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汉末狼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2 / 2)

荀彧道:“别急,慢慢想。还有你别敲头敲得那么重,像拆墙一样,你不痛吗?”

“拆墙!?”

我猛然醒悟过来道:“拆墙!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军屯人员不足,只留下了少数维持屯田点运作的人,但众多的民屯点劳动力还是相对充足的……”

荀彧鼓掌道:“拆东墙补西墙……妙!”

我愕然,他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到位,怎么荀彧到先叫起妙来了?

荀彧飞快的起身比量地图道:“主公领地虽广但人口不足,现在集中屯田兵力后更是捉襟见肘,众多的军屯根本就没有了相应的生产能力。而民屯又向来缺少治理,只是让定居的流民能够安身而已,粮食产量并不多。如果我们现在放弃民屯,允许流民进入一向治理甚好的军屯耕种,再由军屯留守的军士打理教导,那么……”

我茫茫然的点点头,心里却在想:“好像我不是这个意思啊……不过听起来荀彧的这一招更实用一些。现在的民屯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军屯使用的改良耕种技术,土地也缺少相应的灌输设施与优质农具,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上军屯……说起来这要怪我,我当初光军屯的各种建设都忙不过来,根本顾不上民屯。本来以为这技术能快速流传开,可是……”

荀彧道:“浩琪你马上去传达政令,让众民屯的民众移居到就近的军屯点开始春耕,军屯的留守士卒可以直接对民众进行管理,无论如何要保证军屯的春耕!”

我道:“那……民屯呢?”

荀彧细想之后道:“先不管民屯!你可以在政令上写明,凡是助军屯耕种者,秋收后可领到两成的粮食,除此之外在战事终结后,耕种出色者还可以领到耕牛、农具。最主要的是这些民众能直接从军屯学到更好的耕种技艺,不但他们将来能多收粮米,对主公以后的发展亦有益无害。”

——————宛城。

张绣正在房中踱步。

“到底投降哪一边呢?曹操?袁绍?”

一位文官道:“主公不如投降曹操吧。”

张绣道:“我认为袁强曹弱,自己曾大败曹操,杀其子、侄,曹操会放过我吗?况且袁绍占冀州、并州、幽州、青州之地,比曹操厉害许多呀!”

贾诩道:“正是因此,才应该投降曹操,袁绍军队众多,现我以很少的部众投降,袁绍下定不以为意,而曹操军队寡弱,又正是用人之际,我们降曹,一定会受重视,而且曹操奉于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又曹操有天下之志,正要示天下以德,一定不会计较以前的嫌怨。”

张绣道:“好就依文和之言,投降曹操!”

张绣乃率军投降曹操。

“什么?张绣投降我了?哈哈!天助我也!”曹操大笑。“浩琪,这都是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张绣怎么会投降呢?我准备任你为尚书仆射,俸禄一千石。即刻上任!”

“多谢主公!”我心道:“尚书仆射么?也就是说,只要尚书令荀彧不在,我就是二号尚书令。太好了!”

我又道:“主公与袁绍决战,就必须要粮草充足。我有一计。这样除去赏赐将士的,其余的钱帛不妨挑选精明商人或官吏,前往荆、徐、扬购粮。这些地方历来粮足,大户富商也不在少数,相信能买来大批粮草。如果条件允许,主公甚至可以鼓励想赚钱的商人直接带粮来卖,我军只要提供相应的保护再少收税金即可。

“还有,主公若觉得钱帛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帛两匹,愿暂借于主公作购粮资本,等主公渡过困境,钱粮充裕后再还不迟……总之粮草越多越好。”

这是我从现代的国债、国库卷里受到的启发,想出来的办法,只是考虑到曹操的心态,后一句说得有点心虚,偷眼看曹操的反应。

不出所料,曹操的两条眉毛几乎拧到一起,在房中来回转着圈。老实说,我这些建议实在是令有重农轻商思想的他难以接受,前者让他派人买粮还好说,后者我说借帛给他买粮,曹操还真拉不下面子来。不过曹操也明白,他对手下将士一向不啬赏赐,自己没留下太多钱,但手下这些人有钱的还真不少,若集中在一起的话不是个小数目。正像我所说的那样,买来一年粮草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又轻声道:“主公是‘借’,而不是‘取’,全凭大家自愿。愿借者,主公可以开出借据,按每月二十息一付利(1/20,就是5%)。不愿借出者亦不用强求……日后归还,大家有钱赚,主公又可以赢得信义之名……”

郭嘉忽然大笑:“好个浩琪,这等奇策还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妙啊!主公,嘉一向受主公厚赐,府中钱帛玉器不在少数,愿借于主公急用。嘉大胆孟浪一下,除去主公应付的利息,嘉还想额外的要上一些主公珍藏的好酒。”

曹操一楞,郭嘉悄声在他耳边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曹操马上就明白过来。曹操是什么人?一代奸雄、枭雄!当初为了行刺董卓能够屈身董卓麾下,后来又为了能让袁绍安心,甘于将联军盟主之位推给袁绍。相比之下,现在不过是厚着脸皮去向自己的幕僚借钱,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即然想通,他放声大笑道:“浩琪奇策真是让曹某叹服!就依浩琪此策,曹操回府就去发出布告,愿借于我者日后定会分文不少的偿还。”

赵、郭一齐拱手道:“主公英明!”

建安四年七月张绣率部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又表贾诩为执舍吾、封都亭侯,并娶张绣之女为儿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