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系花和其他人一道回家了,而顾竟成和顾裔风则马不停蹄的赶去了皇宫……彼时天将亮未亮,他们这一去倒好,可正赶上早朝了……
朝堂之上,君羡遥正笑眯眯的端坐在龙椅上。旁边一个太监拿着一卷明黄的绢卷尖声唱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维治五年,镇国将军蓝启出征乌北,战功卓著,册封从一品镇国公。赐良田五百亩,牛羊千数,黄金万两以彰圣恩;
辅国将军顾竟成多年驻军东城,劳苦功高,赐丝绸五百匹,珠玉若干,黄金万两以彰功勋。长子顾裔风品行皆优,忠勇有加,特封从三品云麾将军以彰功勋。”
这一行封赏完,皇帝还另给他二人手下副将论功行赏……值得一提的是,顾竟成所得的封赏虽少,但是他手下数名裨将俱有厚赐。就连留在东城守城的那几位,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对此,顾裔风自是有所微词,但顾竟成却一脸坦然的接受了现实。
未过多久,上头早已换了一名太监宣读其起他旨意来……
“工部尚书白斐治理黄河水涝功不可没,特进为正二品参知政事。其次子今科探花郎白羽尘,才德兼备,恭顺谦逊,特进为正三品观文殿学士。
御史中丞韩秋暂代工部尚书一职。
钦此………”
底下站着的那帮大臣闻见这一声钦此,齐齐三呼万岁。而蓝启与顾竟成等有特殊封赏的人则先后出列,单独谢恩。
君羡遥这时开口道:“朕既知二位卿家久在边疆,劳苦多年。本欲月底在公众设宴为二位卿家接风洗尘,只苦于端淑皇太妃热孝未满,暂时不宜多做安排。
但是朕心里一直记念着二位卿家赫赫军功,欲为二位卿家设宴接风,所以便拟好了借着下月初七太后寿宴时为顺便二位卿家庆功,一来借着太后大寿的喜气,二来也可以为国库节省下一笔开支。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蓝启与顾竟成闻言双双跪拜下地,叩首答道:“臣等接旨,谢主隆恩。”
宰相封续是时悠悠出列,缓缓弯下一躬,双目平视洁白的象牙笏,朗声道:“皇上戒奢以俭,赏罚分明;两位将军忠心报国,身先士卒,这实乃我昌南百姓之福!”
这丞相一语方毕,一干朝臣也尽皆顺势叩跪下去三呼万岁起来。
君羡遥则笑眯眯的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等所有人都站立起来后,他才缓缓道:“二位经军一路车马劳顿,也该回去好好休息了。今日早朝便到此为止吧,有事明日再奏……”说着,他含笑立起身来,一挥袖转身去了内殿。
而他身边那个肥胖的太监则紧跟着尖声唱道:“退…朝…”
所有的大臣又都跪下,口称:“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大殿走了出来,文物官员分两列散开,封续年迈体弱,是以走的很慢。跟在他身后的其他大臣们也不敢走的太快,只是亦步亦趋的跟着。
却恍见封续缓缓的走到了顾竟成面前,笑眯眯的道:“顾将军此行一路辛苦了。”
顾竟成闻言忙垂首作揖道:“封相言重了,顾某身子一向粗使惯了,这点劳顿还经的起。倒是封相日理万机,劳苦非常。”
封续呵呵笑道:“我这把老骨头须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便是多走两步,也都难缓过气来。老啦……”说着,他把眼看了看跟在顾竟成身后的顾裔风,对顾竟成笑着:“长公子年纪轻轻,就立此战功,前途未可限量啊。”
顾裔风闻言,慌忙垂首恭敬的答话道:“封相此言,裔风愧受了。”
封续笑着转头看向了一群往这里聚拢的大小官员,伸手捻了捻颔下白须,悠悠道:“哪里的话,你们现如今,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再过几年,昌南朝堂可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到时候豪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这把老骨头也好安心在家颐养天年了,呵呵……”
旁边一干青年官员乍闻此言神色各有不同,有人不屑,有人窃喜,有人还认真的低头思量。只是却都异口同声的讪讪道:“不敢,不敢。封相才是我昌南的顶梁之柱,我等只不过是站在封相的功荫之下碌碌乘凉罢了。”
封续也不多计较,因又问道:“大小姐可还平安?”
顾竟成道:“有劳丞相挂心,小女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