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仕途之舟荡向何方1_宫殇:赵姬与秦帝国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仕途之舟荡向何方1(1 / 1)

原君一样一夜未眠的还有吕不韦。

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没有资格参加赵王宫内关于是否接受上党郡归附的早朝廷辩,他还不知道赵王已经决定派兵援助上党郡,但吕不韦对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再清楚不过的,他知道自己在丢弃三千军士于上党城这件事上是有很大责任的,如果没有给自己垫背的平原君,他那颗忐忑的心恐怕早已跳出了胸膛!他对玉姬所说的话是安慰心上人,也是自己故作镇定。自古军事无小事,这点道理吕不韦还是懂得的。他对平原君能否完全遮掩弃兵上党的事始终惴惴不安。

除了惴惴不安之外,吕不韦的心情还笼罩着一层抑郁色彩。自从吕不韦去了一趟上党郡,他开始怀疑自己过去对天下形势的认识和判断。多年来,吕不韦一直认为赵国是最值得倚靠的强国,但现在这种信心已在动摇。

自从上党之行后,在吕不韦的潜意识中,他就觉得未来的世界可能不是赵国的,而是秦国的,尽管吕不韦并不喜欢秦国和秦人。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三皇五帝以来就验证了的规律,分崩离析数百年的天下该到统一的时候了,未来是统一于赵国?还是被秦国人统一?吕不韦说不清楚,但现在似乎觉得秦国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更大些。如果未来果真如此,那么,吕不韦孜孜以求在赵国的仕途就显得幼稚而可笑!

在这个动乱不已的时代,明智的人是善于保护自己的。

在这一点上,吕不韦最佩服的是齐国孟尝君,“狡兔三窟”的故事包含了多么深奥的人生哲学啊!正因为孟尝君在薛邑、在魏国、在临淄为自己营建了三个安身庇护之所,才使他能够长久地保持尊崇的地位和荣华富贵。

“智者——孟尝君也!”吕不韦感慨地叹道。

吕不韦也曾想过营建庇护自己的三个窟穴,不过,他想营建的窟穴在形式上有别与孟尝君。吕不韦认为,庇护人生的三个最佳窟穴是金钱、美女和地位。吕不韦已经富甲一方,有了金钱,美女便会唾手可得,现在所缺的就是政治地位,就是尚未明确的仕途!

本来,吕不韦试图一心在赵国发展仕途,而且也为此一直在付诸努力,当他知道连赵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也不甚可靠时,他心情的郁闷就可想而知了!

吕不韦想到了秦国,因为秦国可能是这个未来世界的真正主宰。

然而,吕不韦对秦国是何其陌生!他没有去过遥远的咸阳城,甚至没有踏上秦国的土地。吕不韦对秦国的了解只限于道听途说:在那个陌生的国度,军事力量日益发展壮大,他们重视农业生产,但商业和商人不被重视,有一个性格暴戾、好大喜功的君主秦昭王。

吕不韦在内心深处油然萌生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找个熟悉情况的人了解秦国的具体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