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石村歪事儿》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序(1 / 1)

文学本来是个和我挨不着边际的事情。我是个农民,农民的职责是种地,或者穿上城里人剩下的衣服,到建筑工地去作苦力。可是我偏偏是个二调子农民,地不但种不好,干苦工的体力也没有。我只好选择别的谋生方式。这些年卖过韭菜、养过奶牛、贩过废铁、开过饭店。总之不该农民干的事情我全干了。现在不知为啥又迷上写作。

提起写作,我就汗颜了。我只有初中文化,即不懂文学,也从没写过啥。不过现如今咱就写上了小说了,而且自我感觉良好。《白石村的歪歪事儿》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他来源于我身边的人和事儿。很多人物都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我在村里不敢张扬我写了这些,我怕得罪人。只能发到网上让大家品评!

小说的背景是90年以后,那个阶段正是贩卖人口案件的高发期,很多外地女人被人贩子拐卖到我们村。她们成了我的嫂子、舅妈、婶子。那个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中,所以记得很清楚。她们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就像笼子里的鸟,圈里的猪,每天都有人看管,生怕她们跑了。可是还是有人跑掉了,买她们的家主只好认倒霉。花了几千块只睡了几宿的女人,不值!

她们中的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至今她们还操着难懂的口音,和你不停的唠叨家里的这事儿那事儿。你只有不住的点头,其实到头来你一句也没听懂,只有问她们的男人到底说了啥!

她们比我们这里的女人出奇的吃苦耐劳,比我们这里的好男人还能干活,而且她们生下来的孩子,大多都聪明过人。我曾笑言这是因为基因的缘故,就和混血儿一般都很聪明一样。可是她们的这些奉献往往得不到自己男人的认可。男人买女人就像买了一头母驴,完全是为了下驹和干活。她们的男人认为,这些女人是自己花钱买的,自己有绝对领导权。她们中的很多人,儿子都十八九岁了,却从未回过娘家。她们每天都在劳动,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尊重。有些人因为不满这种现状,开始和别的男人勾搭,有人和自己的侄子私奔了,有的竟然闹出了人命案,住进了监狱。这是一段历史的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我想写她们,其实我也不是光写了她们。我是想借她们的故事,记录着一段历史。农村不断的在变化着,我想记录下这些。我不是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但是农村确实是变了,而且越变越好。作为农民的一分子,我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我也不是想批判邪教,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一个种地的所能做的。我只是想告诉人们,我们那里确实有人因为信奉邪教,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二十多岁的儿子死去而不给医治。我写的三凤,只不过是小说里的一条线,她把这段历史串联起来,让人们能一目了然。

我希望多年以后,人们翻看了我的小说就能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了解人们是在怎一种环境下生活的。当然我不是一个史学家,我只是个种地的,文笔拙劣、见识浅薄,我只能进我的所能编写这段故事!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喜欢看这段故事,因为写实性的小说,当今并不太受欢迎,尤其是在网络上。我还是写了!就当作对往事的一种回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