚固如初,并有重兵把守,李文忠也时时不忘巡视。未到晌午,天空突然刮起大风,彤云密布,四周锣鼓喧天,响入云宵,数万士兵纷纷围城而来。

没过多久,早将江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各处人叫马嘶、刀剑森森。张定边站在城下大喝道“贼将,吾大汉国天兵已至,还不速速弃城投降,否则,汝等定当死无全尸。”

李文忠听在耳中,怒在心里,对骂道“奸贼,有何本事尽管使出来,本将军绝不会弃城投降。若有胆量和本将军单打独斗,我一定奉陪到底,一定教你身首异处。”

张定边听罢,心中极不服气,很想和他较量较量,若不是为了拖住李文忠好让段飞虎等人从西门乘虚而入的话,他此刻早就攻城了。眼下只有忍住那口恶气,喝道“吾再给汝一次投降的机会,从不从?”刚说毕,一支狼牙箭直飞张定边心窝,听得铮地一声响,那支狼牙箭居然没有穿过他身体,反而掉落在地。

张定边当时一惊,后退两步,当即又仰笑道“贼将,没想到吧!吾身上穿有三件黄金甲,即使一百支狼牙箭射过来,吾也安然无事。”刚才那一箭确是李文忠射的,虽然相隔十数丈,却能瞄准对方的心窝,可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箭手。

李文忠喝道“少罗嗦,今天不将你们打退,我便不成人。”正说之际,一人急喘吁吁来到他身前,道“李将军,李将军,大事不妙,西门被冲破了。”他身子一颤,脸色铁青,急道“青工队,你们统统随我去支援西门,其余各队按步就班。”匆匆赶往西门。

张定边哈哈大笑,道“贼将,看你往哪里跑?”大呼攻城。其部下士兵昨晚得了赏银,今天个个踊跃、斗志昂扬,各自背弓搭箭、执刀提枪,拼了命地向前冲。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整个江州城全被攻破,死伤无数。李文忠因寡不敌众,被射中一箭,领着残兵败将边战边往南逃走。

张定边攻下江州后,立刻让人写信传给陈友谅,说江州已经攻克,全面大捷,待整顿好军马,再夺湖口。

翌日,张定边又将湖口攻克。湖口守将战死,其余的将士不是战死就是逃回应天,伤亡惨重。

应天昔日称金陵,是帝王之都,此刻被朱元璋占据,成为他的都府。朱元璋表面上依附韩林儿,其实他早想摆脱韩林儿的束缚,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愿。

应天府中,朱元璋听说刚夺取的江州和湖口又被对方抢夺了回去,心中不禁又惊又怒,急忙派人请军师刘基、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前来商议。须臾间,刘基、徐达、常遇春等数十位文人武士皆来至朱元璋座下。

朱元璋心中虽气,但在众人面前却始终不露愤怒之色,笑迎道“各位都到齐了,据探子回报,昨日江州和湖口均已失守。朱某看此事非同寻常,特地请各位前来商讨。”说时已经让侍者去沏茶倒水,送至各人面前。

话刚说完,一位身材高挑、浓眉大眼的军汉拍桌怒道“主公,属下愿亲自领兵重夺江州和湖口,若攻不克,依军法处置。”此刻一位朱颜黑发、皓齿明眸、身披金丝战袍的人微笑道“常将军暂且息怒,此战必有蹊跷,先分析战况再作决定。”突然走向一位手执羽扇的中年汉子身旁,道“刘先生有何看法?”

刘基摇了摇羽扇,问朱元璋道“主公,你可听说江州和湖口为何失守吗?”朱元璋端坐大殿之上,此时听了这话,站起身来,道“刚才听探子说,这场战争陈军有一个名为青龙帮的江湖门派顶力相助,故才让张定边几天之内攻克了下来。”

刘基不慌不忙道“刘某果真猜得八九分。听一些江湖朋友说,青龙帮是近年来江湖中第一大帮,帮中弟子数万,分布在天下各个角落,江湖地位和少林、武当两派相若。应天城外的虎啸堂便是其分堂之一,听说有一千多人,个个武艺精湛,以一敌二。因此,我方万万不能和这些武林人士相抵抗,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

朱元璋也无计可施,急道“那该如何是好,难道让他们得寸进尺、无法无天不成?”话犹未了,却听那位军汉又道“我们岂是胆小怕事之人,一个小小的江湖帮派有何惧哉。主公,属下先去灭了虎啸堂,再去夺回江州和湖口,如何?”

众所周知,常遇春是个性急之人,英勇威猛,为朱元璋立下许许多多的汗马功劳。他有一点很不得人心,就是每破城之后,喜爱大肆屠城。因此,有些城镇守将听说常遇春来到,那是连夜装好衣饰,抓紧时间逃跑,只怕稍晚一刻,便要遭到灭亡之灾。

刘基听了他一番言语,和声细气道“常将军义勇盖天,天底下谁没听说过‘常遇春’三个字。可是此事并非英勇所能及,而是要有足够的实力。主公,以刘某之见,应该采取‘江湖人解江湖事’。”

大家听了‘江湖人解江湖事’,大都不解其义。朱元璋走至刘基身边,问道“老先生,朱某读书不多,还望你能明言细说。”众将士和谋士均想知道究竟,没一人敢言语,竖起耳朵听刘基解释。

大殿上静寂无声,只听见刘基轻轻地吸了一口气,道“主公,近几个月您可曾听说过玉麒麟之事?”朱元璋道“此事凡是有耳朵之人都听说过,据说它能开启宝藏和神功之门。起初传说在古天航的手中,后来又听说在东方红的手里,无论是各个反王还是江湖各个门派,都想得到此物。为此,江湖各个门派你杀我夺,流血成河。”

玉麒麟之事只要满过十岁的人皆略知一二,在场的人无一人不晓得。刘基微笑一声,补充道“陈友谅和察罕贴木儿也去抢夺过,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察罕为此还送上了性命,陈友谅在野人林中也遭到野人的袭击,吓得屁滚尿流。”

朱元璋对此事十分清楚,去年由于害怕察罕的势力,忙遣使者与其通好。可察罕一死,朱元璋便和他脱离关系,不受大元王朝所赐的官职,且不停地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朱元璋道“这些事朱某都知道。老先生,先说要点,时间紧迫。”余人此时也十分心急,恨不得刘基一口气把话说完。刘基不慌不忙,摇晃着手中的羽扇,道“此事不能急,待刘某慢慢说来。大家都知道玉麒麟持有者是昔日仁义大侠之子古天航,此人因身有宝物而被江湖各派追杀,更在本届武林争霸大会侥幸夺得霸主之位。原本想隐姓埋名的他,夺得霸主之位后,却被说露了身份,致使江湖上再次掀起追捕他的浪头。在西山岛主谢木秋的帮助下,最终逃亡到人神共惧的地带――野人林。而在此时,又有人说玉麒麟落在东方红的手中。此人大家应该熟悉,曾经南来辅助过主公,因受不了主公的管制,又吃过两次败仗,终于恨恨地离去。”

说到这里,突然转口道“主公,如果我军能得到像东方红、谢木秋、古天航等人的帮助,那此事便成为江湖之事,当然由江湖中人去解决。如果有他们为我军打前锋,再加上我军的力量,别说是区区一个江州,便是大汉国首都在不久的将来也照样拿下。”

众人这时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均暗赞刘基计策高明。朱元璋喜优参半,道“此计确实不错,可是去哪里找他们呢?况且,天地教已被河南王折服,险些全教覆灭,以他们之力,能够帮助我军吗?”刘基道“主公此言差矣,当今天下,各个反王都在广收江湖门派人士,并设立正式的练武场地。这件事我军一定要效仿,而且还要比他们做得更加出色。”

朱元璋心急问道“如何做法?”刘基道“主公从明日起,可在应天设立专门的英雄豪杰聚集所,取名为群英会,将招纳而来的英雄豪杰,按武功高低每人赐坐一把交椅,并发食禄。并且每月选出一名武武功最高的人作为群英会会主,由他领导群雄,团结合作,一致对外。但是,选拔英雄豪杰之时要精选,被选者应该是武德兼备、有侠义心肠。以上只是其一,还有一点就是请主公派人去野人林,将西山岛主谢木秋和古天航邀请出山,因为二人和青龙帮水火不容,又十分侠义,若得他们相助,今后这种棘手之事便迎刃而解。可是,他们能否愿意下山助阵,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得一试。”

众人皆知谢木秋的为人,武德双修,极具诚信,更兼有侠义心肠,倘若由他领导群雄,那真是再好不过。而古天航人人熟悉,既是仁义大侠的后人,又是本届青少年武林霸主,武功虽然一般,但侠义精神十足,绝对靠得住。

大家都觉得刘基所言极当,均道“好,好!”刘基笑了笑,沉默了片刻,忽道“主公,刘某倒有一计能使二人下山助阵。”朱元璋喜道“有何妙计,请快快说来听听。”

刘基道“刚才刘某突然想起一事,青龙帮帮主名叫段飞虎,山东人士,曾经追杀过几次谢木秋和古天航。前不久,听说他和陈友谅部将张定边再次袭击谢木秋等人,不过,半路中杀出一个武当派和一只巨大、凶猛的野人。因此,段飞虎和张定边大败而归,并密言先烧野人林、再灭武当派。谢木秋和古天航等一大批江湖勇士都在野人林中,如果烧毁了野人林,他们哪还有藏身之处。”

朱元璋听到此,立即醒悟,笑道“老先生的意思是将这个消息传至他们的耳中,以此激励他们下山。倘若陈友谅他们真的实施火烧野人林的话,我军也能尽一份力,等到事情平息后,再好言相劝,一同请他们入居群英会。”刘基点头道“主公英明,一说就通。”余人此时更加明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军师好计策。”

刘基轻轻一笑,道“小小计策,不足挂齿。眼前最要紧是令李将军不要反攻,先让陈友谅部下自夸自擂,得意几天,等到我方各路英雄豪杰招纳整齐时,再一起反攻,势必打得陈友谅落花流水,大败而归。”双眼四顾,又道“诸多将士中,有哪位愿往野人林一趟?但此去不得声张,要严守秘密,更有一定的危险性。”

众将士心知这次任务重大,危险万分,倘若遇上野人的话,不被它吓死也被它一脚踹死。

少顷,朱元璋不见一人向前站出,于是目光向各人扫视,总希望有人自愿领命。又过片刻,突见二人同时向前站出,拱手道“属下愿意走一趟。”众人一看,却是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军。

朱元璋欢喜道“两位将军一同请命,好让朱某高兴,不过,两位只能去一位,留下一位镇守应天。”徐达向来随和、谦让,自行退出道“既然如此,那还是常将军去吧,徐某留下。”朱元璋喜道“好。”正想传下命令,却被刘基打断,道“主公,这个任务虽然不是十分重大,但必须具有亲和力和能说会道之人前往才能完成。常将军胆大勇猛,世人难敌,留守应天那是再好不过,并且我军还有很多重大任务让常将军去完成。依刘某之见,这去野人林的任务就交给徐将军担当,如何?”

大家都感觉如此最好,徐达不仅英勇神武,更有用兵如神、能说会道之技;而常遇春冲动鲁莽,一副凶神恶煞的面貌,行军打仗确实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可让他去招贤纳士、要说要劝的,还真是应付不来。常遇春知道刘基的用意,呵呵笑道“要常某去招贤纳士,那比骑马打仗难得多。好,好,徐兄弟去吧!我去打仗。”

在场的人听罢,都不禁暗笑。朱元璋于是传令,派徐达率领两百名勇士前往野人林招纳谢、古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