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乐休资质鲁钝,实在想不明白,既然已经有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定论,为何又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乐休遍阅典籍,道者,混沌也,自然之性也,衍化阴阳,阴称无,阳为有,套以为用,则可视作万物生于阳,而阳生于阴。阴阳二气而衍生万物。合了道生一,一生二之言。但‘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言何解?三者,何也?若依‘万物生于有’之言,则三为阳。但已有道化阴阳之言,为何又以三为阳?称什么‘三生万物’?须知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何谈生万物?”我一通连说带比划的,给这个讨论了千年都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抛出来。(后人为道德经分章节,然后断章取义的解释说,前后是在解释两个问题。可老子他自己都没分章节,我们凭什么给人家分呢?而且老子的翻译版本太多,着实令人头痛啊)
在座所有人都开始皱眉沉思,李明达也皱眉细思起来,连袁天罡也不例外。
“圣人微言大义,实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测的”李治想半天摇头叹道:“这道德经,从我蒙童之时就已会背,但如今想来,只是邯郸学步而已,实未领其精意啊”
李明达比李治沉思的时间长,然后问道:“道德经前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从此言而推,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合而为道,道以天地自然为法,道法,道法,到底是道大,还是法大?”
惊愕,高人啊就凭李明达这问题,那就不是吹的。但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来,李明达比李治要较真。
“公主殿下之言,怕是断章取义了。”袁天罡到底是半仙,很快就回答了晋阳公主的问题:“老子言‘道’,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乃天地之始也,当属先天。法为天地成而生之,当属后天。先天后天合而自成一体,是曰道法。单是论道,单是论法,均是片面之词,有欠妥当。”
李明达想了想,点头称是,谢过袁天罡。
袁天罡看看我笑道:“至于乐休之问,我却暂时未能理顺因果,怕是难以现在回答。乐休才智,果然精深,能精研道典至此,便是老道也感叹服。不如明日起,叫上淳风,咱们再细细研讨如何?”
哈?我就叉叉话题而已,至于这么较真么?
“此事大妙”李治抚掌笑道:“袁大师、太史令、乐休皆是博学百家,贯通古今之人,你等三人论道,必然精辟玄妙,我在一旁,到可趁机偷师了。”
连李明达都连连点头,双目闪光。
呃……完了,这就算完了,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这事儿闹得,跟俩大神级人物讨论道法,这不是找抽是什么
可是这事儿被李治一说,那就算是定下来了。还没得推,一推就变成看不起人了
郁闷,郁闷到想撞墙啊
又闲扯了两句,天色已近傍晚。大家一同用了斋饭后各自散伙休息了。
没辙了,抓着小道士镜元去存放经书典籍的地方,好好学习一下吧,就算弄不懂,至少也得发挥我过目不忘的本事,记住个大概不是。要不别说跟袁天罡、李淳风研讨了,就是随便来俩道士也能给我带沟里去。
唉都是瞎得瑟害的
一头钻进老君观的藏书阁,四根大蜡烛都点了,至少光线好点儿,否则费眼,这都已经劳心费神的了,要是再给眼睛弄点儿啥毛病出来,那我不亏大了。
藏书阁里书不少,但大多都是炼丹,炼气之类的,还有医药类、养身类、道术占卜类、符箓类等等,拿了两本一看,直接头晕眼花,这也看不懂啊
最后终于找到几本能看懂的,,行了,这几本不错,就它们了
盘腿坐了蒲团上开始看,不盘着不行,这儿他没椅子,全是蒲团。
一看看到半夜,两眼皮子都快耷拉到一起了,越看越糊涂,很多地方有矛盾,很多地方又似是而非的,这也太玄乎了,咱一个讲究实事求是的人还真没本事弄懂这些。最后没招了,死记硬背,懂不懂都先背下来再讲。亏的这副身板儿的脑子好,否则还真背不下来这些所谓玄之又玄的东西
后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拿着几本书当枕头直接就睡了藏书阁里。
一觉睡到第二天晌午时分,打个哈欠睁眼,结果一眼就看到李明达正蹲在我身边支着脑袋看我。
“你睡醒啦?这睡梦天的无上道法参悟的如何?”李明达笑眯眯的问道。
“呃……”赶紧爬起来,呵呵傻笑,不知道说啥,连行礼都忘了。
“好了,赶紧换换衣服,吃过午饭后袁大师跟太史令还等着跟你研讨道法呢。”李明达笑着拍拍手站起来。
“失礼,失礼”赶紧行礼:“还望殿下赎罪。”
“呵呵,你这么卖力的研究道家精意,苦心清修,何罪之有?”李明达咯咯笑道:“行了,镜元小道士已经在门口等你了,乐休自便好了。”
“是”躬身一礼,转身就跑。这事儿闹的,李明达跑藏书阁来干嘛?
呵呵,今天几个修锅炉一起聚聚,小酌了一番,回家晚了,只有一更见谅,见谅
正文第一百二十二章清修(二)
更新时间:20114220:03:28本章字数:4745
第一百二十二章清修(二)
镜元小道士领着我一路沐浴更衣,用了素面,然后带我回了自己清修的房间。告诉我说等会儿外面讲经坛整顿好了会来叫我。
哦,还讲经坛?这么麻烦?我还以为三人凑一块儿大家聊聊就算了呢。
低头看看自己这身,不错,李大帝钦赐的,看着豪华蓝底金边儿的道袍,底儿是上等蚕丝,边儿是金缕银线,背后没啥八卦太极的刺绣,想来如今还不流行这个。手里抱着一根白玉拂尘,一看就是精贵东西,真正的白玉柄包金头;上面还刻有天罡镇邪云篆,放了后世里那就是不得了的东西所以咱一路小心翼翼的抱着,没敢往啥领子后腰里插。这鞋不太好,芒鞋,虽然用料贵重,但穿着膈脚,最可恨它左右不分边儿,怎么走怎么不舒服还真没双儿纳的布鞋好穿。
这些个道士就是神叨叨的讨厌,不就开个讨论会吗,至于弄的跟要参见太上老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